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有五个纵队,司令员分别是谁?后来获得了什么军衔?

大家好,我们的狂人军事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后,工农红军三大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个师,115师、120师和129师。全军共有四万多人,展示了八路军强大的战斗力,随着部队的发展,兵员大幅度增加,原有的编制不够用,怎么办?最终军委决定在三个师编制外,在成立师级编制的纵队,前后一共成立五个纵队,那这五个纵队司令员都由哪些我军名将担任呢?后来获得了什么军衔?
第一纵队:1939年6月,中共中央派遣徐向前、朱瑞进入山东,与山东纵队合并,成立了第一纵队,徐向前任司令员,统一指挥黄河以北山东、苏北的八路军部队。1940年,徐向前被抽调回延安,第一纵队番号取消,主力并入山东军区。建国后徐向前成为十大开国元帅之一。 第二纵队:统一指挥太行山南部地区抗日武装力量,著名的左权将军任司令员,后来牺牲。司令员杨得志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第三纵队:1938年4月,冀中人民自卫军和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吕正操,副司令:孟庆山下辖冀中人民自卫军和河北游击军,1938年9月发展到21个团6万余人,参加了百团大战,1955年吕正操授予上将军衔。 第四纵队,1938年5月第四纵队成立,共5000余人。司令:宋时轮,政委邓华,1939年2月,以第四纵队为基础,成立了冀热察挺进军,1955年授上将军衔。
第五纵队,1938年5月,八路军第二纵队一部与新四军第6支队第4总队会师后,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黄克诚担任纵队司令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师长由黄克诚担任,第五纵队番号撤销,1955年黄克诚授予大将军衔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