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缠足的故事

文/高呈芬

退休干部,县老年大学合唱团团员

很小的时候,每次母亲洗脚,我总觉得母亲的脚和我有些不一样,好奇地问母亲时,她总是说:“叫耗耗咬得,喃娃乖乖听话,要不听话招来耗耗也会咬你脚趾头的”。我真的被母亲诈唬住了,每当淘气时,母亲就说:“不听话啦,看那耗耗来咬脚趾头呀!”吓得我就乖了。

长大后,母亲给我讲了一段她从小缠足放足的经历和一些关于姥姥的故事。

1

第一次缠足

母亲出生于民国十八年。1912年的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山早已发布了“劝禁缠足文”,但母亲出生在晋北一个小山村,山高皇帝远,女孩们照样到五六岁就开始缠足了。

母亲五岁时姥姥就开始张罗着给母亲缠足。一开始母亲觉得好奇,像玩过家家似的让姥姥缠脚。

姥姥先用热水把母亲的脚泡上半个时辰,再用一丈多长两寸半宽的白布从脚尖开始缠。随着一层层缠布的堆积,脚越缠越紧,并且每天放开重缠一次。一双脚从此就这样“暗无天日”“悲惨”地被日夜紧裹着。日久天长脚的肌骨变形,四个脚趾骨折断,除了大拇指外,其余的脚趾全部压在脚底夹在深痕里,足弓隆起,脚的生长速度减慢,有些筋骨停止生长,脚变得纤小屈曲。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吟的那样:“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祥稳;并立跌困。纤妙应说难,须从掌上看。”

一开始母亲觉得好玩,过了几天脚开始又胀又疼,白天不能走路,晚上疼得火烧火燎的,于是就偷偷的用剪刀剪开了裹脚布,姥姥看到后又诈唬又锅哄又给裹上了。后来母亲又剪开了,并且又哭又闹,躺在地上打滚不吃饭,这下把姥姥吓住了。姥姥有四个儿子,母亲是最小的闺女,是姥姥姥爷的掌上明珠,平时对其溺爱的百依百顺,这次没了办法只好作罢。

2

第二次缠足

母亲六岁那年,姥姥觉得不能再等了,不顾姥爷的反对,连哄带骗的又一次给母亲缠足了。这次姥姥下了狠心,把剪刀藏起来,每天做上好吃的,锅哄着守在身边,无论母亲怎样哭闹就是不妥协。母亲说那时的日子简直是活受罪,白天待在炕上憋得慌,晚上脚火烧火燎疼得睡不着,想看个红火,还得要姥爷背着。

1936年,也就是母亲缠足的第二年,当时的县区乡村到处张贴出布告,禁止给妇女缠足,已缠足者立刻放足,县区已派出督察组到各个乡村检查,违令者严惩不贷。

姥爷看到布告后,马上回家告诉姥姥说:“欢点儿给珍珍(母亲的小名)放开脚哇,村头已贴出布告啦,不叫女娃们缠脚啦,缠过的立马叫放开,县衙门还要派人下来查兰,报叫人家查住。”姥姥一听把眼一翻说:“听那外人瞎咋呼兰,裹脚又不光咱一家,待拦算他兰,再说珍儿放开脚,到明儿脚板大的寻不下个人家你养活兰?”姥爷说:“人家县衙门的命令,谁敢违抗,你就不怕上头来人罚你?”“咋!来人咋啦,来人还能把闺女吃了。”姥姥不识字,没见过世面,一辈子就在村子里生活,平时很硬气,老两口经常吵架拌嘴,今天为这事吵了半天,姥姥就是拧着不听,气的姥爷一甩烟锅指着姥姥骂道:“你个翻比麻厌就等着坐禁闭哇。”

3

督察队来了

仅仅过了两天,县里派出的“禁足”督察队就来了。姥姥听到风声马上把母亲藏到柴房的柴禾堆里,督察队的人问姥姥:“你闺女呢?”姥姥说:“哎!前个儿去上双井姥娘家耍圪啦。”“看见布告了嘛?”“瞅端见啦。”“你闺女缠脚来没有?”“唉,缠来,早就放开啦,要不抓能走着克姥娘家耍兰。”姥姥的这句话真管用,督察队转身走了。

可是,督察队走了一个时辰后又返了回来。母亲说也许是村里有人攀出来啦,督察队来了个回马枪。此时姥姥以为没事了,从柴房出来的母亲已坐在炕上了。

当听到大门外的吵吵声,姥姥隔窗看见,督察队又返回来了,吓得慌忙揭开大洋柜把母亲塞了进去。督察队一进门就分开搜寻,把院里屋里犄角旮旯都搜了个遍。姥姥一个劲地说:“喃说没回来辇们就是不信”。忽然,督查队中的一个人无意中踢了一下洋柜,“哇!”母亲在里面哭了起来。原来洋柜里面又闷又憋,充满呛人的樟脑味,母亲早就憋不住了,突然听到踢踏声惊吓得大哭起来。

一切既成事实,姥姥吓得无话可说。在督查队的监督下母亲被放开了脚,又从地里找回了姥爷,一切按规矩办,罚款五块大洋。这下姥姥着实傻了,五块大洋相当于一年庄稼的收入,姥姥跪在地上求情,但拿不出钱来姥爷还是被带走了。

听说老爷被带到砂河以南修路去了。当时地里的庄稼快要成熟了,姥姥急得到处找人,又是写信又是捎话。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收发信件慢,半个月过去了,别人家的地里都已开镰了,姥姥急得每天流泪。还是在外地的三姥爷先回来了,经他求人从中说和,交了五块大洋才把姥爷赎了回来。

母亲说姥爷放回来的那天,黑青着脸盘坐在炕上一声不吭,一袋一袋抽着旱烟。姥姥想讨好姥爷不知该说什么,就骂母亲:“尽怨你这个灰东西,洋柜在一会儿就憋死你啦,硬嚎,嚎!硬嚎出事来!”姥爷一听,把手里的烟锅往炕沿上猛磕了几下,跳下地指着姥姥骂道:“她小了醒的个啥,都不是你闹出来的,我没说你给她放开哇,上头查兰你就是不听,这会儿脚大怨拐股骂起闺女来啦,我看你就是个坏事圪都,这下好啦,饥活塌下啦,你不扎棱啦!”姥爷一甩烟袋悻悻地走了,姥姥坐在炕上直掉眼泪。

母亲不懂这些,每天高兴地上山摘酸枣,下河打石头,恢复了她应有的童年时光,只是双脚的四拇趾和小拇趾有些变形。

4

三姥爷

三姥爷是姥爷的亲弟弟,从小聪明伶俐,读过几年私塾,能打会算头脑灵活,常年在外做点小本生意。当年姥姥给母亲缠足他就极力反对,这不光是三姥爷常年在外对新事物见多识广,还有一段因缠足带来家庭破碎的伤心事。

那年三姥爷十八岁,人长得很帅气,又识文断字,经人说媒迎娶了下茹越侯姓望族的女儿。封建社会对新娘子的评价是“新娘好不好,全看一双脚。”结婚的那天,花轿一落地,新娘莲步挪移间,红色的裙摆下露出的鞋尖真是“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众人喝彩:三老爷娶了个“顺眼”好媳妇。

更震惊村里人的是新娘的嫁妆。

伴娘打开箱笼,里面放着两对红釉大茶碗,掀开碗盖,四只茶碗里各放一只绣鞋,配色巧妙,绣工精细。一双大红缎面上各绣一朵粉红色的莲花,枝叶串联到鞋帮处各绣一对佛手,整双鞋针脚细密,颜色搭配艳丽,寓意着“佛手莲花贵长生”,象征婚姻美满幸福。另一双绿色缎面上各绣着一颗开籽石榴,钩连万枝到鞋帮处各绣一对蝙蝠,栩栩如生,寓意着五福临门,多子多孙,象征玉堂富贵,万代昌盛。

“碗鞋”在院子里摆了一天,引得全村的人都来观看,一时间,三老爷娶回个好媳妇成了全村人们街头巷尾称赞的话题。可这位薄命的媳妇没有陪伴完三老爷的一生,婚后十年,由于脚裹的太小,常年不活动,得了退行性关节炎,从脚踝关节开始溃烂,医治一年后抛下一双儿女走了。

5

日寇扫荡

大约是1938年(具体时间母亲记不清了),从大营过来的日本鬼子一路扫荡来到下双井。村里人都往后山上跑,老百姓叫“逃反”。姥姥和二老娘跑不动,姥爷就把她俩藏在院子里的高粱杆垛子里。鬼子走后姥爷搬开高粱杆,两个女人早已吓瘫了,一见到姥爷就哇哇大哭。原来鬼子没搜到人,就叽哩哇啦叫着用刺刀到处乱捅,姥姥眼瞅着明晃晃的刺刀从眼前头顶刺来刺去,吓得大气不敢出尿了裤子。之后几天里,姥姥夜里常常做噩梦。

后来,村里家家都做了防御,姥爷哥俩在南面的柴房里砌了一道夹壁墙,拐角处留了一缝隙凹孔,既能透气又能看到街内的动静,不起眼处留了个只容一人爬进去的洞口,上面堆上高梁杆柴禾。这个夹墙还真的管用,后来鬼子不断来侵袭都相安无事。

此时我说:“幸运鬼子没有放火,要不夹壁墙就惨了。”母亲说:“幸运妈放开了脚,要不还不一定有你呢”。我们母女俩开心地笑了。

责编:杨荣 图文:小樊

(0)

相关推荐

  • 雨巷同题 | 第240期同题:羡慕

    刊头作者/广西青年诗联艺术家 韦代森 ↓ 详情请继续阅读~~ ↓ 对联 请输入 羡慕 江苏淮安 江北人 筹谋未雨可成事: 结网临渊空羡鱼. 羡 湖南 嘟嘟颜 年少羡人妻,及壮羡人子,及老羡人孙,万丈红 ...

  • 青未了|姥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姥姥(妻子的姥姥)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十二年了. 姥姥一生勤劳.善良.为人和善,通情达理.二零二零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是姥姥诞辰一百零六周年纪念日.值此来临之际,写篇小文以此来缅 ...

  • 记忆中的姥姥

    刚刚看了一部韩国电影<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讲述两位老人的故事.一开始是两个老人互相往耳朵上别金色的小菊花.那个老太太别上花的样子让我一下子想起我的姥姥来.在我的记忆中,姥姥是一个可爱 ...

  • 姥姥要过生日了

    母亲那天打电话来,说话有点吞吞吐吐,应该有事儿,或者说大事儿.因为她几乎不给我打电话,她说怕我忙.我知道母亲说出这句话是费了很大劲的,她真的怕打扰我,而我却总是想不起来要给母亲打.(15分钟前写到这句 ...

  • 央,我的童年的故乡

    央,我的童年的故乡 走进新的学校,第一次参加下水文比赛,是写与姥爷在瓜田看瓜,得了一等奖.我在文中扮演的是一只刺猬,用笔较多的是瓜棚.现实中的瓜棚没有爬满常春藤,也没有迎着太阳歌唱的红色和蓝色的牵牛, ...

  • 回娘家(中)

    曾听母亲讲述过,早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贫瘠的黄土地,干枯稀薄的庄稼,再加上黑压压的蝗虫连年的糟蹋,民不聊生的惨状,使得度日如年的山里人也只能忍饥挨饿,仰天长叹-- 此间,母亲仍给我讲起过,曾于三 ...

  • 带我娃回了趟娘家

    今天带娃回了趟娘家. 返校后有一大段时间不能回来,走之前回去看看姥姥和姥爷. 说是带娃回家,实际上是娃开车载着老母亲我,老母亲一直没摸方向盘. 姥姥姥爷自然很高兴,满眼疼爱地看着我娃,问问几时开学,嘱 ...

  • 母亲节前讲一个故事:妈妈用一生的秘密,一段隐秘而美丽的岁月祝福女儿|小马过河41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我想借机讲一个母女两人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来自一篇短篇小说,名字叫<最美丽的岁月>. 故事的主人公妮娜,45岁,德国人,是一位在报社工作的记者,婚姻平淡.绯闻不断,两个儿 ...

  • 那些比缠足还奇葩的陋习,有的影响身体发育,有的堪比毁容

    在封建社会中,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统治阶级设置了千奇百怪的招数.尤其是对于女性的压榨则显得更为突出.在古代为了禁锢女性的思想,比如鼓励女性缠小脚,女子无才便是德.缠足作为一种古代的陋习,其过程可谓是残 ...

  • 清末老照片:缠足的女娃,戴枷锁的女囚,男子剪掉辫子愁眉不展

    很多人以为宫廷剧就是历史的本原,虽然虚构却与历史千丝万缕,为剧情泪眼婆娑,追剧追的寝食难安.尤其是热播的清宫剧更是夺人眼球,屡屡成为饭后谈资.与影视剧里的花里胡哨相比真实的清末社会又是怎样的,今天整理 ...

  • 因为讲了母亲捡麦穗的故事,让有些人不高兴,可爱的莫言惹了谁?

    这个世界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这全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看它,如何去制造它. ---莫言 5月15日,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成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担任讲习所顾问. 成立仪式上,莫言发 ...

  • 「保姆伴」:独居老人与单身母亲的隐秘交易 | 故事FM|保姆|丧偶|玉梅|同居|独居老人|单身母亲

    「保姆变后妈」这种略带猎奇色彩的都市奇谈,在人们的认知里都是一件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人们往往会把「保姆」描绘成巧言令色,通过欺骗善良的独居老人,从而窃取家庭幸福果实的形象. 但是,这样的剧情或许早就「过 ...

  • 洪洞西冯堡发现清代墓葬群 考古工作者以此开展缠足女性的人骨研究课题

    2018年,为配合洪洞西冯堡的建设项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者在当地发现清代墓葬群,部分女性尸骨存在缠足的情况.对此,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研究团队联合开展了洪洞西冯堡清代墓地人骨研究 ...

  • 陈刚大夫讲糖:一个糖足的故事

    好友的姐姐是A医院护士,有十多年的糖尿病. 因为脚被钉子扎了,整个脚都肿了,还发热,住A医院治疗.当时的那个脚,真是"惨不忍睹". 就不发那个时候的照片了.怕您害怕. 我告诉他,必 ...

  • 女子缠足与塑体瘦身

    自南唐到民国初,中国历史上女子缠足的历史长达数百年,金星狼原以为女子缠足是封建社会体制对女性的迫害,但近年观女子塑身瘦身广告满天新闻不断,忽然就醒悟到这一切都是经济的驱使和社会审美的催残. 审美决定潮 ...

  • 中国乡土一日•20210621 | 马志高:听母亲讲过去的故事

    2021 · 中国乡土一日 ·     马志高   认领6月21日 马志高,1967年生,陕西旬阳人,回族,务工农民.在苦难里搜寻诗的气息,在艰辛里触闻歌的韵律.从善处体味生命的意境,从善处击节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