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呼伦贝尔邮来的二十斤羊肉

图片来源:哥们拍的自家的羊群


岁月不动声色,却让我们面目全非。刚注册微信那会,拼命发朋友圈,所有情绪都显山露水,吃过亏,闹过笑话,后来才知道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人不能信。五岁那年,我抓住一只蝉以为抓住了整个夏天;六岁那年,我手抓一根屋檐掉下来的冰凌,以为手中的是整个冬天。不过呢,生活对于乐观的人来说,到处都是喜剧,就是容易被欺负,莫名其妙的被弄懵,莫名其妙的直接发大招。心中有座城,住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在乎的人,在乎的事情,在乎的回忆。

中午在食堂吃饭,身边一个北方的哥们。吃馒头的时候,他问我,你们南方人吃馒头是先咬一口馒头然后再就菜,还是先吃菜,再咬一口馒头。我放下筷子,愣了半天,突然有点懵逼了,吃了三十多年的饭,突然感觉不会吃馒头了。北方哥们笑的前仰后翻,馒头渣子喷了满桌,“你想清楚啊,想清楚再吃馒头哦。”

为此,我足足想了一个中午,才发现,这个顺序没有先后。就如同你问鸡和蛋哪个先在这个世上的问题是一样的。我抓住北方哥们,问他,“你喝酒的时候,是先就吃一口菜再喝口酒,还是先喝口酒,再吃菜呢?”

瞬间他比我还懵逼,我见他在水池洗碗时候,水龙头跟前列腺病人一样,滴滴答答的,他的手发抖,活像一个要饭的。我问他是不是病了,他竟然告诉我说他想家了。

突然我想起我那个呼伦贝尔的老哥们。去年夏天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泡在一起,经常每天傍晚在江宁万达隔壁的一个徐州土菜馆喝酒,随便炒几个菜,一人一瓶牛栏山二锅头。认识的第一天,是个大夏天,热的要命,我俩就喝大了,在一碗饭里插了三根香烟,拜起来把子,像拜天地一样。我年长我七岁,我为弟,他为哥。

每次他回呼伦贝尔总会带来当地的特产,有牛肉、羊肉,还有包头的金河套。快一年没见了,上周给我邮了二十几斤新鲜的羊肉,冷冻包装的很讲究,飞机快运。他告诉我,他家里还有一百多只羊,肥嘟嘟的,在草原上,像蓝天里的一片片白云。

他在电话里告诉我,再干几年房地产销售,他就回草原去,每天放羊,喝酒,马奶酒又香劲又大。我告诉他,仓央嘉措流放青海就是这个生活,到时候我也跟你一起,去草原放羊。我的包里有一块“猪肉石”,是去年他从呼伦贝尔回来带给我的。据他说,那边满地的都是玛瑙、白玉石,运气好,说不定还能捡到猛犸象的化石。

在卡子门那,有个新疆人开的羊肉烧烤店。记得从知道那地儿起,就没见过不排队的,长长的队沿着屋檐毫无顾忌的等着。脱膻的做法,加上绝美的味道,南京的很多吃货都在那边排队消费过。我把这家店告诉老哥们,他死活不信,嘴里嘟囔着,新疆的羊肉哪有我们内蒙的羊肉好?

不信归不信,牛栏山二锅头搭配地锅鸡,倒是让他对南京多了一份念想。他还很装逼的说了一句,“吃啥并不重要,关键看和谁在一起。”

每次都喝的酩酊大醉,步行去他办公室的路上,楼下十来个人拿着棍子一样的东西,靠墙站着,把他吓了够呛。靠近一看才发现,他们在啃甘蔗。他喝多了说起了胡话,“在呼伦贝尔,我立马摇人,二十分钟能给你来几辆面包车”。我白了他一眼,不是说好的几十个大汉骑大马过来吗?

我一直觉得北方人喜欢吹牛逼。我觉得南方和北方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喝的习惯。南方人喜欢喝茶,茶越喝越苦,越苦就越感觉到生活的艰辛,激发起内心的奋斗,所以南方人都是很能吃苦的。相反,北方人呢,不喝酒你是世界的,喝完酒,世界是你的。

他说我这是谬论,这可能是我俩最大的“分歧”。

于是我开始找证据,宿舍楼下有个卖煎饼的大哥,每天起的很早,我住二楼,早上迷迷糊糊的时候就能听到他的车轱辘咯吱咯吱的声音。一天我问他,“哥们,我看你每天起这么早,这么拼命,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啊?”他笑着跟我说,“其实这是我兼职,白天我还得上班呢,晚上跑滴滴专车,时不时给人送快递,送外卖,也就赚点钱,孩子多,累啊”。瞬间释然加感动,“哥们,咱们男人不容易啊。”

“唉,也怪我自己造的孽,媳妇怀孕的时候,忍不住找了个女朋友,现在两女人给我生的都是儿子,你叫我咋办?都得养活”。我安慰他,“时间会冲淡一切的”。

我把这个大哥的故事告诉了呼伦贝尔的老哥们,他只来一句,“你再写长一些,能写部小说的。”也不无道理,就像你家楼下一对外地口音的夫妻在吵架,左邻右舍听不懂他俩在吵啥,为啥还围观,左右相劝,评头论足。

不就是看个意境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