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 | 方有规矩用在巧——腹胀、腹大医案一则
相关推荐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来看一个医案,当代赵守真的<治验回忆录>的一个医案:男,50岁,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 一个50 ...
-
脾胃虚、食欲弱、易乏嗜卧?可用李东垣《脾胃论》之“升阳益胃汤”
图片系转载,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升阳益胃汤出自金代大医家李东垣的<脾胃论>一书,为治疗劳倦伤脾.温热中阻.营卫不和的名方. 本方主要由黄耆.半夏.人参.炙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橘皮.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二二)临证谈理中丸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里在谈到理中丸和平胃散的时候说:"如脉沉细,腹中痛,是水来侮土,以理中汤主之:干姜辛热,于土中泻水,以为主也.如脉缓,体重节痛,腹胀自利,米谷不化,是湿胜 ...
-
史大卓点评《兰室秘藏》
<兰室秘藏>共3卷,以疾病为纲,分为21门,每门下首先论述病因病机,然后载验方数则.涉及病种包括内.外.妇.儿.眼.耳.鼻.口齿.咽喉.疮疡等,较<内外伤辨惑论>及<脾胃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六)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对腹泻了十余年的男患者开了四剂药,理中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方剂:红参9克,炒苍术12克,干姜9克,炒白芍12克,防风3克,茯苓12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 自己买药回去自己煎,吃了四剂药以后, ...
-
高建忠 | 方随证转,法随证出——杂病调治医案一则
杨某,女,41岁,干部.2002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反复"感冒"1年余,深以为苦,每月必须静脉点滴抗生素数天.全身困乏,不耐劳累,头面五官时有"上火"(疼痛 ...
-
高建忠 | 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牙痛医案一则
白某,女,55岁."胃病"多年,每届"立秋"节气即胃痛.胃胀,胃脘上泛清水稀涎,每餐只可进食少量流食.经口服中药治疗,"立冬"节气后,症状可 ...
-
高建忠 | 阳气者若天与日——月经病坏症医案一则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中说:"人而无阳,犹天之无日,欲保天年, ...
-
高建忠 | 瘦人也可多“阴火”——带证头昏医案一则
赵某,女,32岁,农民.2002年9月28日初诊. 主诉近1年来白带量多,色白清稀,头昏时轻时重.伴见体瘦,乏力,身热(体温不高),纳食量少,大便偏稀.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缓偏大.证属脾虚气弱,清阳 ...
-
高建忠 | 气虚水停,温阳无益——双下肢浮肿医案一则
阮某,男,85岁.2008年4月20日初诊. 主诉双下肢浮肿近一年,午后为甚.伴见精神欠佳,双下肢酸困.憋胀,双足发冷干燥,纳食尚可,大便数日一行.舌质淡暗,舌苔薄白满布,脉沉缓无力.实验室检查:血总 ...
-
高建忠 | 痰阻气滞百病生——凌晨汗出医案一则
孙某,女,48岁,家庭主妇.2007年3月26日初诊. 主诉近半年来时有烦躁,胸憋气紧,每日凌晨4-5时汗出.纳食尚可,二便调,精神尚可.3年前发现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诊见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腻,脉缓. ...
-
高建忠 | 阳虚溏泻,补气无益——溏泻医案一则
赵某,男,17岁,学生.2005年8月1日初诊. 主诉大便溏泻1年余,多发生在三餐后.诊见面白,体瘦,畏寒,乏力,纳食尚可,食后即泻,腹部时有胀满,喜温喜按,口中和不喜饮.舌质淡嫩,舌苔薄白润,脉弱. ...
-
高建忠 | 欲畅心血,先振心阳——冠心病医案一则
杜某,男,68岁.2006年9月19日初诊. 患"冠心病"20余年,近3年来"心绞痛"时发,中.西药物屡进,短期似皆有效,但胸痛症状发作渐频,身体状况日渐衰退, ...
-
高建忠 | 中医不应抱狭隘的门户之见——“布病”医案一则
白某某,男,32岁,兽医.2005年9月12日初诊. 主诉不规则发热近3个月,或是低热,或是高热,经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伴见神疲乏力,动则汗出,头昏头痛,关节酸痛,颈项不舒,纳食欠佳,脘腹有时胀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