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三篇:练脉 情绪脉 脉法歌诀!

一、切脉的基本功练习

脉法练习是练习手指的敏感度和医者的心静程度。指下无感,如切树皮;心中浮躁,难辨细微。本人练习脉法,总结为五步,达三步者,再研究脉学则非常容易。五步概括为:“金”、“革”、“羽”、“水”、“气”。

  第一步“金”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金属表面,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下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一步,很容易体会到。此步重点是凝神静气地修炼,达到纯熟后,切脉容易入静,纵有百人在身边吵闹,都能入静切脉。

  第二步“革”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柔软的皮革或海绵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下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二步,有些难度,但如果修炼到位后,基本没有摸不到的脉象。

  第三步“羽”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羽毛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下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三步,难度颇大,能修炼到此则习脉可入高手境地。

  第四步“水”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水面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下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四步,难度颇大,能修炼到此的人很少,关键是手指要保养好才有成功的可能。

  第五步“气”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然做切脉状,感受空气的波动,细心体会手指下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五步,难度很大,能修炼到此则可以以脉查遍一切疾病。个人体会修炼此步得练气功,没练气功的也就不用试了。

  古人描述切脉时,说医者应当“如临威虎,如履薄冰”,就是说切脉时要心静、专心。只有心静,心气收敛,才能感受到脉象的细微变化,才能在脉搏变化中体会人体五脏各自的状态,体会五行在人体的生克乘侮,这样把握病机才能丝丝入扣。临床中,大凡一边切脉,一边同周围同事和病人聊天的医家,其所切之脉,多为假象,未能掌握脉学之精髓。

  上述五步练习,正是教人凝神之法,熟练之后则切脉时很容易入静,体会脉象的细微变化。

  提示:练习时可轻闭双眼,凝神静气,体会入静之感:万籁俱寂,唯脉有声。久久练习,你的心气将会收敛,不仅练习了诊脉,也使得心气下交于肾,达到强身健体之效。

二、把脉可探知你的心理情绪

笔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发现了心理脉象的广域性:有多少心理情感活动,就有多少心理脉象。此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脉象。

1惊悸感

形态改变主要在左寸。血管壁张力略高,但不构成特定的弦或紧的感觉,脉形如豆,脉搏高峰往上顶一下就惊慌掠过,指下搏动点悸动变换,有种动荡不定的感觉。

2心理创伤脉象

左寸正中浮取很短极细刀痕样的感觉,就像一个刃口,直刺心上。手感短矩离纵向扇形狭长的放射播散感。

重大的心理创伤在经过了很多年之后,仍然可以留在脉象上。

3愤怒感

形态改变主要在左关。周围组织往往伴随愤怒的情绪成馒头状隆起,局部脉搏显得洪大而有力,强力上拱,骤然播散的感觉。

4紧张感

形态改变主要在右尺。脉搏张力增加而出现弦直状态,手感脉体弦长,脉管绷细、紧张,上面附有一种由于紧张而来的细颤。

5心里不痛快脉象

形态改变主要在左寸。左寸血管壁正中上方,浮取好像一小段细线凸起浮显在血管壁上,一小段滞涩的振动指感。

6陷落感

形态改变主要在右尺内侧,按之呈凹状。局部组织突然松软,下按时缺少实体感。由于局部组织松软,对振动觉传导很差,又形成虚空感。

出现在经历过恐惧事件而留有内心印记,或长期内心恐惧的人身上。

7无依无靠感

形态改变主要在右尺及两侧。尺脉均匀略细微紧,两侧组织轻度均匀虚软。出现在心里需要得到他人爱护,但又得不到他人关怀的人身上。

三、29脉象记忆歌诀

一、浮脉类(轻取即得浮脉主,浮洪濡散芤革全)

1.浮脉:举之有余按不足,表证为主虚阳浮。

2.洪脉:脉体阔大实有力,来盛去衰热盛主。

3.濡脉:濡脉浮细软无力,虚证湿困二类主。

4.散脉:浮取散漫而无根,脉力不匀伴至数,脏气将绝元气散。

5.芤脉:浮大中空如葱管,伤阴之际如失血。

6.革脉:中空边坚浮搏指,亡血失精半产崩。

二、沉脉类(重按始得沉脉类,沉脉伏脉弱与牢)

1.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得,沉脉主里是唯一。

2.伏脉:重按推至筋骨得,邪闭厥病与痛极。

3.弱脉:弱脉沉细无力软,阳气虚衰气血虚。

4.牢脉:沉按实大而弦长,疝气癥积阴寒积。

三、迟脉类(一息不足四至迟,迟缓涩脉与结脉)

1.迟脉:迟脉一息不足四,寒证亦见邪热聚。

2.缓脉:脉来怠缓息四至,平人脾虚与湿病。

3.涩脉:迟滞不畅往来艰,精伤血少为虚证,气滞血瘀痰食阻。

4.结脉:迟而时止无定数,寒痰瘀血气血虚,阴盛气结症候全。

四、数脉类(五至以上数脉征,数疾促动4类分)

1.数脉:五至以上不足七,热证亦主里虚证。

2.疾脉:脉来急疾七八至,热证亦主里虚证。

3.促脉:数而时止无定数,阳亢脏衰痰瘀食。

4.动脉:脉短如豆是动脉,滑数有力痛惊恐。

五、虚脉类(应指无力虚脉类,虚脉细脉微代短)

1.虚脉:举按无力指松软,虚脉虚证一对一。

2.细脉:脉细如线指明显,气血俱虚与湿证。

3.微脉:似有似无极细软,气血大虚阳气衰。

4.代脉:迟而中止有定数,跌仆痛惊脏气衰。

5.短脉:不及本部首尾短,无力气损有力郁。

六、实脉类(应指有力实脉类,实滑弦紧长大6)

1.实脉:举按充实而有力,实证平人两类全。

2.滑脉:往来流利指圆滑,痰湿食积与实热,青壮年脉或孕妇。

3.弦脉:端直以长按琴弦,肝胆病疼或痰饮,疟疾老年健康者。

4.紧脉:绷急弹指如转索,实寒疼痛与宿食。

5.长脉:首尾端直超本位,阳气有余或阳证、热证实证与平人。

6.大脉:脉体宽大无汹涌,病进健康两相背。

(0)

相关推荐

  • 中医切脉断病的原理是什么?您跟着我的引导...

    中医切脉断病的原理是什么? 您跟着我的引导体验一下吧! 当您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放在左手腕关节桡动脉搏动部位(此处中医脉学称为"寸口"),这时你注意一下你手指的力度,是 ...

  • 姚梅龄脉诊42脉(整理)

    一. 脉象的产生 二. 脉管的运动形式: 径向运动:血管收缩 轴向运动:血管中血液向前推进 轴心运动:丢一块石头产生波纹 三. 脉象的分类:依据指下的感觉,把脉搏搏动应指的形象,分别列出来.分类的客观 ...

  • 脉诊要点速记及歌诀(上)

    订阅话题,阅读精文 ★ 脉诊 一.脉诊概述 脉诊又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 诊脉是一种理论性极强.操作极 ...

  • 脉法三篇:练脉 + 情绪脉 + 脉法歌诀

    脉法三篇:练脉 + 情绪脉 + 脉法歌诀! 医品阁 今天 一.切脉的基本功练习 脉法练习是练习手指的敏感度和医者的心静程度.指下无感,如切树皮:心中浮躁,难辨细微.本人练习脉法,总结为五步,达三步者, ...

  • 张氏金镜脉诊-三指候阴阳、一脉断生死

    张荣江六指神脉 您对脉学知道多少? 您想学会脉诊吗? 想知道脉学的神奇吗? 想探索脉学的不传之秘吗? 想学会:三指候阴阳.一脉断生死的本领吗? 想解开脉学的更多密码吗? 五脏气血通行于脉而作用全身,气 ...

  • 『张荣江』 张氏金镜脉诊-三指候阴阳、一脉断生死、六指神脉

    金镜脉诊带您走进中医世界 无论你是否学过中医脉学,零基础也让你学会:高血压.心脏病.肝肿大.胆结石.胃溃疡.肺气肿.子宫下垂.前列腺炎.肾结石.膀胱结石.阳痿等100余种疾病的快速诊脉技术及一脉一病配 ...

  • 脉法三十八与三十九,脉滑与脉弦,

    图为上海名医,姜春华老师 10脾胃虚寒--姜春华医案 何某,女,40岁.近月来白带增多,清稀如水.腰酸乏力,素有胃寒,纳差,口淡,大便亦溏薄,舌淡白,唇色亦淡,脉沉滑.辨证属中焦虚寒,气血不足,以桂枝 ...

  • 10倍速影像阅读法||《学习力之“6脉神剑”》第三剑

    通读2000余本书后提炼出的"学习力"干货分享 10倍速影像阅读法 上一篇文章聊了专注力,也就是说,一般人在读书的时候,其实同时在干三件事,读书(输入)+理解(思考)+记忆(处理) ...

  • 彭子益脉法三层次

    指法与脉位: 自来诊脉两手分,彭子脉法两手合. 三指斜下寸关尺,寸脉本位在浮部, 关脉本位在中部,尺脉本位在沉部. 每部皆有浮中沉,三部九候皮肉骨. 有意无意听脉气,合听分听察河图. 脉法第一层 诊脉 ...

  • 望闻问切系列第7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脉法的基本原理

    后三期发文预告:病脉所揭示的疾病现象和身体的状态(1).(2).(3).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点击关注@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查看更多文章. 望闻问切系列文章收录于书籍<深入浅出方解伤寒 ...

  • 自学医道捷径:两篇脉法直捷实战篇(最适合自学的脉法)

    第一篇: 清末民间中医手抄本<医道捷径>,是清末民间中医李元贞(河南省襄城县柏宁岗人)著,本书以脉理为刚进行治疗,我从张世化老师那里复印过来,现将其中的一小部分打出来,行家们看看没有实用价 ...

  • 脉法捷参—8字五行脏腑脉法篇

    中医是治疗疾病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尤其是在外感内伤诸病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效果.其中,给人治病,诊断是第一步,用药是中间过程,疗效是最终目的.如果起步就错了,那用药肯定是没有效果,自然也不会得到患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