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缠足的故事

母亲缠足的故事
文/高呈芬
退休干部,县老年大学合唱团团员
很小的时候,每次母亲洗脚,我总觉得母亲的脚和我有些不一样,好奇地问母亲时,她总是说:“叫耗耗咬得,喃娃乖乖听话,要不听话招来耗耗也会咬你脚趾头的”。我真的被母亲诈唬住了,每当淘气时,母亲就说:“不听话啦,看那耗耗来咬脚趾头呀!”吓得我就乖了。
长大后,母亲给我讲了一段她从小缠足放足的经历和一些关于姥姥的故事。

1
第一次缠足
母亲出生于民国十八年。1912年的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山早已发布了“劝禁缠足文”,但母亲出生在晋北一个小山村,山高皇帝远,女孩们照样到五六岁就开始缠足了。
母亲五岁时姥姥就开始张罗着给母亲缠足。一开始母亲觉得好奇,像玩过家家似的让姥姥缠脚。
姥姥先用热水把母亲的脚泡上半个时辰,再用一丈多长两寸半宽的白布从脚尖开始缠。随着一层层缠布的堆积,脚越缠越紧,并且每天放开重缠一次。一双脚从此就这样“暗无天日”“悲惨”地被日夜紧裹着。日久天长脚的肌骨变形,四个脚趾骨折断,除了大拇指外,其余的脚趾全部压在脚底夹在深痕里,足弓隆起,脚的生长速度减慢,有些筋骨停止生长,脚变得纤小屈曲。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吟的那样:“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祥稳;并立跌困。纤妙应说难,须从掌上看。”
一开始母亲觉得好玩,过了几天脚开始又胀又疼,白天不能走路,晚上疼得火烧火燎的,于是就偷偷的用剪刀剪开了裹脚布,姥姥看到后又诈唬又锅哄又给裹上了。后来母亲又剪开了,并且又哭又闹,躺在地上打滚不吃饭,这下把姥姥吓住了。姥姥有四个儿子,母亲是最小的闺女,是姥姥姥爷的掌上明珠,平时对其溺爱的百依百顺,这次没了办法只好作罢。

2
第二次缠足
母亲六岁那年,姥姥觉得不能再等了,不顾姥爷的反对,连哄带骗的又一次给母亲缠足了。这次姥姥下了狠心,把剪刀藏起来,每天做上好吃的,锅哄着守在身边,无论母亲怎样哭闹就是不妥协。母亲说那时的日子简直是活受罪,白天待在炕上憋得慌,晚上脚火烧火燎疼得睡不着,想看个红火,还得要姥爷背着。
1936年,也就是母亲缠足的第二年,当时的县区乡村到处张贴出布告,禁止给妇女缠足,已缠足者立刻放足,县区已派出督察组到各个乡村检查,违令者严惩不贷。
姥爷看到布告后,马上回家告诉姥姥说:“欢点儿给珍珍(母亲的小名)放开脚哇,村头已贴出布告啦,不叫女娃们缠脚啦,缠过的立马叫放开,县衙门还要派人下来查兰,报叫人家查住。”姥姥一听把眼一翻说:“听那外人瞎咋呼兰,裹脚又不光咱一家,待拦算他兰,再说珍儿放开脚,到明儿脚板大的寻不下个人家你养活兰?”姥爷说:“人家县衙门的命令,谁敢违抗,你就不怕上头来人罚你?”“咋!来人咋啦,来人还能把闺女吃了。”姥姥不识字,没见过世面,一辈子就在村子里生活,平时很硬气,老两口经常吵架拌嘴,今天为这事吵了半天,姥姥就是拧着不听,气的姥爷一甩烟锅指着姥姥骂道:“你个翻比麻厌就等着坐禁闭哇。”

3
督察队来了
仅仅过了两天,县里派出的“禁足”督察队就来了。姥姥听到风声马上把母亲藏到柴房的柴禾堆里,督察队的人问姥姥:“你闺女呢?”姥姥说:“哎!前个儿去上双井姥娘家耍圪啦。”“看见布告了嘛?”“瞅端见啦。”“你闺女缠脚来没有?”“唉,缠来,早就放开啦,要不抓能走着克姥娘家耍兰。”姥姥的这句话真管用,督察队转身走了。
可是,督察队走了一个时辰后又返了回来。母亲说也许是村里有人攀出来啦,督察队来了个回马枪。此时姥姥以为没事了,从柴房出来的母亲已坐在炕上了。
当听到大门外的吵吵声,姥姥隔窗看见,督察队又返回来了,吓得慌忙揭开大洋柜把母亲塞了进去。督察队一进门就分开搜寻,把院里屋里犄角旮旯都搜了个遍。姥姥一个劲地说:“喃说没回来辇们就是不信”。忽然,督查队中的一个人无意中踢了一下洋柜,“哇!”母亲在里面哭了起来。原来洋柜里面又闷又憋,充满呛人的樟脑味,母亲早就憋不住了,突然听到踢踏声惊吓得大哭起来。
一切既成事实,姥姥吓得无话可说。在督查队的监督下母亲被放开了脚,又从地里找回了姥爷,一切按规矩办,罚款五块大洋。这下姥姥着实傻了,五块大洋相当于一年庄稼的收入,姥姥跪在地上求情,但拿不出钱来姥爷还是被带走了。
听说老爷被带到砂河以南修路去了。当时地里的庄稼快要成熟了,姥姥急得到处找人,又是写信又是捎话。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收发信件慢,半个月过去了,别人家的地里都已开镰了,姥姥急得每天流泪。还是在外地的三姥爷先回来了,经他求人从中说和,交了五块大洋才把姥爷赎了回来。
母亲说姥爷放回来的那天,黑青着脸盘坐在炕上一声不吭,一袋一袋抽着旱烟。姥姥想讨好姥爷不知该说什么,就骂母亲:“尽怨你这个灰东西,洋柜在一会儿就憋死你啦,硬嚎,嚎!硬嚎出事来!”姥爷一听,把手里的烟锅往炕沿上猛磕了几下,跳下地指着姥姥骂道:“她小了醒的个啥,都不是你闹出来的,我没说你给她放开哇,上头查兰你就是不听,这会儿脚大怨拐股骂起闺女来啦,我看你就是个坏事圪都,这下好啦,饥活塌下啦,你不扎棱啦!”姥爷一甩烟袋悻悻地走了,姥姥坐在炕上直掉眼泪。
母亲不懂这些,每天高兴地上山摘酸枣,下河打石头,恢复了她应有的童年时光,只是双脚的四拇趾和小拇趾有些变形。

4
三姥爷
三姥爷是姥爷的亲弟弟,从小聪明伶俐,读过几年私塾,能打会算头脑灵活,常年在外做点小本生意。当年姥姥给母亲缠足他就极力反对,这不光是三姥爷常年在外对新事物见多识广,还有一段因缠足带来家庭破碎的伤心事。
那年三姥爷十八岁,人长得很帅气,又识文断字,经人说媒迎娶了下茹越侯姓望族的女儿。封建社会对新娘子的评价是“新娘好不好,全看一双脚。”结婚的那天,花轿一落地,新娘莲步挪移间,红色的裙摆下露出的鞋尖真是“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众人喝彩:三老爷娶了个“顺眼”好媳妇。
更震惊村里人的是新娘的嫁妆。
伴娘打开箱笼,里面放着两对红釉大茶碗,掀开碗盖,四只茶碗里各放一只绣鞋,配色巧妙,绣工精细。一双大红缎面上各绣一朵粉红色的莲花,枝叶串联到鞋帮处各绣一对佛手,整双鞋针脚细密,颜色搭配艳丽,寓意着“佛手莲花贵长生”,象征婚姻美满幸福。另一双绿色缎面上各绣着一颗开籽石榴,钩连万枝到鞋帮处各绣一对蝙蝠,栩栩如生,寓意着五福临门,多子多孙,象征玉堂富贵,万代昌盛。
“碗鞋”在院子里摆了一天,引得全村的人都来观看,一时间,三老爷娶回个好媳妇成了全村人们街头巷尾称赞的话题。可这位薄命的媳妇没有陪伴完三老爷的一生,婚后十年,由于脚裹的太小,常年不活动,得了退行性关节炎,从脚踝关节开始溃烂,医治一年后抛下一双儿女走了。

5
日寇扫荡
大约是1938年(具体时间母亲记不清了),从大营过来的日本鬼子一路扫荡来到下双井。村里人都往后山上跑,老百姓叫“逃反”。姥姥和二老娘跑不动,姥爷就把她俩藏在院子里的高粱杆垛子里。鬼子走后姥爷搬开高粱杆,两个女人早已吓瘫了,一见到姥爷就哇哇大哭。原来鬼子没搜到人,就叽哩哇啦叫着用刺刀到处乱捅,姥姥眼瞅着明晃晃的刺刀从眼前头顶刺来刺去,吓得大气不敢出尿了裤子。之后几天里,姥姥夜里常常做噩梦。
后来,村里家家都做了防御,姥爷哥俩在南面的柴房里砌了一道夹壁墙,拐角处留了一缝隙凹孔,既能透气又能看到街内的动静,不起眼处留了个只容一人爬进去的洞口,上面堆上高梁杆柴禾。这个夹墙还真的管用,后来鬼子不断来侵袭都相安无事。
此时我说:“幸运鬼子没有放火,要不夹壁墙就惨了。”母亲说:“幸运妈放开了脚,要不还不一定有你呢”。我们母女俩开心地笑了。
责编:杨荣 图文:小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