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格缪勒,17-饶舌

(图片与音频均来自网络)

演奏者:Valery Lloyd-Watts

这是非常有趣,不,应该说是非常好玩,很有喜感的一首曲子!反正我弹的时候经常忍不住笑出声来,觉得是布格缪勒的Op.100里最搞笑的一首,是我笑点低吗?

La Babillarde在法语里有健谈、话比较多、多嘴、话痨的意思,所以翻译成饶舌


作品在技巧上主要是双手的轮指练习(左手12指、右手123指),F大调,用单三部曲式写成。

引子1-6小节,左手都是两个8度之间的大跳,右手在引子里没有出现完整的主3和弦,而是从属和弦开始,到终止46,再到属7和弦(V-K46-V7),造成一种不稳定感,让引子有了一种骚动的情绪,仿佛是拉开话题的序言一样,为后面的主题作准备。

需要提醒的是,引子的技巧难点是用了复调的写法,所以演奏时请看清楚右手两个声部的旋律线条。

一般来说,传统的古典式写法,在乐曲开头肯定是从主和弦开始的,但是贝多芬《C大调第1号交响乐》第1乐章的引子竟然石破天惊地从属和弦开始,这也就拉开了和声上“瞎搞”的序幕。

比如布格缪勒这里,属和弦打头阵的写法,会增加不稳定感,对后面音乐的倾向性更强。这也是Op.100里面唯一一首以属和弦开始的作品。

7-14小节是作品的第一部分A,分为两个对等的乐句(7-10小节、11-14小节),也开始了乐曲好玩的谈话

双手由始至终都是两个对比的不同形象:左手坚定而短促,起着烘托右手与增强节奏感的作用;右手则以同音反复的形式去刻画了多嘴的形象,但在每组轮指的最后,旋律尾巴向上轻轻一勾,让音乐形象有些优雅、活泼,非常可爱!

看第1小节,左手才刚说一句话,就被右手强势插入的几个音打断了。

温馨提示的PS:人音红皮本的小节数,第12小节标错了,应该是第13小节。

15到22小节是乐曲的中段B,一个大长句。

这里左右手的多嘴形象反了过来:右手变得悠哉悠哉,以双音形式弹奏歌唱性的旋律,显得很舒缓;左手则是属持续音的同音反复,显得非常急躁,像急性子在说话,机关枪一样“突突突”发连珠炮,仿佛是对之前说不上话的心有不甘。

注意这里的力度是p,所以要弹得轻巧些,别真把左手的轮指当成AK47扫射了!

感受一下,两手之间是不是颇有点急惊风碰上慢郎中的意思,我每次弹到这里都想笑,哈!

23-30小节再现了A部分,31-34小节是Coda(尾声)。

尾声里,左手和弦由之前的断奏变成了附点4分音符,稳定了下来,而右手继续轮指同音反复,而且旋律不断攀高,加上力度的cresc.(渐强),像不像那个多嘴的家伙最后越来越激动,声音越来越提高一样?很形象吧,哈哈!


李晓平在《高等师范钢琴基础教程》(修订版)的学习辅导里,曾说到之前有人把这首《饶舌》另起名为《四月的雨》。

其实无妨,虽然这并非作者的原意,但要说作品的同音反复是在描写雨点的形象,也还说得过去。

我想说的是,布格缪勒这部Op.100的练习曲,相信大多数练习者都是初学的儿童,小孩子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基本和他们一相比,我这个年龄的想象力就是渣渣了。

所以作为老师,最好不要去限制他们的想象,很具体地硬性规定告诉他们这个乐曲说的是什么,我们更多可能给予一些提示,然后就让他们遵循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去演奏。

(0)

相关推荐

  • 关于手风琴左手和弦的知识

    关于手风琴,你必须必须会的一件事,就是知道左手贝斯的构成.有人说,那密密麻麻的120个钮,谁背的下来.其实,知道了原理和规律,明白一行,所有的都明白了.不能自己配伴奏的其实都卡在这里了,不想知道和弦构 ...

  • 【知识付费】手风琴独奏《博洛尼亚的的黄昏》示范+曲谱(五线谱)

    这首乐曲从演奏技巧上来说并不算特别难,但也不是非常简单的乐曲,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中间多次出现装饰音,丽日18.43小节等,这些装饰音要求在演奏中要非常干净快速,不能拖泥带水 ...

  • 对布格缪勒《25首钢琴进阶练习曲》导读的补充

    音频来自布格缪勒<降E大调单簧管与钢琴二重奏>,Op.15 一些补充说明 布格缪勒这套作品的手稿至今经已下落不明,很多乐谱编订能参考最原始的,也只是初版乐谱(Mainz: Schott, ...

  • 布格缪勒,24-燕子

    演奏者:宫泽明子 熬到今天,尼玛终于把布格缪勒的25首曲子写完了,我怎么有一种孩子终于结婚了的感觉呢?哭~~ 最后一首的标题叫<燕子>,说道燕子,总会想起小时候那首"小燕子,穿花 ...

  • 布格缪勒,20-塔兰泰拉舞曲

    演奏者:Valery Lloyd-Watts 布格缪勒的Op.100终于写到只剩下两首了,俺现在的心情真是灰常灰常酸爽!! 关于塔兰泰拉舞曲,能说的还是挺多的,这是made in意大利南部的一种舞曲, ...

  • 布格缪勒,12-再会

    想问问各位的意见,谢谢大家投票!! 演奏者:Christoph Eschenbach 标题L'Adieu最好翻译成告别或离别,因为"再会"有两个意思: 1.告别要离开: 2.再次见 ...

  • 布格缪勒,18-烦恼

    演奏者:Valery Lloyd-Watts 你烦恼吗?哈哈! Inquitétude在法语里,更准确说应该是焦虑的意思,而不是烦恼. 而且从作品的性质看,音乐快速而急躁,很明显表达的就是一种焦虑的情 ...

  • 布格缪勒,23-归来

    演奏者:永井進 第23首<归来>,表现的是即将见到久别重逢的家人或朋友时期盼.焦急和喜悦的心情. 日本版里翻译成家路--归家的路. 布格缪勒在这个作品里充分地发挥了对乐圣贝多芬的舔菊精神: ...

  • 布格缪勒,6-前进

    演奏者:Christoph Eschenbach 前进这个标题是布格缪勒特意为之的: 一方面这是有进行曲风格的作品,颇有那种挺着胸膛往前踏步的小孩子形象: 另一方面当学生掌握了这首乐曲之后,技巧就会真 ...

  • 布格缪勒,21-天使的歌声

    (图片与音频均来自网络) 演奏者:佐藤卓史 这首<天使的歌声>和第19首<圣母颂>是有一定联系的,它们都和基督教文化有点沾亲带故,两首曲子都有着类似的音乐气质--恬静而温柔,并 ...

  • 布格缪勒,7-清澈的溪水

    (图片与音频均来自网络) 演奏者:佐藤卓史 "水",是很多19世纪作曲家最喜欢刻画的事物之一(到了印象派的德彪西和拉威尔更喜欢),1806出生的布格缪勒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题材. ...

  • 布格缪勒,13-安慰

    (图片与音频均来自网络) 演奏者:佐藤卓史 Consolation在法语和英语里面都是安慰的意思,不过我个人的看法是按约定成俗翻译为安慰曲会好一些? 那神马是安慰?请看吧: 女施主,待贫僧来安慰安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