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家家养牛,现在牛肉这么贵,为啥农民反而不养牛了?

在我的记忆中,牛是农村家家户户必备的生产工具。耕田犁地、拉东西,甚至赶集,或者买大件货物,套上牛车拉就方便多了。那时农业机械缺乏,牛就是农民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我的少年到青年的这段时光一直有一头牛陪伴着。上小学时家里开始养牛,星期天和节假日放牛就成了我的工作。牛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因为我的个子小,经常是它在前面大踏步走,我一溜小跑的跟着它。有时候爷爷让我牵牛耕田,牛会自己走,我反而被它拽的东倒西歪,引来别人的嘲笑。

养牛非常辛苦,因为牛的食量大,要不停的吃,所以工作量也大。夏天和秋天野外的草多,每天下地干活时都要牵着牛,拴在固定的地方,然后割一大堆青草让它吃。劳作的空隙还要割草,带回家预备牛晚上的食物。晚上要给牛加点精料牛才能养的好,每天晚上临睡前父亲都会给牛添上满满的草料,所以我家的牛长的油光水滑。

牛虽然很重要,但是农村并不是家家都养,因为牛吃的多,没有人手和劳动力的家庭也不敢养牛。农忙时我家的牛经常被人借走,用牛的人家通常会送一些庄稼秸秆做酬谢,父亲也会在牛被还回来时给它加点精料犒劳它。

有一段时间我想养牛创业,正好遇到一个曾经养过牛的朋友,朋友养了两年,后来不干了。朋友说养牛劳动量太大了,特别是准备冬春两季的草料。农村的农作物秸秆到处都是,成本很低,但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地里把秸秆捆扎起来,装车拉回家,还要有粉碎机粉碎,晾干后储存备用。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难度很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机械,而且还要很大的储存空间,拖拉机、粉碎机、最好还要有打包机,设备投资很大,所以一般农户没有这么大量的资金投入。

养殖是个辛苦活,靠的是规模,养一头牛挣4000,养十头牛挣4万,理论上算下来有利润。但是养10头牛需要的养殖场地和饲料仓库就需要三四亩地的面积,场地投入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以前农村养牛利用家里空闲的房屋和院子,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农闲时放牧,秋天储存下一头牛一个冬季需要的草料,家里一两个劳动力还可应付。规模养殖需要的各项投入都大量增加,普通农户根本无法做到,所以养牛的人越来越少了。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牛也失去了使用价值。人们不再需要牛来耕地犁田,就只剩下食用价值了。然而养牛的资金投入非常大,阻止了很多想靠养牛致富的人。

牛的繁殖周期跟我们人类差不多,妊娠期要8个多月的时间,而且还要在发情配种顺利的情况下。牛一般是一胎生一个宝宝,双胞胎的几率很低,一头牛一般是三年产两胎,所以想要靠繁殖率挣钱很难,资金周转慢,这也是现在农户养牛少的主要原因。

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因为养殖的是有生命的活物,所以风险很高。现在的农村因为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人们只在种地上投入少量的时间和精力,空闲时打工获得更稳定的额外收入,所以对于高风险的养殖业做的越来越少,更不用说像养牛这种高投入的工作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