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史话廿三:桓公错过了一场中原大战,但那一年他依旧很忙
相关推荐
-
论语:鲁人为长府(11-14)
孔子认为治国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要重民爱民.注重节约,绝不能劳民伤财,所以对闵子骞倡导节省资财表示赞许.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qu ...
-
志·五行志中上(五)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禘",是祭祀之名,古代天子既祭其始祖,又推其始祖所出的最早的血脉祖先,祭于太庙,每五年一大祭,叫禘. 只有天子才有资格行禘祭,诸侯是没有资格的.周 ...
-
找孔子和闵子骞对话数则
十五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鲁人为长府,」 长音「ㄔˊㄤ」,府是国家的仓库,是国家收藏财物武器的仓库,大学说:「未有府库之财,非其财者也.」地点大 ...
-
鲁国史话廿七:桓公喜提“新工作”,办成后,领导和同僚都很开心
上一次,咱们从郑国回到了鲁国,并开启了鲁桓公八年的故事历程.提到姬允不顾礼法,在该年的春.夏两季强行举办祭品最为丰盛的"烝祭"(<礼记>规定,冬季祭祀才为烝).这种破坏 ...
-
鲁国史话廿六:桓公殷勤侍奉先祖,却遭人无情讥讽,到底为哪般?
上一次,咱们暂时离开了鲁国,去郑国看了看庄公清剿本国"盟向之叛"的故事.虽然这个平叛的过程并不困难,但天子在幕后作梗,姬寤生自身精力渐衰,以及"铁三角"组合分崩 ...
-
鲁国史话廿:3场诸侯“见面会”,都在为1件重要的事情做准备
两篇"晋国史话",为大家讲述了晋国"嫡庶之争"的第五次交锋.好容易这一次是翼城一方主动出击,却招惹了不该招惹的陉庭,最终还是被曲沃大军碾压,甚至连哀侯都丢了性命 ...
-
鲁国史话廿四:都知道古人重视嫡长子,有多重视呢?看《左传》
周桓王十四年(即鲁桓公六年),是一个战事多发的年份.不过,在各国忙着对抗的同时,陈.鲁这两个国家也各自发生了一悲.一喜两件与战争不相关的事件.而上一次,咱们通过"陈国史话"已经讲述 ...
-
鲁国史话廿五:左丘明不想讲述的3个字,搞懂后,里面故事还挺多
当此前一悲.一喜两件事讲述过后,咱们关于周桓王十四年(即鲁桓公六年)的故事也基本告一段落了,是该与这比较纷繁的一年告别,并开启下一年的时空之旅了.但是,当大家将<春秋>翻到新的一页时,会发 ...
-
鲁国史话十一:隐公是个出色的和事老,办了两件事,让四国都受益
俗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可大家也不要忘记了,其实朋友的朋友本应该也会成为朋友才对.可是,在桓王登基后的这两三年中,鲁隐公的各位"朋友们"却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成为朋友, ...
-
鲁国史话廿八:鲁人占理,看似不惧战争,却在战前早已暴露了心虚
上一次,咱们有幸能为"吴.虞史话"进行开篇,全都有赖于<左传>对于虞公.虞叔兄弟间财产纠纷的一段记载.然而,这段记载虽然被左丘明写在了鲁桓公十年的章节中,但他用了一个& ...
-
鲁国史话八:隐公一次普通的“春游”,暴露了他这一朝许多的隐患
鲁隐公姬息(有的书中称为姬息姑),是鲁国历史上一位特殊的摄政国君.在姬息还是世子的时候,就让自己的父亲"欺负"了两次,一次被抢走了即将过门的"准新娘",另一次便 ...
-
鲁国史话七:隐公居摄之初就遇到难堪事,其中还有天子来“捣乱”
鲁惠公姬弗湟,一位别出心裁,通过"礼教强国"使得鲁国在东周初期仍能保有影响力的一代国君.可就是这样一个"崇尚"礼制.礼教的人,晚年也做了件出格的事.正如上篇&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