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史话廿:3场诸侯“见面会”,都在为1件重要的事情做准备
相关推荐
-
图说春秋(一)
西周之末,东周之初: 1.『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 』 2.『二王并立<公元前771年> 』 3.『东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公元前770年> 』 说明: 1.春秋 ...
-
战国时期除了七雄以外,还有哪些主要的诸侯国?
说起战国历史,大家往往会直接想到"战国七雄",即齐.楚.秦.燕.赵.魏.韩.那么战国是否就这七个诸侯国逐鹿天下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除了"战国七雄"以外,战 ...
-
鲁国史话廿三:桓公错过了一场中原大战,但那一年他依旧很忙
三篇"郑国史话",咱们一起探究了"繻葛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还分析了郑国能够以1敌5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算是将周桓王十三年夏.秋两季发生的这个大事件讲完了.那今 ...
-
鲁国史话廿四:都知道古人重视嫡长子,有多重视呢?看《左传》
周桓王十四年(即鲁桓公六年),是一个战事多发的年份.不过,在各国忙着对抗的同时,陈.鲁这两个国家也各自发生了一悲.一喜两件与战争不相关的事件.而上一次,咱们通过"陈国史话"已经讲述 ...
-
鲁国史话廿五:左丘明不想讲述的3个字,搞懂后,里面故事还挺多
当此前一悲.一喜两件事讲述过后,咱们关于周桓王十四年(即鲁桓公六年)的故事也基本告一段落了,是该与这比较纷繁的一年告别,并开启下一年的时空之旅了.但是,当大家将<春秋>翻到新的一页时,会发 ...
-
鲁国史话廿六:桓公殷勤侍奉先祖,却遭人无情讥讽,到底为哪般?
上一次,咱们暂时离开了鲁国,去郑国看了看庄公清剿本国"盟向之叛"的故事.虽然这个平叛的过程并不困难,但天子在幕后作梗,姬寤生自身精力渐衰,以及"铁三角"组合分崩 ...
-
鲁国史话廿八:鲁人占理,看似不惧战争,却在战前早已暴露了心虚
上一次,咱们有幸能为"吴.虞史话"进行开篇,全都有赖于<左传>对于虞公.虞叔兄弟间财产纠纷的一段记载.然而,这段记载虽然被左丘明写在了鲁桓公十年的章节中,但他用了一个& ...
-
鲁国史话二:诸侯中最守礼制的国家,却最先发生了失礼的惨剧
从上一篇开始,咱们结束了"成康盛世",进入了周昭王统治时期.通过分析司马公对姬瑕"微缺"的评价,了解到昭王在位这段期间真的是各种不顺与遗憾.本来,在昭王开篇以后 ...
-
鲁国史话廿二:《春秋》记载的2件平常事,细细品来,耐人寻味
鲁桓公三年,既发生了晋国"嫡庶之争"的第五次交锋,又有鲁桓公自己的大婚喜事.就连一个不太知名的芮国,其国内都出现了一些纷纷扰扰.可以说,这真是热热闹闹.好戏连台的一年. 然而,这样 ...
-
鲁国史话廿一:做了充分准备的桓公大婚,却有如此多的不合规之处
上一次,咱们讲述了鲁桓公三年的三场诸侯"见面会",表面上看这三次诸侯国君的会面彼此间没有什么关联,但细细品来都是在为鲁国即将发生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做着准备.并且,这件重要的事件鄙人已 ...
-
鲁国史话十九:桓公继续搞事情,却从“一战一和”中看出了他心虚
上一次,鲁桓公在即位之后第一次抢到了"主角"的戏份,特意邀请了郑.齐.陈三国与鲁国一起,准备替宋国平息弑君之乱.可是,华督这个杀害了宋殇公的罪臣也十分狡猾,根据四国的情况,分别给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