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113方——茯苓四逆汤

(0)

相关推荐

  • ​毛德西九 四逆汤类方治验

    ​九 四逆汤类方治验 1.四逆汤治疗沉沉而睡 治验: 女性,30余岁.月经期不慎冲水,夜间忽发寒战,继而沉沉而睡,不省人事,手足厥冷,脉微细欲绝.当即针刺人中.十宣等穴,针后一度苏醒,但不久仍呼呼入睡 ...

  • 《伤寒》113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第三十六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太阳一百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半斤(125克)桂枝四两(60克)甘草二两(30克)炙,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2 ...

  • 至简干货:伤寒113方精辟提炼!!!

    (仲景<伤寒论>辨六经为病,非辨风寒也,其方亦以上下表里寒热为治,非专治伤寒也.和.寒.温.汗.吐.下六者为祖方.盖方之有祖,犹字之有母,由兹或复或减,或因或变,扩成一百一十三方,井井有条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茯苓四逆汤

    烦躁反增汗下后,真阳扰越势难救: 四逆加参重茯苓.症类栀豉须互求. 组成:茯苓.人参.生附子.干姜.炙甘草. 功效:回阳益阴,兼伐水邪. 主治:肾阴阳俱虚烦躁证.症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烦躁,心悸,小 ...

  • 至简干货:伤寒113方精辟提炼

    (仲景<伤寒论>辨六经为病,非辨风寒也,其方亦以上下表里寒热为治,非专治伤寒也.和.寒.温.汗.吐.下六者为祖方.盖方之有祖,犹字之有母,由兹或复或减,或因或变,扩成一百一十三方,井井有条 ...

  • 《伤寒113方》第二十四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第二十四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太阳八十三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45克),芍药三两(45克),甘草二两(30克),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45克),杏仁五十 ...

  • 医圣张仲景之名方茯苓四逆汤,治疗心衰疗效好!

    <伤寒论>原文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处方组成: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注:此处一两约等于现代14克,另有观点 ...

  • 胡希恕讲伤寒(69):茯苓四逆汤方证 – 经方派

    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这个发汗, ...

  • 茯苓四逆汤/栀子豉汤合方加味治疗失眠医案

    失眠属于睡眠障碍,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质量差的一种常见病. 蒋某,女,47岁.有10余年失眠病史,虽服用中西药,可未能达到远期治疗目的,近因失眠加重前来诊治.刻诊: ...

  • 《伤寒》113方——桂枝加桂汤

    第三十七方--桂枝加桂汤 太阳一百二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炙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二两. 桂枝五两(75克)芍药三两(45克)甘草二两(3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