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想事成”,看心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相关推荐
-
杨国荣:何为理学——宋明理学内在的哲学取向
杨国荣 作者简介丨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国际中国哲学史学(ISCP)会副会长:上海中西比较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 ...
-
阳明心学之心即理怎么理解?
先生说的"寂"是指花和心之间无任何关系,花是花,心是心,有心有花,是两者.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是说当你看花时,花进入你的意识世界,"花(物)"就和心发生了关系, ...
-
贯通心学和心理学:王阳明释义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王阳明 <传习录>中有如下一段对话: 问仙家元气.元神.元精. 先生曰:"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 搭配一下心理学来看,"流行为气" ...
-
从王守仁的追封诰命看心学的艰难发展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王阳明在平定广西兵变后,回师途中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此时他的头衔还是"新建伯".而到了隆庆二年(156 ...
-
从钱德洪的《阳明先生文录序》看心学分裂的前兆
在<王阳明全集>里,一共有七篇序,其中钱德洪自己写了两篇,徐爱写了一篇,徐阶写了两篇,邹守益写了一篇,王畿写了一篇.钱德洪之所以能有两篇序,一方面是钱德洪自己是<王阳明全集>的 ...
-
从王畿的《重刻阳明先生文录后语》看心学的教学特色
王畿 ,浙江绍兴人,字汝中,号龙溪,因此也被人叫做龙溪先生,是心学"浙中派"创始人.这位同学也是天资聪颖,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为此沾沾自喜很长时间,结果会试就名落孙山,后来听说王老 ...
-
从钱德洪的《刻文录叙说》看心学的发展脉络
从师生关系上讲,徐爱和阳明先生是最亲近的,但钱德洪是跟随阳明先生时间最长的,也正因为这样,钱德洪最有资格编撰<王阳明全集>,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刻文录叙说& ...
-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生活?——看心学如何解决程朱理学的弊病
程朱理学的思想是明代前期的主流思想,重视伦理道德建设,主张"遏人欲而存天理",结果呢,好死不死后来被歪曲和引用,变成了"存天理.灭人欲",原本是强调道德体系建设 ...
-
“知行合一”到底该作何解?——看心学的务实精神
心学的核心观点主要集中在"致良知"("心即理"理论的升级版)与"知行合一"上,前者主要是在思想层面上,后者是在实践层面上,堪称心学的两大支柱 ...
-
钱穆说王阳明:七大要点,看完足以把握心学精髓(珍贵)
我们的人生很短暂,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们要解决爱情.婚姻.家庭.友谊.事业等诸多问题.在解决这些人生问题时,没有人不走弯路,问题是,有的人最终走上了阳光大道,而有的人却永远陷在这些问题里,愁肠百结. ...
-
王阳明心学智慧: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做人太老实,看不透人性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死后五十四年,王守仁拜孔庙.他和薛瑄,胡居仁.陈献章,一起成为明朝从祀孔庙的四位学者. 王阳明一生都生活在坎坷官场之中,但他仍然能够生存下来,并运用心学的智慧带兵打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