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方子”的中医都不是好中医?
相关推荐
-
高明的中医,为慢性病患者用药,应该是药味...
高明的中医,为慢性病患者用药,应该是药味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有时第一剂时,十几味药,患者症状逐渐减少后,便逐渐减为七八味药,再看再减,减到仅有二三味药时,巩固一段时间,病情便痊愈或稳定而不复发. ...
-
治肾炎方【处方】荆芥6克、防风6克、羌活...
治肾炎方 [处方]荆芥6克.防风6克.羌活6克.独活6克.柴胡6克.前胡6克.枳壳6克.桔梗6克.甘草6克.茯苓15-30克.川芎6克.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每日服 ...
-
临证特色用药特点(一)药味少、剂量大,功...
(一)药味少.剂量大,功专力宏 中药的临证配伍,灵活多变,方剂中药物搭配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而药物的用量,对疗效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任氏临床用药时,一贯主张辨证要准,用药要精,药味要少, ...
-
方子药味多,小心伤害这个重要脏腑
小编导读 中医处方的药味多少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比如医圣张仲景的方子就讲究"效专力宏".有时为了应对复杂病情,药味增加一些无可厚非,但要清楚药味过多可能会造成什么问题,并提早做出预 ...
-
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研究室中医门诊部2016年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为中药饮片临床合理使用及采购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研究室(以下简称"我室")中医门诊部2016年中药饮片处方19115张,对处方药味数.使用剂量.使用频率.功效 ...
-
遣方用药:小则调气,大则补精
谈中医学习与传承 作者/宋柏杉 整理/胡溪恬 中医的学习路径是根据中医的学科特点来决定的,中医的学习目的当然是能够治病,而且把病治好:中医传承的核心不是研发新药或者开创新法,而是在于培养人才. 遣方 ...
-
开“大方子”的中医都不是好中医吗???
元代名医朱丹溪写过一本<局方发挥>,对曾在宋代风靡一时的局方,做了激烈的批评. 朱氏除评论局方中多用芳窜辛燥药品有伤阴劫液的流弊之外,还对其书中某些方剂指出其药味繁多,处方杂乱的情况. 他 ...
-
开“大方子”的中医都不是好中医?值得一看的文章
虽然做不了大夫,但是让你学会不生病的智慧. ▍全文共3520字,阅读时间大约需要9分钟 -1- "开方药味多"就等于"乱放机关枪" 元代名医朱丹溪写过一本< ...
-
裘沛然:临床开大方子的心得
裘沛然:临床开大方子的心得
-
学中医都应掌握的中医内科43病症最全总结歌诀,建议收藏打印
中医内科是中医学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汇集了中医基础.诊断.方剂等,内容多,知识量大,不容易记忆,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容易混淆,病症记忆不对应是难免的,因此背会歌诀是非常有必要的. ...
-
女人看月经、男人看阳痿,老中医都开了同一个方子
谁说逍遥散就是女人专用药?很多男性各种压力大,也会不开心.郁闷.憋屈.肝郁脾虚,也能吃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甘草). 有的中医甚至可以用逍遥散治阳痿! 这个阳痿是肝郁血虚型 ...
-
最难找的24个中医老方子,家家户户都需要!
导读: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病,其实有很简单的治疗方法,这篇文章总结了一部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夏不睡石,秋不睡板. 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白天多动,夜里少梦. 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晚上开窗,一觉都香. ...
-
小方治大病,细说芍药甘草汤的10大妙用,老中医都忍不住点赞!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如果说桂枝汤为群方之魁,那么,芍药甘草汤则是小方之首.芍药甘草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方子呢也很简单,只有区区两味药,芍药和甘草.不得不说,这两味药太平常了,又 ...
-
治“胃病”几十年的的经验告诉大家一个,所有“胃病”都离不开的方子,可以说是百用百胜,效果奇佳
治"胃病"几十年的的经验告诉大家一个,所有"胃病"都离不开的方子,可以说是百用百胜,效果奇佳. 现在这个不愁吃喝的年代,最容易受影响的就是人的脾胃,熬夜,减肥, ...
-
一个很多中医都不认识的方子,无比强大快要失传了!
一个很多中医都不认识的方子,无比强大快要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