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生产民俗
相关推荐
-
高 涛:颗粒归仓
颗粒归仓 高涛 每次看到"高陵场畔"的石槽碌碡.犁耧耙耱.织机纺车和那些马灯.门礅.木龛等农耕器具,都勾起了我儿时熟悉又模糊的记忆,似乎闻到了苜蓿草的香甜味.摔得噼啪响的泥瓦炮声, ...
-
远去的“麦场”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走在乡村的公路上,到处都晒着新收的麦粒,我这才发现"过麦"早已开始.看着公路上晾晒的小麦,不由地想起了那远去的"麦场". ...
-
《文化安顺》乡村档案 尊时守位,精耕笃俗 2020年第36期(总633期)
编者按: 此文原载<乡村地理>杂志2020年春季刊,因版面限制,有删节.现将未刊稿全文照录,以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安顺屯堡农业系统作为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意义. 尊时守位,精耕笃俗 - ...
-
富平农村碾场!你还记得吗?
碾 场 文/雷志孝 碾场,也叫打场.就是小麦或其它农作物收割回来之后晾晒.碾打.脱离.除杂的全过程.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化,碾场及其所发明的相关配套工具,是我们祖先聪明睿智的结晶,是世界上农耕文 ...
-
大年初四:迎接什么样的财神?
2021年,辛丑年.我们今天倡导什么样的发财致富呢? 勤劳致富 推荐读<文汇报>春节特刊:"牛"转乾坤中美文"勤劳的生灵:<耕织图>里的牛&q ...
-
文化引领,农旅融合 | 九州模式田园综合体研究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基本 ...
-
农耕生产用具:牛犋与驴马套
一.牛犋 牛犋是耕牛拉犁的用具,用铁.木.绳组合而成.其部件有:革头.抛杆.挂钩与拉绳等. 革头为长约尺七八.径约二寸多.中部约一百四十度弧形弯曲的光面硬圆木,两端距沿各约一二寸处顺弯曲方向各有一径约 ...
-
民俗:农业生产类谚语100条赏析(作者:孙常胜)
民俗:农业生产类谚语100条赏析(作者:孙常胜)
-
纠错樊登(7)游牧与农耕都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樊登读书 ...
纠错樊登(7)游牧与农耕都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樊登读书 ...
-
十堰市东风第七中学,走进诗经故里——黄酒民俗文化村,传承农耕文化!
房县中国黄酒民俗文化村 花田少年·寻迹传统文化研学课程 4月8日,十堰市东风第七中学16个班的900名学生们来到了十堰房县中国黄酒民俗文化村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品读<诗经>文化, ...
-
盘点纸钞上的牛 农耕文化重要生产标志
1934年中国银行壹圆天津地名牛耕田,为中国银行名誉品之一,票面整体设计美观,远近景搭配和谐,其中耕牛细节描绘传神,体现了牛的力量与勤恳. 广西农民银行壹圆农产证券,1938年印制发行,票面左边为神农 ...
-
“五行”发源于农耕?传统五行理论是如何指导古代农业生产的?
"五行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中国古人用五行来指代天地万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万物间的内部关联.五行理论起源于中国农耕文明,亦可服务于古代的农业生产.因而,从 ...
-
“五行”发源于农耕,指导古代农业生产
"五行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中国古人用五行来指代天地万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万物间的内部关联.五行理论起源于中国农耕文明,亦可服务于古代的农业生产.因而,从 ...
-
保护大运河沿线的自然、历史、建筑、工程、运输、河道、街区、园林、宗教、商业、民居、民俗、生活、生产、艺术、城镇等16种景观。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哪个重要?单霁翔说:"传承最重要!"来源:光明网2021-08-12 00:12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保护好文化遗产,不是把它放在库房里,闲置在人们生活之 ...
-
闽东乡村农耕民俗游推介
春天到了!在闽东希望的田野上,又将处处散发出迷人的清新生态.青山.绿水.桃林.茶园.梯田.草场.民居村落.乡土民俗--这些自然和人文因素正融进宁德旅游产业内涵中,散发出诱人的魅力,吸引着一拨拨游客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