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要西征吐谷浑?不是李世民野心大,而是对方太作死
相关推荐
-
轻松读史之大唐(173):消灭敌人,既开心,又操心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73) 打垮吐谷浑,估计李世民的心情和五年前差不多:既开心,又操心.当时也是李靖带队,三个月消灭东突厥,还活捉颉利可汗.要说有什么区别,可能这次开心少一点,操心更多一点 ...
-
平定突厥的大唐名将
一,出身名门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东北)人 李靖的祖父是北周殷州刺史.永康公李崇义,父亲是隋朝赵郡太守李诠,母亲是北周大将军韩雄之女,家世显赫. 李靖身 ...
-
千古帝王——李世民开疆拓土那些事
说起中国古代史上武功赫赫.开疆拓土的帝王,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绝对算得上其中的佼佼者.但是由于受到明清评书小说.历史课本.无脑自媒体以及韩国抗中神剧等歪曲影响,使得这些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的故事,很少被 ...
-
唐朝曾向突厥“称臣”12年,李世民签渭水之盟为何被后人骂惨了
突厥在隋文帝连续20多年的攻伐之下,被打成了两半,东突厥和西突厥.随着杨广的花样作死,曾经对隋朝毕恭毕敬的东突厥开始跟杨广撕破脸皮,只要是突厥缺的,就从隋朝的土地上抢. 01称臣伊始 在李渊晋阳起兵那 ...
-
古今战事之将帅篇—大唐李靖
自小聪慧,出身名门:少年入仕,起点甚高:青年隐忍沉寂,两次险被杀:中年厚积薄发,戡平内乱:暮年壮心不已,荡平外敌. 一.自小聪慧,出身名门 公元571年,李靖出生,其家族是官宦世家,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 ...
-
五百年兴衰往事——吐谷浑汗国的故事
唐贞元十三年(797年),大唐德宗皇帝李适接到朔方节度使的奏报:大唐青海国王.吐谷浑可汗.朔方节度副使.左金吾大将军.安乐州都督因病在安乐州(宁夏同心)去世.因其无子,所以朔方节度使在告哀的同时也奏请 ...
-
拨开迷雾,走近纵横四海的大唐盖世英雄——苏定方
苏定方塑像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默默无闻英雄,他的千秋功业不输于初唐凌渊阁二十四功臣的任何一位,却被后世小说野史歪曲了形象,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的历史,了解真实的大唐名将--苏定方. 隋朝末年,由于昏庸无道 ...
-
唐军西征吐谷浑,64岁军神李靖的最后一战,高原荒漠扬国威
贞观初年,位于唐朝西面的吐谷浑屡屡出兵犯境,劫掠唐朝边境城镇.唐太宗李世民多次派出使者告诫,可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认为唐朝无力对吐谷浑所在的高原地区展开军事行动,因此对李世民的告诫置若罔闻. 贞观八年( ...
-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代: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 ...
-
蒙古西征与欧洲列强的崛起是什么关系?
12至13世纪,南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贸易帝国. 13世纪,蒙古人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帝国--蒙古帝国. 1279年,元朝吞并了南宋.蒙古国虽然分裂了,但蒙古人仍然统治着亚欧大陆. 1480 ...
-
红四方面军西征川陕序列(1932年10月...
红四方面军西征川陕序列(1932年10月,方面军取消军一级番号,总部下辖红十.十一.十二.七十三师和少共国际团,13个团总兵力约2万人)
-
古代打仗叫“东征、西征、南征”,为何向北叫“北伐”?少有人知
引读:在我们的印象中,北伐这个词似乎经常出现,比如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东晋祖逖北伐,南朝陈庆之北伐,宋朝岳飞北伐,明朝朱元璋北伐,以及太平天国和后来的民国北伐等等. 可以看出,北伐作战在中国历史上不仅频 ...
-
成吉思汗西征遇到的最顽强的抵抗,城下死尸堆得像城墙一样高
成吉思汗在第一次西征途中,基本上打得顺风顺水,没有遇到过大的阻碍.不过,却有一场战斗,让成吉思汗痛彻心扉,也是他西征途中遇到的最大的阻碍. 这场战斗,在历史上被称为"范延堡之战". ...
-
蒙古大军西征最西端,欧洲历史上的耻辱,勒格尼兹歼灭战
1241年3月,波兰,一个骑士骑着快马急速地冲进西里西亚城的东门,进门时从卫兵那里了解到,西里西亚的最高领导人亨利二世就在东面的城墙上,骑士迅速下马,冲上城头. 亨利站在城头,表情严肃的看着东方说道: ...
-
战湘江担后卫,西征血战马家军,部队均覆灭!他108岁如今健在
引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谚语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被打开.战争的形象,是流血.痛苦和死亡.人能在战火中淬炼成钢,但更多的的人却早已在战争中死去. 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又迎来了 ...
-
西域二十征,历次西征西域详解
西域一般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区,自从汉武帝时期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后,历经两汉.魏晋.隋唐,都是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此后宋.明两朝与西域的联系减弱,进入清代又重新纳入清朝的直接控制.中国历朝历代都与西域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