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骚动”事件爆发时间】米骚动由渔妇开始的革命

  1914年爆发的欧洲大战,使日本这个东方帝国主义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扩大了势力,霸占了许多殖民地。更由于列强在东方的暂时退出,造成了日本大发横财的机会。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金融寡头逐渐控制了日本的经济命脉,而工农劳动大众却因生活费用上涨而苦不堪言。

  劳动人民生活处于绝境,只有起来斗争。

  1918年7月23日,日本宣布派一个师团远征西伯利亚,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与此同时,下令大量征调粮食。此时日本的粮食价格早在“远征”令宣布之初即已一日一涨,早已超过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于是,当23日富山县新川郡鱼津町指令渔民妇女们把征调粮食装进船舱之时,当即遭到妇女们的反抗。她们一面拒绝装舱,一面冲进米店和町村公所,要求降价卖米,救济穷人。

  8月5日,下新川郡鱼津、中新川郡滑川、西水桥、东水桥等地数百人动手抢米。这本来是规模较小的一次行动,但大阪《每日》、《朝日》等大报却以同情渔妇的调子详尽报道暴动消息,使这事立即在全国引起了震动。

  8月10日,京都市柳原特殊部落民首先发动起义,袭击米店和富翁。紧接着,抢米暴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扩展开来,名古屋、大阪、神户、东京、横滨等大城市都发生暴动。暴动在日本马克思主义者的领导下,城市工人不但抢米,还进行反战示威、反政府游行,使“米骚动”在某些地方演变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到8月下旬,城市罢工工人游行队伍与军警发生了剧烈冲突。全国除青森、岩手、秋田、冲绳4县外,其余府县市都爆发了工人运动。

  参加暴动的除了渔民和农民外,还有“部落民”、市民和士兵。他们在日本处于社会的底层,饱受歧视和冷落。

  “米骚动”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群众斗争,是劳苦大众反对反动统治者的自发运动。这个运动从抢米的经济斗争开始,整个运动均伴随抢米风潮而发展,因而便以“米骚动”称之。由于缺乏统一组织和领导,各地的暴动最后都被镇压。

(0)

相关推荐

  • 红色乡村|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涂岭村

    新柳飞花年复绽,夹岸春桃盼若开 犹怅青山埋英骨,清魄长留义常在 今日,我们邀您走进涂岭村 一同追寻革命前辈们的足迹 涂岭村位于福厦公路的中部,是涂岭镇政府的所在地,也是红色革命老区据点村.涂岭原名&q ...

  • “红色故事” 征文 | 玉川星火 | 作者:王晓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 裴多菲 1932年11月16日,夜.国民党济源县审讯室里,新上任不久的国民党县长方廷汉正沉浸在近乎疯狂的幻想中,他耷懵一双三角眼,叼 ...

  • 安平县敬思村的张麟阁和深县的张麟阁是一个人吗?

    安平县敬思村的张麟阁和深县的张麟阁是一个人吗? 安平县是一片革命红色沃土,以两个第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而闻名于世,这两年听说安平县敬思村修建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旧址, ...

  • 红色故事 | 吴志跃:为民前锋张威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石帆:画家彭湃画马克思 邱群:程子华从红海湾内湖转战到陆丰金厢 吴志跃陈克生:周恩来叶挺聂荣臻在陆丰金厢 吴小冰:彭湃烧田契 叶良方:彭湃剪县太爷娘伞 曾昭群:习仲勋是 ...

  • 段奋夫烈士

    段奋夫烈士 张鸿祥  赖光耀 段奋夫(1905-1931),原名段浩,长汀县汀州镇南门街人.1924年毕业于省立第七中学(今长汀一中),毕业后继承父业在汀江码头当盐秤手,与码头工人朝夕相处,深知劳动人 ...

  • 散文||访“黄孝敏烈士”祖居

    访"黄孝敏烈士"祖居 何爱红||福建 2018年7月的一天,应我家先生大学同宿舍"铁哥们"--"烈士黄孝敏"之孙黄冠华先生邀请,我与先生来到 ...

  • 「记忆」“红二师”学潮与《红旗谱》

    作者丨安文忠 阎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小说<红旗谱>风靡全国.书中描写的保定"二师学潮"是<红旗谱>作者梁斌的亲身经历. <红旗谱>作者梁斌. ...

  • 追忆博兴“八四暴动”:忠魂护国国长安

    2018年建军节来临之际,我驱车几十公里来到了滨州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滨州市红色革命的摇篮--博兴县吕艺镇高渡村,开启了我"红色追寻"的第一站.在高渡村,我遇到了素不相识的81岁高 ...

  • 山水中国(12)|星星之火燃井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星星之火燃井冈 图文丨管苏清 曾经的陆军上校,现为上海市12345办公室副主任 1927年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黑暗中苦苦追寻前行道路,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一次又一次的失利, ...

  • 枫泾暴动让革命火种燎原江南

    在如今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赵王村村西,坐落着一栋小楼--枫泾暴动指挥所旧址,小楼不太起眼,但当我们走进其间,定会为其所见证的这段历史深深动容. 旧址建于清代,称"大方庵",再往西侧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