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桂枝汤说起,谈谈经方的药物配对!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20210220
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01上篇20210220 五种病, 1,中风, 2,伤寒, 3,溫病, 4,热, 5,湿热, 六经辩证, 一,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 ...
-
【她学伤寒】《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20~22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20--22 文/敏敏 第20条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 ...
-
从桂枝汤说起,谈谈经方的药物配对
仲景经方历来被誉为"群方之祖".<伤寒杂病论>的方,1700多年来备受医家推崇,临床上经过无数次反复使用,证实其疗效是可以重复的,是高效的方.近代国学大师.中医学家.革 ...
-
终于基本整理齐了,如果您对张仲景、孙思邈经方中药物计量不太明白,对照本文就有数了
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的方剂中药物剂量,由于年代久远,与现在的剂量相差悬殊,在使用时,因为使用的计量器具各异,临床用方时往往不明所 ...
-
古代用药剂量为什么与现在不同?谈谈经方剂量研究中被忽视的问题
经方对于中医药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历代中医都是在熟读经方的基础上成为名医的.近年来,经典名方的研究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对经方的研究.研究经典名方需要做很多工作,如中药来源的考证.炮制方法的考证.处 ...
-
宋代伤寒大家许叔微桂枝汤医案三则 – 经方派
许叔微是宋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许氏的<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奠定了其在伤寒学术领域的地位,被后世尊为经方派的代表.清·徐彬 ...
-
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胸痹案 – 经方派
J某,女,56岁,身高160cm,体重90kg. 2019年8月26日初诊. 主诉:胸背闷痛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前胸后背闷痛感,未予重视.近一周来胸背闷痛感逐渐加重,胸口似有 ...
-
国医大师熊继柏 | 谈谈经方的价值和应用的关键(经方一定要这样学)
熊继柏,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通晓中医经典,谙熟方药,临证善于辨证施治, 比如小柴胡汤,我们讲是和解少阳,它的主症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
-
黄煌丨谈谈经方治疗三高症
高脂血症是时髦病,非常多.困难时期,营养不良,低血糖的人同样会有高脂血症,现在较多的:高脂血,高血糖,高血压,高血尿酸,TG:1.7,有的高到7.几,10.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 ...
-
古代的用药剂量为什么与现在不同?谈谈经方剂量研究中被忽视的问题
经方对于中医药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历代中医都是在熟读经方的基础上成为名医的.近年来,经典名方的研究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对经方的研究.研究经典名方需要做很多工作,如中药来源的考证.炮制方法的考证.处 ...
-
老医真言:经方的药物剂量须熟
"经方"药味相对较少,加上<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条文言辞简练,理义精深,以及后世数百家智仁各见的注解,使"经方"的应用难以掌握,尤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