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慢读|《曾国藩家书》第75期
相关推荐
-
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药
沅季弟左右: 季弟病似虍疾,近已痊愈否?吾不以季弟病之易发为虑,而以季好轻下药为虑.吾在外日久,阅事日多,每劝人以不服药为上策.吴彤云近病极重,水米不进,已十四日矣.十六夜四更,已将后事料理,手函 ...
-
《曾国藩家书》:礼物与情意,礼轻情意重,施薄礼不受厚
人与人交往,难免会互送礼物,以表达心意.而选择什么样的礼物,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喜欢送重礼,认为只有足够重的礼物,才能表达自己很看重对方,才能表示自己的情谊. 有人则更看重情谊,认为礼物只是 ...
-
《曾国藩家书》:有才无德者要慎用,保举他人要谨慎
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的才能和品德都是有差别的. 一般来说,才华和品德都很出色的人很少,才华和品德都很差劲的人想必最初已经被淘汰了.大部分人都属于有一些才华而品德也不太差的人. 当然也有一种人,品德很差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致沅弟·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同治三年九月初三日) [原文] 沅弟左右: 初二日接弟廿九夜信,知弟气已稍畅,痛亦少止,至以为慰. 余于初一日自安庆登舟,行六十里住李阳河.初二阻风,一日未开.初三行九十里住王家套.日日逆风,惟尚可 ...
-
曾国藩:说话不随意,举止不轻佻,若远若近,不亲不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厚重"两个字倍受人们推崇.如果一个人说话随意,举止轻佻,是很容易被人轻视的.而一个人如果行动处世都能做到厚重,就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一.说话举止不可太轻易 曾 ...
-
《曾国藩大全集》
. 曾国藩大全集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人生哲理智慧大全集 作者:史立伟 为中国人量身打造的智库全书,中兴名臣.官场楷模的智慧全集. 初涉虎狼社会的求生智慧,宦海平步青云的圆通哲学. 中国近代 ...
-
处世之道,做事之理
处世之道,做事之理
-
《曾国藩家书》:李鸿章与曾国藩,亦师亦友的微妙关系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名臣,拥有很高的才华和智慧.李鸿章也是曾国藩的入世门生,后来还成为他的幕僚. 李鸿章与曾国藩之间亦师亦友,既相互信任,又互相了解.曾国藩在几封家书中都提到过李鸿章,从中可以看到 ...
-
细品慢读|《曾国藩家书》第160期(完结)
致沅弟季弟·嘱文辅卿二语 [原文] 沅弟.季弟左右: 探报阅悉,此路并无步拨,即由东流.建德驿夫送祁.建德令已死,代理者新到,故文递迟延.弟以后要事,项专勇送来,三日可到,或逢三八专人来一次,每月六次 ...
-
细品慢读|《曾国藩家书》第159期
致九弟季弟·述杨光宗不驯 [原文] 沅弟.季弟左右: 接专丁来信,下游之贼,渐渐蠢动,九月当有大仗开.此贼惯技,好于营盘远远包围,断我粮道.弟处有水师接济,或可无碍,不知多.李二营何如?有米有柴,可济 ...
-
细品慢读|《曾国藩家书》第158期
致沅弟季弟·随时推荐出色的人 [原文] 沅弟.季弟左右: 辅卿而外,又荐意卿.柳南二人,甚好!柳南之笃慎,余深知之,意卿谅亦不凡.余告筱辅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又嘱其求润帅. ...
-
细品慢读|《曾国藩家书》第157期
致九弟·宜以求才为大事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四月初五日得一等归,接弟信,得悉一切.兄回忆往事,时形悔艾,想六弟必备述之.弟所劝譬之语,深中机要,素位而行一章,比亦常以自警.只以阴分素亏,血不养肝 ...
-
细品慢读|《曾国藩家书》第156期
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一月初二日,春二甲四归,接廿四夜来书,俱悉一切.弟营中事要尚顺,家中大小欣慰.帅逸斋之叔号小舟者,于初二日来,携有张六琴太守书缄,具告逸斋死事之惨.余 ...
-
细品慢读|《曾国藩家书》第155期
致九弟·催周凤山速来 [原文] 沅甫九弟足下: 十七日李观察处送到家信,系沅甫弟在省城所发者.黄南兄劝捐募勇,规复吉安,此豪杰之举也.南路又出此一支劲兵,则贼势万不能支.金田老贼,癸.甲二年北犯者,既 ...
-
细品慢读|《曾国藩家书》第154期
致诸弟·调彭雪琴来江 [原文]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左右: 刘朝直来营,得植弟手书,俱悉一切.内湖水师自六月十五日开仗后,至今平安.本拟令李次青带平江勇流邵阳湖之东,与水师会攻湖口.自六月底 ...
-
细品慢读|《曾国藩家书》第153期
致诸弟·述营中急需人才 [原文] 澄温沅季四位贤弟左右: 于十六日在南康府接父亲手谕,及澄沅两弟纪泽儿之信:系刘一送来:二十日接澄弟一倍,系林福秀由县送来,具悉一切. 余于十三日自吴城进扎南康,水师右 ...
-
细品慢读|《曾国藩家书》第152期
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 [原文] 澄弟左右: 初十日接恩旨,余蒙封侯爵,太子太保,沅蒙封伯爵,太子少保,均赏双眼花翎.沅部李臣典子爵,萧孚泗男爵,殊恩异数,萃地一门.祖宗积累阴德,吾辈食此重禄.感激之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