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10月9日)

10月9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看到1篇文章,抗美援朝第2年,我志愿军第67军军长李湘,突然去世。美国人空投了10几个空壳弹,李湘和副师长李清上前察看。结果,就中了美方细菌武器。3天后,心脏停止了跳动。彭德怀认为,眼下正是鏖战之时,不能把这个噩耗透露出去。
●做梦,我成了一名军人,穿着制服。这会儿,正在进行一场战争。我们冲锋,对方也在冲锋。结果,在一块戈壁地上,敌我双方,就变成了胶着状态。他们想撤,撤不下去;我们想撤,也撤不下来。混战了好一阵,我们一个小队,终于脱离了战场。到一个小镇,才进街道,遭遇了一队人。喊口令,不应,便对峙上了!
●双方几乎同时开枪,各有死伤。我逃进一个巷子,往前跑,却是一个湖泊。见有人追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跳了进去。湖里的水,很清澈,但浪涛却大。我在水面上漂浮,灌了几口水,正好解渴。突然,就看到了敌方汽艇。心里一急,跃出水面,竟然飞了起来。着陆后,看到双方战斗,还在进行。不过,我安全啦!
●快11点了,徐六电话。才响了两声,彦博电话也打进来了,只好拒接。徐六电话,让我把电线丢下去,给电动车充电。明天早班,下午她去乡里。她要去,我便去学校。打彦博电话,在通话中。结果,他们娘儿两个,说了1个多小时。11点半,关了电脑上床,却无睡意,看书到了两点。有好几天,早上没有去桥头啦!
●下午,去交警队4楼,参加了个座谈会,以政协委员身份。会议名称,我为交通管理献一策。这个会,是早上县政协委员委张主任通知的。她说话的口气,客气得让人不忍拒绝。参加人员,也就十几个,会议不长。会议主持者很坦率,不说好的,只说问题。主要问题,都集中在东关小学一带。我说了下小区入口什字!
●会罢,时间还早,就去了学校。早上放学时,电脑有更新图标,便选了更新后关闭。开机,速度倒快。进入新浪微博页面,看到乡村食叔一个视频,做骆驼脖子的,乐啦!这个食叔,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会做的。前些日子,还捣腾了个虎皮鸵鸟腿呢!3个人,一大盘香辣骆驼脖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啃了个美!
●下午,去云龙吃了个席。没防着,和几位领导坐在了一起。桌子上没有臧的让人喝酒的人,也好。简单吃了些,只喝了杯敬酒。领导们要撤,也就混和上一起出来了。正吃时,彦博电话,草草说了几句。一会儿,徐六电话,问吃完了没。早上说好的,吃完了和她走路去。到教育局门前,给她打电话,让我在广场上等!
●中午开会,大家话题,多在步行街上。这里,新安装了护栏。中间是来往车行道,两边是非机动车道。一中和东关小学老师,都说非机动车道太窄,安全隐患太多。有个司机说,从广场那个路口开车过来,还有盲区。有个接学生的爷爷说,有了护栏,交通反而堵塞了。也罢,这会儿就过去看一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人民微博:5月8日,浙江金华,一席人吃饭时,一位大哥突然掀开假发,从头顶上掏出几张百元大钞,向众人展示他的私房钱。随即,拿手巾擦了擦头顶,又盖上了假发。一边的朋友一脸震惊,斜着身子拍手叫绝。有网友调侃,又学了一招。我说:也不给人家打个马赛克,这下全国人民都知道了!看他还有什么法子!
●从文化馆那边,往南走。在非机动车道上,后面要过电动车,还真有些为难。才走一小段,就上了台阶。中间有个穿马路口子,要过,也有些难为。因为有护栏,来往车辆,速度比较快。有的车辆,只打号子,根本不礼让行人。虽然我不会开车,但也看出了,会上所说的死角,大概在什么地方。有了护栏,反而拥挤!
●从那个路口子上过来,才到文化广场,就看到一个卖猕猴桃的。一辆农用车,高高拉了一车,10块钱4斤,你可以尝。两个男人吆喝,看样子,也是刚来。猕猴桃虽然小了些,尝的人多,买的人也不少。前面打电话,徐六让我到广场上等,她是想到石油巷去买发面,蒸包子和月饼。她最爱吃猕猴桃,我便在这儿等她!
●时间不大,徐六便过来。我问她:要不要买上些?她说:先去买发面,过来再买!我们吃的馍,她基本上到这儿买,包括给老妈拿的。以前,店没搬过来时,徐六还常买盖皮子。现在远了,她也忙了,买的便少了。再说了,这个盖皮子,买的人多,你得提前说哈才行。从馍店回来,她正在择猕猴桃,城管就来干预啦!
●猕猴桃,我说不上喜欢。其实水果类,可能是小时候能吃到的太少,便没有什么偏爱。徐六买来的水果,我能主动吃的,也就是葡萄。徐六甚至在亲戚们跟前说,我不爱吃水果。我则调侃:不是不爱,是全省哈让你吃了!徐六还在择,城管说这儿不能卖,让把车开走。秤收起了,男人看了一眼塑料袋,说给5块钱吧!
●人民微博:内蒙古呼伦贝尔,一名男子在客厅吊顶藏钱、修灯带转移时被老婆发现。视频拍摄者张先生表示,从2018年末开始,有钱就往棚顶扔,到现在有一两千元,放在这个地方媳妇够不着,不容易发现。拍视频本想记录一下,仅限自己观看,结果忘记点权限,变成公开。钱最后上交了。我说:弟兄,太不容易啦!
刘新吾,甘肃省民勤县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非虚构写作者,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民勤县四中。2009年前,主攻诗歌,兼习随笔,在多家报刊发表2600多首(篇)。著有诗文集多部。2010年后,辞掉所有头衔,致力于《原生态笔记》创作,亦名《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每天2100字,日耕不辍。在各路媒体,发表文字70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