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神话源于何处的文化记忆?(下)
相关推荐
-
探寻中华文明记忆,从这里说起
栾丰实 山东烟台人,原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兼任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龙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和专家组成员 ...
-
解密上山文化:一万年前谁种稻
半月谈记者 冯源 水稻,世界三大主粮之一,养活了全球约一半的人口.那么,谁是世界上最早的种稻人?这个问题,也许幼儿园的小朋友就问得出,要作出解答,可费去了考古学家近百年的心血. 21世纪之初,中国浙江 ...
-
第八百一十四篇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生活推测1
X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经济生活的推测 FONT> 导 言 辽河自古是我国六大水系之一,它的上游分为两支:其一是发源于吉林省哈达岭的东辽河:另一支是发源于内蒙苏克斜鲁山东麓的西辽河.由于西辽 ...
-
第八百一十九篇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生活推测6
X (续) (二)人口压力因素 最早提倡"人口压力说"的学者之一是美国考古学家宾福德(Binford)认为人口压力直接导致文化向新的生态位变化,造成原来人口-资源模式失衡的原因有两 ...
-
神农神话源于何处的文化记忆(上)?
摘 要 本文运用自然环境.考古与文献资料,并从文化记忆这一视角论述神农神话的发祥地.神农英雄之形象代表稻作文明关于其源头的认识.古籍指出长江中游为神农故事的发祥地,而考古资料表明,该地确实经历了从稻作 ...
-
蓝江|从记忆之场到仪式 ——现代装置下的文化记忆的可能性
从记忆之场到仪式 --现代装置下的文化记忆的可能性 蓝 江 <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12月 内容摘要:具有生命力的记忆,在抽象的历史叙事的装置下被逐渐吞噬.如果在语言和大写的历史之下恢 ...
-
封建礼乐话西周(十三)——礼乐昌明育文化(下)
(--接上一节) 4.乡学的酬酢之礼 '酬酢',原意为宾主互相敬酒,泛指交际应酬.虽然网上一度盛传西周严格禁酒(周公作<酒诰>,西周不再以酒器为陪葬品,改为列鼎),但实际上西周只在初年短暂 ...
-
玩石头是玩文化,卖石头卖的是什么?卖的是文化认同下的精神需求
奇石靠姿态打动人,奇石靠文化吸引人.玩石头玩的是文化,卖石头卖的更是文化.可以这么说,但凡艺术品卖的都是文化 .艺术品是以文化为核心,以技艺为基础,以情感为灵魂,以表现方法为展现形式的产品.艺术品的作 ...
-
顾明栋老师专栏 || 中国诠释学与文本阐释理论 ——跨文化视野下的现代构建
本文原载<南京大学学报>2017年03期第60-78页 已获作者授权推送,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 顾明栋,字泽木,中国江苏人,芝加哥大学博士,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 ,英国 ...
-
儿童文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学活动
黄敏君 上海市特级教师.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教育硕士,浦东黄敏君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主持人,浦东学前教育协会理事,曾荣获荣获上海市优秀培训者"君远奖"上海市园丁奖等称号. 2 ...
-
东西方文化激荡下的中医与西医
编者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了解中西医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将能更好理解中西医的特点并做出正确的选择.本文发表在国内<科学>杂志2008年第1期公元前500年左右,中国 ...
-
中华文化视角下的“天人合一”
文 / 陈华文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有一种不可忽视的软实力就是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 ...
-
整体性文化视野下的文论构建
作者:江 冰 回望40年来的文学研究与文学评论历程,可以看到,这条路上有30后和40后.50后和60后.70后乃至80后和90后--不同代际学者与评论家的身影,而蒋述卓的学术生涯几乎贯穿了40年的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