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运河:从文化龛、文化区到文化带
相关推荐
-
运河文化与江苏社会风尚变迁研究
[摘要]江苏社会风尚变迁与大运河之历史休戚相关,约可分为四个特征各自不同的阶段.江苏社会风尚之变迁与江南文化之形成密切相关,江南文化则多与"运河时代"之"民富士文&quo ...
-
运河文化丨扬州与无锡,双城运河缘
在大地上流淌,从历史中走来,2500年光阴,大运河璀璨夺目.江苏境内大运河全长690公里,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市,共有7个遗产区.28个遗产点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
运河边的遐想
大运河边的遐想 舒服 扬州是一座宜居的小城,花园一样的城市非常适宜生活,家门前一条古运河,已经静静的流淌了千百年. 常常走过古老的渡口,直至今日它还在为南来北往的游客乘坐龙船浏览古运河的风光而忙碌,夜 ...
-
唐朝诗人爱旅行,为什么总选择江南,江南到底有何迷人之处?
自东晋南渡以来,以长江为界,中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再到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数百年的"南北战争",也造成了数百年的南北文化隔绝,出现了南北文化差异,南方和北方都各自形成了 ...
-
平政桥往事:见证老镇江的码头文化,不愧是江南运河第一桥!
在中华路小学上学的日子,一晃就30年过去了,放学后就去浮桥巷2号的奶奶家学作业.过去周三放学都会特别早,老师要政治学习,那时早早写好作业的我,先走到京口闸边的面点店买个麻团当下午茶吃吃,然后顺着运河, ...
-
运河文化 | 白居易诗词中的江南运河印象
刘芹 文学博士,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语言学.汉语音韵学研究.江苏省语言学会会员,扬州市语言学会理事.曾获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 ...
-
2021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相约无锡。在无锡市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以运河绝版地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轴线,将汇集全国近百个非遗项目,一展各地灿烂的民间技艺和悠久文化。
2非遗活化为运河文化赋能来源:无锡日报2021-10-25 09:27 今天起至24日,2021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相约无锡.在无锡市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以运河绝版地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轴线,将汇 ...
-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读者留言简读 (文/刘剑辉)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读者留言简读 文/刘剑辉 <题郁氏文化读者留言> 短句作评多妙趣, 长言概述显真章. 以诗结语亦精彩, 联句留言显大方. 时光如梭,转眼之间,郁氏人文写作平台以稳健的脚 ...
-
云南最早的古国滇国,为何是楚人建立的,文化风格以越文化为主?
滇池 今天的云南省简称"滇",一般认为是与其境内的滇池有关.滇池作为云南的代表,在2000多年前,其沿岸就出现过一个神秘的古国--滇国.滇国从建立到灭亡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一.庄蹻 ...
-
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一)
我国赏石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赏石文化处于孕育发展期,仅有零星的自发赏石活动,不成系统,影响也不大.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文化.山水文化.美学思想都为赏石文化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终于在中晚 ...
-
群英荟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二))
接上篇: "群英"中有许多诗人,他们留下的赏石诗,是当时赏石文化活动的生动记录和第一手资料.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诗人.他和白居易是好友,一同欣赏过牛僧孺的奇石, ...
-
气象万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三))
接上篇: 贰 奇峰突起,景象万千-- 盛极一时的中晚唐赏石文化 1.赏石理论初步形成 从赏石诗文中可以看出,中晚唐已经初步形成了赏石理论. 第一,开始有了品评奇石的标准.中晚唐开始品评石种的优劣和 ...
-
问津书院负责人王振良畅谈特色阅读推广心得:地方文化是走入传统文化的最佳窗口
作为天津书香地标之一的问津书院,是坊间爱书人的好去处.这个以"追寻津沽记忆,守望文化家园"为宗旨.以"读懂天津,留住乡愁"为口号的书院,既是天津地方文化研究.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