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方药量

(0)

相关推荐

  • 药味宜于病、药量宜于病、配伍宜于病,谈谈药病相宜论

    千百年来,中医药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发现.创制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药.这些作为经验结晶的方药,针对某些病证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配伍组合,具有较鲜明的特点,可称为药病相宜.具体而言,即所选药味有纠偏之能,所 ...

  • “一味药”的变化,到底能有多大作用?

    导读:今天跟着张家礼先生学习<金匮要略>是如何通过改变一味药的种类或用量来遣方治病的. <金匮要略>一书为方书之祖,治疗杂病的典范,蕴含有丰富多彩的辩证法思想,而在仲景方药配伍 ...

  • 中医组方不传之秘密

    一般说来,补气养血,健脾之药谓之静药,调气活血之药谓之动药. 在组剂处方中,用静药,佐以动药,用动药,佐以静药,动静结合,常可收到好的效果. 古人用方,补剂必加疏药,补而不滞,通剂必加敛药,散中有收, ...

  • 『本草纲目』初读《神农本草经》浅谈|经方读书社

    中医学习数载,竟没看过本草,哀其不辛,怒其不争!中药是中医师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药的功效详载于历代本草,经学长指点,追本溯源,学习本草.然翻开<神农本草经>,不知其所云,本草著作与中 ...

  • 浅谈经方沙龙自己的体会及收获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进修医师    李永章 一.   干支  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 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

  • 浅谈经方辨证和应用中的几个问题「胡希恕弟子陈建国」

    陈建国,男,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主治医师. 注重经方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次参与承办经方学术会议,其中作为大会秘书长参与承办了2010年"全国经方论坛暨高级研 ...

  • 浅谈经方方证对应的六大误区

    浅谈经方方证对应的六大误区 鲍艳举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医师) 主持人陈建国主任:鲍艳举博士,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主治 医师,在读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常委,先后毕业 ...

  • 浅谈经方方证对应的六大误区(三)/鲍艳举

    误区三:只重症状体征,忽略脉诊 关于脉诊,张仲景就说了,"辨脉证并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他非常重视脉诊.在序中他也批驳了忽略脉诊的那些大夫&qu ...

  • 浅谈经方方证对应的六大误区(一)/鲍艳举

    鲍艳举经方六经辨证团队 误区一:只重局部,忽略整体 刘渡舟老师提出来:使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主症,抓主症肯定能提高疗效,这是比较明确的.但有些人对主症的内涵理解有偏差,所以对主症的内涵理解也是个问题. ...

  • 浅谈经方方证对应的六大误区(二)/鲍艳举

    我们陪伴您的第56天 鲍艳举经方六经辨证团队 误区二:只重方"症"对应,忽略病机 第二个误区是只重方"症"对应(这个症是症状的症),往往忽略了病机实质.方证的定 ...

  • 浅谈经方方证对应的六大误区(四)/鲍艳举

    我们陪伴您的第62天 鲍艳举经方六经辨证团队 只重单方,忽略合方 合方也非常体现经方功夫.病机辨不透,合方就合不上.我经常把合方比成武侠小说中的"独孤九剑",我感觉中医看病跟高手对 ...

  • 浅谈经方方证对应的六大误区(五)/鲍艳举

    我们陪伴您的第67天 鲍艳举经方六经辨证团队 误区五:只重经方,忽略时方 只要"意"在,时方就是经方.时方用得非常好可以弥补经方的不足,如逍遥散这些柴胡剂就弥补了少阳兼证的治疗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