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史】抗战期间内迁贵州的学校及浙江大学
相关推荐
-
李大奎:校地情——浙大西迁湄潭散记|纪实
王辉明:口罩|随笔 文/李大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浙大西迁,是民国时期一所重要的国立大学为了不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影响而始终秉承高校办学理念的一次伟大的壮举,谱写了竺可桢校长在战乱岁月带领浙大师 ...
-
遵义湄潭,贵州茶产业第一县,被浙江大学的师生称为小江南
湄潭,面积1864平方公里,人口48万,位于遵义东部.湄潭的得名来自于湄江,湄江是湘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绥阳县小关山阳村黄羊台,纵贯湄潭县,在角口汇入湘江河.湄江河在湄潭造就了湄江大坝,使得湄潭成 ...
-
湄江:湄潭弦歌 | 一个县城与一所大学
湄潭县得名于湄江,它是乌江的一条支流.<湄潭县志>说 :"东有江水流转至县之主脉玉屏 山北,环绕县城,转西至南,有湄水桥之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曰湄潭." ...
-
抗战西迁贵州的浙江大学 老校长竺可桢领军 英才辈出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战火迅速蔓延到江南富庶之地浙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被迫走上了西迁办学之路,历经两年多时间,最后落脚在贵州遵义湄潭. 1944年10月,英国著名学者.世界著名科学家 ...
-
工业内迁血脉存:抗战时沿海工业迁渝始末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移驻重庆,为避战火而西行的沿海厂商,也纷纷随之来渝.图为重庆国民政府办公大楼. 作者:谭洪安 1938年1月25日,重庆城下半城望龙门附近的沙利文饭店,忽然来了十余位大多 ...
-
讲座预告|金以林:抗战时期的大学内迁、恢复和发展
讲座概要: 中华民族在极端艰难困苦之中,以惊人的代价.惨烈的牺牲,赢得了抗战胜利,在此过程中中国社会也孕育和积累了现代化的新因素:特别是在敌人炮火威胁下的高等院校纷纷辗转内迁大后方,在异常艰辛的条件下 ...
-
抗战期间,北平形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抗战局面
抗战期间,日军在北平施行残暴的统治,但北平军民从来没有屈服,他们为抗战的胜利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北平抗日浪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就没有停止过 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东北策划 ...
-
抗战期间,特工的窃听器,又没有无线网络。为什么比现在还先进?
从问题的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提问者对此也持怀疑态度.现在电视剧的道具越来越离谱,特别是在窃听录音等方面更是如此. 有些影视剧把无线窃听器放在盆花花辨的缝隙或粘在桌子下面,这完全是异想天开,抗战时的技术 ...
-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14 文言文课内及课内对比阅读(三)
统编版中学语文教师 统编版语文7-9年级上下册微课堂 例[十五](2020·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论语>八章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抗战期间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逃难路 乱世人命薄如纸
一九四一年,我父亲在浙江省浦江县郑宅孝门桥开了一家同浴官盐分销处.我在店里做杂活,卖盐.收钱.烧饭.炒菜,样样都干. 父亲有一个要好的老朋友,叫张樟来.他每次来店里,我就点火奉烟.他经常表扬我:&qu ...
-
传奇的崖洞,历代文豪慕名探访,抗战期间曾作为政府办公地!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一个景点,或许有自然风光,或许是人文胜迹,又或许是两者都有,如果再加上历史名人诗词歌赋的加持,那就更加著名了,而宜昌西陵峡口的三游洞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这里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口 ...
-
继洛阳之后,三门峡再发现“戎人墓葬”,他们内迁伊洛后何处“安家”?
豫味无穷 [继洛阳之后,三门峡再发现"戎人墓葬",他们内迁伊洛后何处"安家"?]根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戎人内迁伊洛",在伊洛河流域分布有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