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高考的民国,大家如何考大学?考0分也没问题

清朝在1905年废除了在中国持续上千年的科举制度,而我们现在熟悉的高考制度,则是在1952年才正式实施的。在此之间的近50年的时间里人们想要上大学,并不能通过高考来一站式服务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个话题。

在分析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下民国时期高等学校建立的历史。清末民初,科举制度的消亡催生出大量西式高等学校,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熟悉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学校。仔细对比一下,会发现这些大学的成立方式各有不同,其身后的背景也很复杂。

我们熟悉的清华大学(1911年)年和北京大学(1898年)是由清政府成立的,著名的国立武汉大学则是民国政府一手攒出来的,这几所大学都有着深厚的政府背景。而像南开大学(1919年)、厦门大学(1921年)则是由民间个人筹建的,前者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后者则是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

除了以上两种建校方式,常见的还有外国教会成立的大学,比如我们熟悉的燕京大学(1919年)、协和医学院(1917年),湘雅医学院(1914年)等。其中燕京大学在中国近代史中的数次学生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的首任校长便是著名的驻华大使司徒雷登。

新中国成立以后,燕京大学的文科和理科并入了北京大学,工科则并入了清华大学,法学和社会学则并入了北京政法大学,现在北京大学,所在的燕园,正是燕京大学的旧址,由此可见,这所学校的实力之强。协和医学院和湘雅医学院在中国近代医学教育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时至今日依旧如此。

由于学校构成的复杂,以及民国时期动乱的政局,导致民国时期的大学很难施行统一的招生制度,于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学校都是采用所谓的自主招生的模式,说白了就是考什么以及考成什么样学生的是可以录取的都是学校自己说了算。

以北京大学为例,持有高中毕业证的学生需要参加国文、外语、历史和化学的考试,考试内容的也很灵活,比如1929年北京大学的国文题干脆只有一篇作文。与民国政府渊源颇深的国立武汉大学,除了要在正常的科目外,加考党义(国民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会出现考了低分,甚至零分却能上好大学,这种如今看来很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我们熟悉的作家钱钟书(1910年—1998年),在他考取清华大学的时候,国文和英语都考的不错,但数学却只考了15分。而诗人臧克家(1905年—2004年)在考取青岛大学的时候,数学干脆考了个零分,却因为作文考了最高分,依旧能被顺利录取。

以上例举都是民国大师的一些例子,这毕竟是个例,因为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录取标准的灵活性,势必会让有很多有钱有势的人试图钻空子,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不少民国大学生都是靠家族人脉,顺利走进高等学府的。

民国时期的中国高等学府,不但每年培养的人才十分有限,其中的贫民阶层也占比很低。所以很多人在大肆赞美美国高等教育的时候,往往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对普通草根老百姓来说,并不是那么友好。

以学费为例,最高的要属外国教会成立的教会学校,不但学费高达200块大洋,平时还要收取像20块大洋的校服费以及三十块大洋的书本费等杂费。上文提到的民间资本成立的私立大学,价格就要低很多,但也要每年100块大洋。至于有政府背景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学费则只需要30块大洋,对此前两者,的确良心很多。

稍微稳定后的民国政府自然也发现了高校录取制度不完善的弊病,于是在1938年民国政府开始实行统一的全国高考制度,并针对不同的学科进行划分出了文科和理科。但因为抗日战争爆发,刚颁布的高考制度便瞬间作废,各地大学继续采用自主招生的方式。

在民国想成为大学生,依靠的主要其实是自主招生的录取制度,这对学校还有老师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对于学生来说挑战就很大了,因为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各省的偏远县市的学生都需要赶到学校所在地参加考试,这背后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就蛮高的。

我们在盲目羡慕所谓民国时期大师辈出的同时,也要考虑一个客观事实,民国时期的大学,普通老百姓只可以仰望而很难“高攀”。

除此之外,现如今在高考制度下作为补充的自主招生制度,它的历史渊源正是源自上文提到的民国时期的高校招生历史。

了解完民国百姓如何上大学,大家是否感到现如今的高考制度是多么的香?尤其是对普通人来说,或许就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这几天恰逢高考,考生们加油,最美好的年纪别留遗憾。

2021.06.06(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