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如何才能实现降耗、增效

育邻梦
教育是辅助每个人从生物人蜕变为社会人,也即引导每个孩子从“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蜕变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然而,由于人生成长旅程特别缓慢,一个孩子从出生到能够直立行走需要一年、到具备基本语言沟通能力需要三年、到具备基本自主活动能力需要十年、到完全生活自理最少需要18年【我国法定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年龄界限】.......教育工作不比工业流水线生产那么高效,也不比农业一年最少收获一季。因此,教育这事儿需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金钱诱惑,简而言之办好教育就必须要打一场持续时间极长的消耗战。那么,教育工作如何才能实现降耗、增效呢?
一、减少额外功
额外功,力学术语,意指达成某种目的所做的非必要性工作。教育工作中最大的额外功就是招生,比如当前生活中非公立教育机构广告随处【包括户外、楼宇、互联网、电视等媒体】可见。
二、降低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机构招生难、家长选课难在任何时期都是教育工作中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最核心的痛点。机构想以最少的服务赚取更多的利润、家长想花最小的精力为孩子选到最称心的课程,这本质上就很是行不通。因为,任何两个陌生人都必然需要经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才能做朋友。”

教育工作必须避免不必要的功效衰减
三、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何处是教育工作的刀刃?
陪伴服务!现代学校教育是人类“易子而教”结出的硕果,也是人类社会分工协作体系越来越精细的必然选择。因为,专业化是人类社会分工协作的主角,而进入分工协作体系任何一个环节的人们都将无法在工作时间兼顾陪伴孩子。所以,教育工作必须从根本上缓解绝大多数家庭工作时间无法兼顾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综合难题,而不是把主要资源用于营销获客。以拥有7.884亿活跃买家成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电商平台的**多多为例,其成功崛起的关键便是将产品用于广告营销的费用直接补贴给了消费者,比如拼团、砍价实际是以消费者“用脚”推广减少商家的媒体广告支出为商品折价。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但是,这里的教育并不是教育机构,而是教育服务。所以,我们不难看到,所谓教育发达国家或地区并没有出现大量市值奇高的教育机构。相反,那些教育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却拥有数额庞大的教育基金,因为人们信任教育服务能够带来最好的回报。所以,办好教育的基础是降低额外功耗【主要是广告营销费用】,其次是增强社会综合服务效能,核心是做好教学陪伴服务。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