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吞异物
误吞异物
[概述] . .
概念 因误吞骨类或针、铁,谷粒、竹刺等物,并梗阻于咽喉,食道或气道而致。
异物梗阻后.因咽之不下,吐之不出,轻者可引起咽喉疼痛,饮食难咽下;严重者,气
道被阻塞,可导致窒息死亡。
本病是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又有骨梗,鲠喉、骨梗咽喉、误吞针铁骨哽咽喉、谷
贼、误吞骨肉、诸骨梗、诸梗咽中刺塞、误吞诸物等称。梗于咽喉的称咽部异物,梗于
食道的称食道异物,梗于气管的称气管异物。
异物种类有金属和非金属、动物和植物等。常见的食物异物有骨肉、谷粒、玉米、
瓜子、果核、桃核、枣核等,其他异物有硬币、小玩具、假牙等。少见的异物如竹枝、
木条、针、铁、水蛭和飞虫等。 .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进食时疏忽、仓促,不慎吞入大骨块或尖锐骨刺,或误将夹于食物中的异
物咽下而致;或因小儿喜口衔玩具等,哭、笑、受惊、跌倒时,误将玩具咽下;老年人
牙齿大部脱落,戴用牙托,进食时不能充分咀嚼,则易发生本病;或因精神病患者、酒
醉、癫痫发作等,亦可误吞异物;也有在工作时将针、钉、扣等物含于口中,不慎错将
异物吞入。
异物咽下,卡在咽喉或食道。损伤肌肉,邪毒乘机而入.气血凝滞化热,热毒熏蒸,
遂致咽喉肌膜红肿.腐烂化脓成痈。
[临床诊断]
症状:患者常有误吞异物病史,并觉咽喉疼痛,吞咽时加剧,不能进食,有异物存
在感觉。有时患者可以指出异物停留位置,但不一定准确。如刺伤肌膜血络,可见唾液
中带血,若异物梗阻时间过久,可引起患处红肿、溃烂、化脓。此时.疼痛加剧,并可
引起全身发热等。小的喉或气管异物,可引起阵发性呛咳,气喘,呼吸困难,声嘶,发
钳等症状。大的喉头及气管异物可造成窒息死亡。
检查:咽及喉部异物,可在照明下看清。粘膜若受损,则见红肿,损伤,或溃烂。
食道异物可作吞钡棉絮放射线透视或拍片协助诊断。金属异物通过直接透视,便可发现,
气管异物诊断困难时,可借助支气管镜检查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患者咽喉疼痛.又找不到异物,诊断不明确时,应注意与风热乳蛾,
喉痈相鉴别。风热乳蛾,往往先有发热,恶风,咽喉疼痛等证状,继之吞咽障碍。检查
可见喉核红肿,甚者喉核表面附有白腐物。无误吞异物史.喉痈,初起症状如风热乳蛾,
渐至喉关或喉底部粘膜红肿高突,令咽腔变窄。若痈肿已成熟,则触之有波动感。此时
滴水难下,说话声如口中含物。误吞异物者有明显的误吞异物史,异物一经卡在咽喉,
患者即时感觉疼痛,无法继续进食。若不能及时治疗,则可以引起风热乳蛾或喉痈。但
即便如此,亦有异物史存在,而且经检查往往能发现异物,故不难鉴别。
[辨证论治] .
一、辨证 临床根据异物梗阻不同部位,分别进行辨证治疗。
1.咽部异物
证候:异物可停留于喉核、咽旁、舌根或喉底等处。患者多感咽痛,吞咽时加剧,
咽下困难,有异物感。若患处受损,则肌膜常红肿、腐烂,唾液带血,全身发热。异物
种类有骨类、硬币、小玩具、针钉、麦芒、谷壳、水蛭、飞蛾等。
病机分析。咽为水谷及气体上下出入之通道,因异物停留,刺伤肌膜血脉,故感咽
痛、难咽,唾液带血,有异物感。若邪毒乘机侵袭.火热蕴积.气滞血瘀,则肌膜红肿,
腐烂,或全身发热。
2.食道异物
证侯:是指卡于食道的异物,部位较深,不能看到。常有胸骨后或颈下二侧疼痛及
、异物感,咽下困难及疼痛,严重者,异物损伤血脉,可引起呕血或大出血死亡。异物常
是一些尖形或形状不整的物体,如骨类、枣核、硬币、小玩具、铁钉或针等。
病机分析;食道上连口腔,下通胃腑,为人身水谷必经之道,其深处旁有心脏及血
脉。若有异物卡于食道.则有胸上或颈旁疼痛及异物感。若刺伤肌膜,邪毒乘机侵袭,
气血滞凝,则局部红肿、糜烂,吞咽疼痛,咽下困难,若刺伤血脉,则涎中带血,损伤
深处大血脉,则大出血死亡。
3.气道异物
证侯:是指异物阻塞于喉或气管而言。大的异物,常后果严重,可立即引起窒息死
亡。小的异物,出现呛咳,声嘶,.呼吸困难,发绀,喘鸣,异物停留处疼痛.或异物感
等症状。若是尖锐异物,因刺伤喉或气道肌膜而有咯血证候。常见异物有玉米、花生米,
瓜子,针,钉、钮扣等。
病机分析:喉及气道为人身气流出入的重要门户,必须通畅无阻。若为巨大异物梗
阻,'则喉闭,出现暴死的危急证候。若细小尖锐异物刺激气道,则感觉疼痛,呛咳、异
.物感。喉若受阻,邪毒滞留,、声门则开合不利,故有声嘶。气道狭窄或痰涎火毒结聚,
则气体通过困难,故呼吸困难及喘鸣。气道受损.则感剧痛。血脉受损.则有咯血。
二、治疗 明确诊断后:治疗上一般以取出异物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一)外治法 由于异物停留位置不同,其取出方法各异.故有咽部、食道、气道异.
物取出法。 .
1。咽部异物取出法 用压舌板压舌,看清咽部异物后,用镊子将异物取出。小儿应
取仰卧头低位钳取, 以免异物脱落咽下,或吸入喉内。若是下咽部异物,可在间接喉镜:
下将异物取出。 . .
2.食道异物取出法 用食道镜将异物取出(方法参考有关西医书)。
3。气道异物取出法 喉部异物须迅速用直接喉镜,或麻醉咽喉镜将异物取出.喉以
下之异物,需用气管镜钳取(方法参考有关西医书)。
4。异物取出后,咽喉若有疼痛或损伤,应进食流质一二天。病情严重者,应禁止由
口进食。若患处红肿、腐烂.选用冰硼散或珠黄散吹患处, 以清热解毒,化腐生肌。呼
吸道异物,术后注意呼吸道通畅,若有痰涎,服泄热解毒,祛痰开窍药物。
(二)内治法 不具备进行异物取出术条件的时候,可暂使用内治法治疗。但仍应积.
极设法将异物取出。若见不到异物,感觉疼痛时亦可用内治法。内治法是借助药物对骨
类异物有软化、松脱及减轻疼痛的作用,使异物吐出,或咽入胃内, 以达到治疗目的。
1.威灵仙30--60克,.煎水含咽,也可在上述药液中加入白醋含咽。威灵仙能散邪,
泄水,破坚;白醋有散瘀解毒,下气消食.软骨作用,敌可松脱骨刺。
2. 白醋加温开水适量,徐徐含咽.或用乌梅煎汤含咽。乌梅酸涩而温,有软骨,松。
脱骨刺作用。
3。砂仁、草果、威灵仙、乌梅各10克,水四碗、煎至二碗,加白糖适量,徐徐暇
下。本方有行气软骨下骨的作用。
4。吞食饴糖,以粘附骨刺,使异物松脱咽下。 .
5。苎麻茎60克(干茎30克),与误吞的碎骨少许煎汤服,有软坚作用。
6。异物取出后,原异物停留部位往往留有伤口,风热邪毒则可乘机侵入,引起局部
红肿、疼痛。在这种情况卞,可内服五味消毒饮以清热解毒散邪。必要时可加防风、荆
芥以疏散风邪。 . .
若因异物损伤而引起风热乳蛾、喉痈、或急喉风,则除了尽快排除异物外,还应擦
有关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其治疗方法参见有关章节。
’[转归及预后]
咽部异物如及时诊断治疗,预后良好。但严重者.可并发风热乳蛾、喉痈等,使病
情变为严重。食道异物可引起疼痛,吞咽困难,取出后即获痊愈。若异物损及大血脉,
可引起大出血汤造成死亡。喉及气管异物.因阻塞喉腔及气道,若抢救不及时,可致窒
息死亡.
{预妨及护理]、 。
一、预荫
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说明本病的病因及危险性. 引起人们注意。.
2。管理及教育小孩不要置细小物体入口内, 以免发生意外。
3。吃饭时要细嚼,不要仓促,勿高声谈笑。尤其是小孩,更不要诱其发笑,恐吓,
或打骂,以免食物、果核、花生、玉米粒、蚕豆等误入喉头及气道。
:、护理
1.患误吞异物者切忌紧张。不可用手盲目挖取,不要用吞食馒夕、或饭团的方法试图
将异物压下, 以免使其部位加深,加重病情。应尽早请医生诊治。
2. 口咽部异物取出后,需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漱口方煎水漱口。喉咽部异物取出
后,需于术后1小时以后才能进食。喉部、气管及食道异物取出术后,需于手术后6小
时以后才能进食。凡异物取出术后,先进1~2天流质饮食,然后进软食,渐渐进普通饮
食。 、
, 3。注意起居,慎避风邪,以免为风热邪毒所袭。可内服五味消毒饮以预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