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来源追索
相关推荐
-
《史记•夏本纪(下)》课堂笔记
17-08-25 <史记·夏本纪> 北大孙庆伟 9:00 近年学界夏文化研究概述 民国 李济1926汾河调查与挖掘 美国一博物馆资助,在给其呈送的申请书里言及"尧 ...
-
司马迁为何以颛顼、帝喾为五帝?深研《史记》后,学者给出了答案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颛顼,帝喾,是上古时代五帝之第二,第三.<史记>记载,颛顼高阳氏是黄帝之孙,帝喾高辛氏是黄帝曾孙,二人是叔侄关系.为什么司马迁写<史记>会把他们作为五帝呢?通 ...
-
6.第三 帝颛项高阳氏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帝顓頊高陽氏 母曰女樞,見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宮,生顓頊於若水.首戴干戈,有聖德.生十年而佐少昊氏,二十而登帝位. 元年,帝即位,居濮. 十三年,初作曆象. 二十一年,作承雲 ...
-
从“王于兴师”到“百乐咸奏” 梁云《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读后
梁云<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 学界在研讨苏秉琦先生最早提出古代国家形成三部曲(古国--方国--帝国)以及三模式(原生型.续生型和次生型)的理论与方法时,著名学 ...
-
走进《史记》原文朗读及译文 五帝本纪第一 (黄帝-颛顼-帝喾)
走进《史记》原文朗读及译文 五帝本纪第一 (黄帝-颛顼-帝喾)
-
《史记·五帝本纪》的考古学基础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位上古帝王的事迹.随着近年来考古学成果的不断涌现,<史记·五帝本纪>具备了坚实的考古学基础.换言之,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的五帝时代 ...
-
荐读|陈连山:从神话学立场论夏朝的存在
摘要 神话就是古人心目中的历史.远古的神话和后世的历史叙事在社会功能上是一致的,都是用神圣叙事来证明当时的社会生活与制度.所以,我们不能根据神话情节的虚构性来否定神话所要证明的社会现实的真实性.在此, ...
-
第1473篇 文明的源头在哪里
文明的源头在哪里--"文明探源:考古与历史的整合"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5年11月22日至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quo ...
-
古代中国文明的图谱描绘
<九个汉字里的中国>,郭永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 2020年最明亮的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学术底色,毫无疑问应该归之于"中国文明"或"文明中国"- ...
-
秦人是商人后裔吗?《发现夏朝》如何解读秦人来源
最近中国青年报发表署名为蒋肖斌的文章"清华简成果:秦人是商人后裔,烽火戏诸侯是假的",引起网络各处到处转载.实际这是旧闻新炒,而且用语多有夸张和不准确之处.这恐怕也是写宣传文章的人 ...
-
老秦人为何会被贬去养马?秦王室的来源又是什么?
看过<大秦赋>的观众,应该有很多人都知道,周王室曾经组织过一场合纵联盟,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抑制秦国.到头来这场联盟还是被强大的秦国该瓦解了,周天子很无奈也无可奈何,献出了自己自己的王都以及 ...
-
第1195期 || 梁轩诚:不识《三滴血》,岂敢称秦人
妥说 |文史|艺术|诗词|文苑|经典|诗经 轩诚赏析: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在三秦大地这句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秦腔唱段,出自有"东方莎翁"之美 ...
-
为何我们叫汉人而不是秦人,唐人?
为何我们叫汉人而不是秦人,唐人?
-
老秦人取名为何如此奇怪?很多字今天都不用了,因为太不吉利
中国人起名字,非常讲究.名字或者寓意健康.美丽.吉祥,或者反映时代特征.这种取名的"规矩",在周代礼仪中就已有明确的规定.但老秦人就偏偏不遵守这种规定,他们的很多名字,在今天看来真 ...
-
清华简成果:秦人是商人后裔,烽火戏诸侯是假的
来源/公众号"古戈爾藝術" 原发布时间/2020-10-31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的简称,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全部是秦始皇焚书以前的写本书籍,关键内容还顶级.除了< ...
-
为什么我们叫“汉人”,而不叫“夏人秦人”?对战匈奴是关键
夏朝国君生前称"后",死后叫"帝":商朝国君生前称"王",死后叫"帝":周朝生前死后都是"王",后来 ...
-
真正的秦人如何佩戴玉器
近几十年来,考古出土及拍场所见的战汉时期人物造型文物,其中有的身上琢刻.描绘有佩玉图像,本文试将相关人像做一简单梳理介绍,以期读者能对这一时期的佩玉形式有一初步的了解. 清代学者俞樾曾感叹:" ...
-
八百里秦川崛起之谜:犬戎灭西周时,秦人是助幽王还是反幽王?
一 从西周覆灭的公元前771年,到<春秋>记事的公元前722年间,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可是由于史料匮乏,这段时期内的很多重要历史事件后人都不甚了了,酿出诸多误会. 秦国的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