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能源的逻辑背后,是人类文明的演进

(0)

相关推荐

  • 王元丰:人类实现碳中和希望在哪

    在2021年的地球日,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召开网络峰会,英国.欧盟和美国分别作出新承诺,到2030年,要在2005年的水平上,分别减排68%.55%和50~52%.有不少人疑惑,实现这样的大幅度减排有 ...

  • 邮票上的中国能源︱情系木兰溪……

    祝贺 新书啦 中国能源 概 述 后 记 花 絮 情系木兰溪 前 言 能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了不可少的物质保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能源的发展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进 ...

  • 能源的概念和分类

    风力发电 一.能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能源)指在一定时期和地点,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开发价值.能够满足或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生存和生活状况的自然因素和条件,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和能源等. ...

  • 光伏发电技术的详细介绍

    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固态发电技术,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形式.近几年来,太阳能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得到了持续应用和发展. 目前, ...

  • 人类走出地球迈向太阳系文明的标志,就是全面使用太阳能

    除了地热和核能,地球上几类能源的源头都是太阳. 目前火力发电仍然为发电的主力,而火力发电的原料是煤炭,煤炭是古代动植物经过特殊地质构造经年久月形成的化石.植物利用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为自身能量,动物食用 ...

  • 新能源到底占多少?

    新能源到底占多少?

  • 详解近日热词 “碳中和”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近日热词--"碳中和" "碳中和"作为近日热词 引发各方关注 从去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 到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 我国多次表示 二 ...

  • 我们为何要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何实现?丨院士访谈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我们为何要提出这些目标?如何实现?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 ...

  • 山东发现新能源,够中国使用3800年,外媒:中国真是缺啥来啥

    能源的使用,一直是判断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苏联科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提出了卡尔达肖夫指数,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一级到三级文明.这一文明的划分方法,明确了能源对于文明的影响力 ...

  • 陈根:畸形狂欢背后,起底饭圈乱象

    文/陈根 从倒奶"打投"到虚假做票,饭圈粉丝们的疯狂行为终于把饭圈送出了圈.近日,选秀综艺<青春有你3>受到热议.一是涉及热门选手余景天的背景争议,二是网络上" ...

  • 陈根:自我迷恋背后,是神经学的认知反馈

    文/陈根 自我面孔对人类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以及自我感知.事实上,人类"看脸"这个基本需求由来已久,在科技尚不发达,美妆产品也还未诞生的年代里,前人已经拥有了自 ...

  • 陈根:网络摄像头背后,网络安全威胁正盛

    文/陈根 得益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在拥抱一个前所未有的互联世界.其中,随着物联网进程加快,作为传统摄像机与网络视频技术相结合的智能网络摄像头正不断向各个行业渗透. 显然,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里, ...

  • 陈根:身高焦虑背后,谁在做生长激素的生意?

    文/陈根 "没到一米八,就是三级残废",基于对孩子的身高焦虑,中国家长正在打开生长激素的广阔市场. 公开数据显示,国内3%的儿童患有矮小症.并且,在当前社会,身体早已成为人们自我感 ...

  • 陈根:免疫细胞迁徙背后,如何为治疗提供新解?

    文/陈根 免疫细胞的黏附与迁移是机体免疫与宿主防御的关键环节.免疫细胞表面的整合素与细胞所处微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调控免疫细胞的黏附与迁移至关重要.免疫细胞如何感应胞外微环境的变化,进而通过调控整合 ...

  • 陈根:乳腺癌的背后——脂肪细胞与癌细胞的交流联系

    文/陈根 肥胖(包括超重),素来是死亡和很多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心血管病.内分泌及代谢紊乱.骨关节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其中,肥胖与癌症的关联受到广泛的关注.就癌症而言,肥胖已被证实与数十 ...

  • 陈根:制造记忆背后,DNA因此断裂?

    文/陈根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也是利用过去服务现在或将来的能力.记忆涉及的信息获得.储存和提取的多个过程,同时决定了记忆需要不同的脑区 ...

  • 陈根:机器专家,模拟人类专家

    文/陈根 自从1965 年世界上第一个专家系统 DENDRAL问世以来,专家系统的技术和应用,就在短短的30 年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知识工程技术的日渐丰富和成熟,各 ...

  • 陈根:数字孪生背后,技术体系庞大

    文/陈根 过去几年,数字孪生的热度不断攀升,频繁出现在各大峰会论坛的演讲主题之中,备受行业内外的关注.正如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曾描述的数字孪生的好处,他将数字孪生称为最大的科技趋势之一. 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