红木家具之八大名椅
华夏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红木家具更是一颗璀璨明珠,大放异彩,传承百年,给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唐代盛世以来,椅子种类日新月异,品类繁多,今天我们聊一聊比较常见,耳熟能详,具有代表性的“八大名椅”。这八大名椅分别是:禅椅、交椅、圈椅、太师椅、官帽椅、玫瑰椅、灯挂椅和皇宫椅。








1,禅椅。
坐面宽大,可盘腿坐于其上,后背和扶手以简单线条组合成四方垂直的框架,简洁通透,又给人肃穆沉静之感。给独处一个空间,宁静致远。空灵之美,让人身心愉悦。禅由境生,静由心起,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世事喧嚣,以不变应万变。是案牍劳形之后的一份清闲和宁静。在其上打坐可生起一种遗世独立的心境,气定神闲,从容思考。是一种境界。

2,交椅。
交椅,它是一匹解鞍的马,一颗解甲问安的人心。交椅,最少见,但最显赫。交椅在厅堂中陈设,以显著地位,有凌驾四座之势,俗语有“第一把交椅”之说,说明它的尊贵和崇高。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看这世界的繁华,耗尽了半生打天下,为争这“第一把交椅”。在过去的封建社会,交椅不仅仅是件坐具,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头一把交椅,献给最敬重的人。

3,圈椅。
最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把椅子。传统文化讲究天圆地方,外圆内方。在造型上,从上往下看,正是外圆内方,从正面看去,正是上圆下方。圈椅正是符合人文的产物,讲究“天地人”合一,非常有代表性,它不仅仅是一把椅子,也告诉人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外在可以圆滑,内心一定要方正,有底线。


“天圆地方”是中国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观,也融入到了坐具设计中。
圈椅是方与圆相结合的造型,上圆下方,以圆为主旋律,圆是和谐,象征幸福,方是稳健,宁静致远,圈椅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从审美角度看,明代圈椅造型美、线条美,与书法艺术异曲同工,兼有中国泼墨写意画的手法,视觉效果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4,太师椅。
“太师椅”以官衔命名,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太师椅最早记载于《贵耳集》。书中有个故事提到当时任太师的秦桧坐在椅子一仰头, 头巾不小心坠落到地上。吴渊看到后,就让人制做了一种荷叶托首,安在椅圈上, 太师椅就此产生了。福享无边,寿岁延绵。-福寿太师椅!

5,官帽椅。
官帽椅的名字很形象,因其形状酷似古代官员的帽子而得名。官帽椅是宋代定型的一种椅具,分为南官帽椅和北官帽椅(四出头官帽椅)之分。
四出头官帽椅是一种搭脑和扶手都探出头的椅子,其造型像古代官员的帽子而得名,是家具档次的象征。此种形式的椅具始于宋元时期,所谓“四出头”是指椅子的“搭脑”两端出头,左右扶手前端出头。其标准的式样是后背为一块靠背板,两侧扶手各安一根“连帮棍”。是我国明式家具中椅子造型的一种典型款式。




6,玫瑰椅。
玫瑰椅是明代扶手椅中常见的形式,其特点是靠背、扶手和椅面垂直相交,尺寸不大,用材较细,故予人一种轻便灵巧的感觉。玫瑰椅简练的结构,细瘦有力的构件,几乎将框架式结构精简到了无法再减的程度。玫瑰椅造型之轻巧,使得摆放它成为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关于玫瑰,有人觉得是浪漫的爱情,有人觉得是比拟的佳人,有人觉得是美玉与珍奇。
玫瑰椅,造型别致,使用方便,低矮靠背,可临窗而设不遮挡视线。一说“玫瑰”二字指美玉,名字是对椅子独具匠心的设计的赞美。另一说“瑰”通“鬼”,因为尺寸小,南方有人管这种椅子叫“鬼子椅”,到了北方就被文字改为“玫瑰椅”,是一个美化的词。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传达出玫瑰椅的美让人为之心动的特点。

7,灯挂椅。
灯挂椅是靠背椅的一种款式,明代灯挂椅的造型整体感觉是挺拔向上,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挂在灶壁上用以承托油灯灯盏的竹制灯挂而得名。

灯挂椅是一种历史很悠久的汉族椅式家具,五代时期已经出现。简洁清秀,这是明代家居造型的特点,可以说是明代家具的代表作。

8,皇宫椅。
皇宫椅是中华民族木制家具文化的杰出代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艺术智慧和厚重文化底蕴。皇宫椅的制作要求较为严格,必须全部榫接结构,环环相扣。雕刻部分要求精美而不影响人体的舒适需要,让人端坐其上,尽显主人“内圣外王”的非凡气度。古代的皇宫椅雕刻以龙凤为主,象征社会等级制度,也是清代文化产物。

皇宫椅,俗称圈椅王,又名束腰托泥圈椅,由明式圈椅转变而来,其形制为上圆下方以镂空卷草纹装饰, 是清代时期皇室的象征,也是红木家具制造的巅峰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传承着华夏5000年的艺术智慧和文化内涵。

皇宫椅器型经典,式样庄重气派,蕴含着独有的魅力。他介乎明式的素雅和清式的华丽之间,两种风格兼具,同样深受当代人的喜爱追捧。

明式八大椅,经典铸就永恒,传承经典!红木有缘,相伴永远。好的红木家具传承几代人的情感,不仅仅是实用家具,更是情感之寄托,是精神文化传承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