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论贵粟疏

(0)

相关推荐

  • 心向百姓

    心向百姓 读<韩诗外传>第三卷·三十七 (峻岫) (原文) 昔者.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非目能视乎千里之前,非耳能闻乎千里之外,以己之情量之也.己恶饥寒焉,则知天下之欲衣食也:己 ...

  • 对比王羲之和苏东坡,伟大的书法家都有何相似之处

    原创归远小楼2020-02-06 13:54:24 书法,中华文化之瑰宝.千百年下来,不断地创新.复古.流传.在中国书法史上,出现了一位又一位杰出的书家. 他们伟大.名扬天下,完成了一次次地书法变革. ...

  • 古文观止95:论贵粟疏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sì)之.织而衣(yì)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juān)瘠(zì)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1.食之:给他们吃: 2.衣 ...

  • 论贵粟疏

    注释: [1]"故尧.禹"句:<尚书·尧典>.<史记·夏本纪>俱载尧时洪水滔天事.据载,尧用鲧治水,九年而不成,继由禹治理,故以尧.禹并称. [2]&quo ...

  • 西汉·晁错《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赏析

    晁错<言兵事疏> <言兵事疏>是西汉文景时代的政论家,号称"智囊"的晁错的一篇兵法力作.它将古代兵法又推向了一个新的峰巅.文中见解独到,有着深刻的历史依据和 ...

  • 古文观止:《论贵粟疏》晁错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论贵粟疏 两汉: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 ...

  • 中国古代的贵粟传统

    在当下,中国的饮食文化享誉世界,于是人们有一个印象,似乎从古到今,中国一直是饮食丰盛的国度,其实,真正实现食物生产与供应充足,是近几十年的事.中国用最近几十年时间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能 ...

  • 古代的贵粟传统

    中国的食物分为饭和菜,菜肴解决的是食物的丰富性,而解决吃饱问题,主要依靠的是稻.黍.粟.麦.菽等粮食作物.怎样实现粮食生产的最大化.粮食储存的最优化.粮食分配的合理化.粮食节约的常态化,是中国历世历代 ...

  • 吃这野草赛灵丹!天然降脂菜,清血管、疏肝气,好吃不贵

    荠菜是非常受欢迎的野菜,它不像其他野菜一样略带苦味,而是非常鲜美,用来包馄饨.饺子,或者煮汤,味道非常好.其实它的营养价值也十分丰富. 吃它赛仙丹 荠菜自古有着"护生草"的美誉.从 ...

  •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你还记得最初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吗?我想很多人最初的人生规划里都是积极向上的字眼.有理想,不畏艰难,努力向前.人生启程之时,我们有过这样那样的目标,希望成为被人仰视的人,希望自己达到这样那样的人生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