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隘说(四)——京西险塞紫荆关的地理位置和战略考量
相关推荐
-
绝壁天险中的太行八陉
由南而北,千里太行山脉排列有八条孔道,分别为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等. 他们是古山西与冀豫连接的八条咽喉通道,当然也是三省边界崇山峻岭之间的军事关隘所系,正所谓&q ...
-
穿越太行山之太行八陉分布图
太行山是中国北方的景观中心.在平原上长大的人们初次进入太行山,无不为其大开大阖的气象所震动. 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山西的许多条河流切穿太行山.自南而北有:沁河.丹河.漳河.滹 ...
-
中国古代关隘说(三)——天下九塞,太行八陉,居庸关的历史烟云
<淮南子>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句话:"天下九塞,居庸其一也."可见居庸关在我国古代关隘中的重要地位.居庸关扼守了太行八陉之一的军都陉.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地理学者顾祖禹分析 ...
-
中国古代铜镜(四)
唐·菱花铜镜(仿制),直径19.5厘米,人民币5000元. 汉·长宜子孙连弧纹铜镜.直径11.5厘米,人民币7481760元. 许由巢父故事铜镜.直径142毫米,重761克,人民币7475元. pin ...
-
中国古代的十四个圣人盘点
一.酒圣杜康 明清时期的<白水县志>中记载"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的记载.杜康沟里的泉水"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至今 ...
-
天清地明和中国古代二十四孝
清明祭祖,风水之源 清明作为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 清明时分,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农谚有"清明前 ...
-
中国古代人类(四)
讲了许许多多的人类,那么这些人类之间他们有没有关系呢?答案是绝对有的.但是大家会发现十几种人类谁能记住他们之间都什么关系,甚至连年代都记得很模糊.那么就专门挑出一期来捋捋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好拿个笔记 ...
-
中国古代关隘说(二)——山海关的重要地理位置和战略考量
作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历来是备受瞩目.1990年之前,山海关一直被认为是明代长城东侧的起点,不过,后来这个东侧起点被认为是辽宁丹东的虎山长城.但这丝毫不影响,山海关曾经在我国历史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 ...
-
中国古代关隘说(一)——潼关与函谷关位置变迁和战略考量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代文人张养浩曾经在路过潼关的时候,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quo ...
-
[邮来原地]《中国古代文学家(四)》纪念邮票首日封片
[邮来原地]《中国古代文学家(四)》纪念邮票首日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