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组建淮军,湘军拨来6个营还不够,自己动手又挖走两营精锐
相关推荐
-
中堂李鸿章之死~淮军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病逝,正在回銮路上的皇太后慈禧和光绪皇帝,在黄河岸边的辉县收到了令朝野无不悲哀的消息,失声痛哭,"太后及帝哭失声",大清国犹如"梁倾栋折 ...
-
他先后参与平定太平军和捻军叛乱,最后沦为袁世凯发达的垫脚石
[太平天国系列342,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军大力支持地方发展团练,在这期间,清军涌现出了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更有一些人清朝末年成为朝廷的肱骨之臣,有大家所 ...
-
湘军,淮军,楚军,楚勇
湘军,淮军,楚军,楚勇
-
太平天国系列(89)—组建淮军,李鸿章挂帅淮军,仕途的转折点
1861年9月湘军夺取安庆时,湖北盐法道顾文彬,路过安庆见湘军盛貌,就向曾国藩请求派军一部支援上海.顾文彬来到上海后,向当局和士绅大力推颂湘军之战斗力,建议向曾国藩讨取救兵,上海士绅经商议后,派钱鼎铭 ...
-
他原本是太平军中一员,后跟随长官投降清军,甲午战争时自杀殉国
[太平天国系列212,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太平天国十四年中,清朝军队除了不断的利用军事力量打击太平军,还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诱使太平军中的动摇分子投降,然而,那些投降清军的太平军其实很少受到重用 ...
-
程学启:安庆血战的幸存者,夹缝中艰难求生的太平军叛将
午夜惊变 咸丰十一年二月十九日深夜,安庆城北三里之外,壁垒森严的湘军大营一片黑暗,官兵早已熟睡,只有营门处几盏微弱的灯火和强打精神的守夜士兵,在初春的寒风中苦苦煎熬. 突然,寂静的旷野之上,一片微不可 ...
-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三十七)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三十七) 商朝的后裔里,纣王子辛的庶长兄微子(就是那个把商的鼎等全套礼器偷到了周的那厮)建立了春秋时代很长一段时间都一直就比较风光的宋国,死了之后葬于湖岛,于是,那岛 ...
-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九——淮军的“中体西用”
昨天是<马关条约>签订125周年,中方的谈判代表有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以及他的儿子参议官李经方.不知道在125年前的昨日,李中堂落笔签字的瞬间,他是何种的心情.<马关条约>的内容 ...
-
从清朝李鸿章的淮军装备来看,组建一个师需要多少银子?
我是天刑17,多谢邀请,这个事儿我还真研究过,应该可以回答的比较全面了. 首先一个,李鸿章的淮军没有师这个编制,它是军-营制.基础单位是500人左右的"营",然后以2-17营为一军 ...
-
李鸿章的淮军公所,荒废的文物让人惋惜
走在恒祥南大街就看到了这座外环以五米高的青灰色陡砖墙,围墙中端有一座三开间硬山式的饱经沧桑建筑-淮军公所西门. 淮军公所气魄壮观,具有明显的江淮建筑风格,有四个高大的院落,是李鸿章为纪念淮军在镇压太平 ...
-
他承袭父爵入仕途,协助李鸿章创办淮军,终成一代儒将
[太平天国系列341,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改变了还很多人的命运,有人如草芥一般连苟活的机会都没有,有人投机混得十数载的荣华富贵,有人从一介书生成为武将并且战死沙场为子孙留下 ...
-
【每天老照片】-1万-966- 一入官场深似海,尤其是在一个王朝覆灭的时候,那官场的变化是十分巨大的,晚清重臣李鸿章作为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
一入官场深似海,尤其是在一个王朝覆灭的时候,那官场的变化是十分巨大的,晚清重臣李鸿章作为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之一,一生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以及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最 ...
-
上海士绅出巨资请湘军前来助战,为何反而催生出李鸿章淮军一脉
▲<太平天国>剧照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聚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将起义部队称为"太平军".随后,其与杨秀清 ...
-
李鸿章创建的淮军,走出了多少个总督和巡抚?
1862年,曾经在曾国藩手下做过4年幕僚的李鸿章,带着一支从安徽老家招募的队伍,奉曾国藩之命从安庆奔赴上海.由于这支队伍主要来自于安徽江淮一带,被称为"淮军". 淮军脱胎于湘军.在 ...
-
这只二五仔武装,只有湘军淮军十分之一兵力,为何还敢顶硬上?
在清朝末年,广东方面战力最强的武装是冯子材的萃军,但最能保证广东地方官绅利益的武装却是人渣郑绍忠手下的安勇.安勇的兵力是3000到7000人,人数上最多时也才勉强超过湘军淮军的十分之一,但这个二五仔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