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亮:青年求学期的学术积累(1882—1902)[上]
相关推荐
-
贴近泥土的呼吸|话说桐城诗派
话说桐城诗派 --"贴近泥土的呼吸"品读分享会上的发言 作者:王坤 多数人熟悉桐城文派的辉煌,却不一定知道"桐城诗派"的存在,这不能不说是遗憾!很多对诗词感兴趣 ...
-
桐城古文“声气”之论发自刘大櫆,姚鼐、梅曾亮、方东树等各有论述。
陆胤 | "海内三古文家合像"与清季古文风尚日期:2020年07月24日 00:20:40 作者:本站编辑[古文于冒广生为一时所好,于林纾则是终身托命.与吴汝纶合影的这一段际遇,在 ...
-
这,就是保定|书院之城(附录“书院之城保定”论文33篇)
保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积极传承创新新时代保定文化.加强保定文化标识塑造,全面打造燕赵风骨.直隶风韵.革命风华.京畿风范的文化风貌.依托"清末之冠"的莲池书院,充分挖 ...
-
古莲花池:兼有江南之秀的北方名园
莲池书院博物馆 金贞元年(1227年),蒙古大军攻占保州(今保定市),古莲花池的缘起,便要从保州城的风雨飘摇讲起. 枋心篆书"古莲花池"的牌楼 戏剧化的身份演变史 古莲花池起于元代 ...
-
莲池书院与桐城派在畿辅的早期传播
莲池书院与桐城派在畿辅的早期传播 于广杰 作者简介:于广杰,河北沧州人,文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文艺思想史.词曲学研究.整理出版<叙异斋集><李刚己集><王树楠诗集 ...
-
刘晓亮:霸州高步瀛青年求学期的学术积累(1882—1902)[下]
2.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思想 高步瀛治学尚考据学,远绍乾嘉诸子,近得吴汝纶之沾溉,其成就得到时人之称赞. 据高步瀛的莲池同学邢赞亭(1880-1972)回忆:"光绪四年,贵筑黄彭年子寿重领讲席, ...
-
刘晓亮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吴梯《读杜姑妄》考辨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吴梯<读杜姑妄>考辨 刘晓亮 刘晓亮(1985-),文学博士.广东开放大学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 继宋人注杜且形成"千家注杜"的盛况之后,明末清 ...
-
【中州作家】姚晴亮:青年坟的记忆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67] 青年坟的记忆 河南邓州 姚晴亮 这是一个发生在往昔峥嵘岁月真实的故事. 故事里的人,是和我一起祖居在南阳这片热土上的父老乡亲,我们又一起在柴 ...
-
成就学生 发展自己 教师专业修炼之道――杭州市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学术小组培训活动
2020年12月22日,由我牵头组织的杭州市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学术小组培训活动在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举行,我们邀请到了杭州第七中学艺术部主任,正高级教师,杭州工匠称号获得者吴江东教授来做讲座,他讲的主题是 ...
-
第三届高句丽渤海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学术研讨会综述
第三届高句丽渤海研究青年 学者工作坊学术研讨会综述 宋明哲 摘要:2021年5月14日至17日,"第三届高句丽渤海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在长春召开.会议主题包括高句丽渤海研究前沿动态 ...
-
林毓生:学术自由如何推进学术积累?
返朴 关注返朴(ID:fanpu2019),阅读更多!6小时前 撰文 | 林毓生 林毓生(网络图片) 林毓生,1934年生,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早年就读台湾大学历史系,师从殷海光,后赴美留学,师从哈耶 ...
-
阿三落荒而逃——日照青年求亲记
话说那天阿三第一次会未来丈母娘,老实告知丈母娘没房子之后,未来丈母娘的脸就不怎么好看了. 而且丈母娘借故让红红给找东西,把红红支了里屋,关上门,嘀咕去了. 客厅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基本话也不多了. 阿三心 ...
-
李广益 | 第一届高校青年教师/研究生科幻学术研习营开营致辞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很高兴能和大家相聚一堂,即便因为疫情的阻隔,不能面对面地促膝长谈.感谢中国科普作协.中国科普研究所.陈玲老师.吴岩老师以及其他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使得今年年初才提出的研习营设想很 ...
-
[新书推介]刘晓亮:《高步瀛历代文举要研究》
序 徐国荣 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介韩欧之间,此方侍郎之蕲向也.其功或有不逮,然其志甚可感佩.刘海峰继之而起,姚惜抱光而大之,义法雅洁,神理气味,其论腾嚣,门徒遍于海内.当是时也,"天下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