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的经验与教训 麻黄细辛附子汤案

(0)

相关推荐

  • 《本草精荟》:回阳救逆:附子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 李时珍言:"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乌头如芋魁,附子如芋子,盖一物也.别有草乌头.白附子,故俗呼此为黑附子.川乌头以别之. ...

  • 应用中药经方的几点经验与教训 : 麻黄细辛附子汤案

    应用中药经方的几点经验与教训 讲述/徐如恩 整理/徐爱龙,徐爱民 这里所谈的经方,是指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杨绍伊称仲景书.本为<广汤液论>)中应用的古方.经方组织严谨, ...

  • 麻黄细辛附子汤验案二则 – 经方派

    麻附细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脉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 <伤寒论> 方药解读: <伤寒论>第301条:"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脉沉者, ...

  • 经方百案研读014:头痛(加味麻黄细辛附子汤)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经方百案研读 案014:头痛 金梅 吕旭升 小白郎中推荐搜索 头痛 麻黄附子细辛汤 一四 头痛(一) [原文]邓某,男,成年.初因受寒而起病,误服辛凉 ...

  • 经方百案研读015:头痛(2)(加味麻黄细辛附子汤)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一五 头痛(二) [原文] 王某,女,成年.始因受寒起病,恶寒,咽痛不适,误服苦寒清热养阴之剂后转成危证.余诊视之,患者头痛如劈,恶寒发热,体痛.咽痛 ...

  • 刘渡舟经方医案(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12.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气胀案     刘渡舟医案:董××,女,49岁.周身皮肤肿胀,随按随起而无凹陷.腹部胀满尤为明显.更有奇者,肚脐周围出现如栗子大小包块十余个,按之软, ...

  • 【中医药回归】学经典用经方(五):谈“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 ...

  • 经方学习丨麻黄细辛附子汤

    导读:今天跟着毛进军先生复习<伤寒论>中的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原文 <伤寒论>第301条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 ...

  • 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暴聋、暴哑、暴盲

    I导读:麻黄细辛附子汤多用以治疗阳虚受寒之发热,于寒邪困阻肾阳,窒塞清窍所致诸病,疗效极佳. 麻黄细辛附子汤的临床运用 作者/李赛美,黄仰模,蔡文就 这个方剂很简单,就三味药.我在临床上称其为麻黄细辛 ...

  • 如何用好“麻黄细辛附子汤”?

    毛进军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跟着毛进军先生复习<伤寒论>中的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原文 <伤寒论>第301条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