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豉汤证

精讲伤寒】刘渡舟老先生:栀子豉汤证

2018-06-14 16:45

1.栀子豉汤证

按治疗法则规定,邪在表宜汗,在胸当吐,在腹应下。

汗、吐、下法均为邪实而设。

若经汗、吐、下后,而见心烦不得眠,说明实邪虽去而余热不解,蕴郁于胸中所致。

这种证候发作严重时,可使人反复颠倒,不得卧寐,心中懊憹,烦闷特甚而无可奈何。因为胸中郁热而致烦,故治以栀子豉汤,宜透胸中郁热而除烦。

栀子豉汤,仅由栀子、豆豉两味药组成。

栀子苦寒,善清心胸烦热以解火郁;

豆豉味苦,能升散邪热之结。

两药相须,一宣一降,宜泄火郁而除烦。

虚烦证由于邪热蕴郁心胸不解,而更见心胸窒塞、郁闷甚或疼痛等证的,亦均可用栀子豉汤治疗。

2.栀子豉汤加减证

虚烦有兼挟证时,当加减化裁栀子豉汤进行治疗,故栀子豉汤的加减证就是虚烦的兼挟证。

在栀子豉汤证,即虚烦的基础上,兼见少气的,则在栀子豉汤中加炙甘草以益气;

兼呕吐的,则加生姜以降逆止呕;

兼腹满的,则去豆豉,加厚朴、枳实理气以消满。

若用巴豆制成的丸药峻下之后,而见身热、微烦,

说明表里之热虽微,但中焦阳气已受挫,当用栀子干姜汤治疗。

栀子干姜汤,即栀子豉汤去豆豉,加干姜,既能清胸中之热,又能温中焦之阳。

3.栀子豉汤禁忌证

栀子豉汤苦寒走泄,易伤阳气,故《伤寒论》中特别提出“凡用栀子豉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病人旧微溏”,是指平素大便总是溏泄的患者,多属脾气虚寒,

服栀子豉汤后更伤阳气,故不宜服用。

栀子豉汤在原煎服法中有“得吐者,止后服”的说法。

其实,栀子豉汤并非涌吐之剂,故多数患者服后并不会致吐;

但也有个别人服药后作吐的,这是因为胸脘火热蕴郁太甚,得药力与之相搏,

郁极乃发而上逆作吐,故这时的吐是郁开热解而致愈的一种机转。

医案举例

笔者曾治一患者,王某,男28岁。

数日来,心中烦郁,懊憹难眠,低头不语,家人靠近则挥手斥去。

舌红脉数,然大便不结,辨为虚烦之证,服栀子豉汤。

当日晚,笔者刚睡不久,即闻有人叩门甚急,出去看,原来是患者之弟。

言其兄服药不久,突然呕吐,满头大汗,一家人惶惑不解,让笔者速往诊视。

到了他家,患者却已熟睡,次日其病即愈。

此例说明服栀子豉汤,确有吐者,这种吐可以看做是郁开热解的一种反映。

遇此情况,当不必惊慌。

栀子豉汤有清膈间邪热,凉血解毒之功。

首赞

+1

阅读 (1.6万)

(0)

相关推荐

  • 经方:栀子甘草豉汤(虚烦不眠,呼气急促)

    栀子甘草豉汤 [原文] 栀子十四个(擘) 甘草二两(炙) 香豉四合(绵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 ...

  •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吴宇标 谦川中医 前言 就在不久前,我们开启了[我是优秀的青年医生]病案征集活动,得到了不少小伙伴的支持~这些优秀的病案,体现了他们对经典经方的理法掌握的得当,也给我提供了不少思路.坚持学习,保持交流 ...

  • 《深师方》——三黄石膏汤

    三黄石膏汤 石膏.黄连.黄柏.黄芩各二两,豆豉一升,栀子十枚,麻黄三两[. <外台秘要>卷一引<深师方> 石膏汤 外感表证未解,三焦里热已炽,症见壮热无汗,身体拘急,面赤目赤,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1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1.纲领证 3.栀子豉汤证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 ...

  • 【精讲伤寒】刘渡舟老先生:栀子豉汤证

    2018-06-14 16:45 1.栀子豉汤证 按治疗法则规定,邪在表宜汗,在胸当吐,在腹应下. 汗.吐.下法均为邪实而设. 若经汗.吐.下后,而见心烦不得眠,说明实邪虽去而余热不解,蕴郁于胸中所致 ...

  • 《临证实验录》栀子豉汤证其一

    李某,女,45岁,干部.懊恼半年余,病发时心烦意乱.胸憋心悸,如坐针毡,欲卧不卧,欲便不便,颠倒不安.不能自主,约一二时,症状缓解.初,每隔五至七日发病一次.近,日日皆发,多发于中午.某医院诊断为隐性 ...

  • 《临证实验录》栀子豉汤证其二

    王某,女,30岁,护士.邻人恶作剧,毒死家养母鸡五只,气愤难忍,然力小势薄,不得伸张,嗳逆叹息,胸脘胀闷,未几更增心烦不宁,坐立不安,吞咽时胸骨后灼痛难忍,及于后背.消化科诊为食管贲门炎,服用螺旋霉素 ...

  • 第五节:里热证证治、栀子豉汤证及其它汤证的学习要点

    本期掌握热证的证治要点.熟悉经方栀子豉汤证.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厚朴汤方.栀子干姜汤方.麻杏石甘汤证.白虎汤证及白虎加人参汤证.葛根芩连汤证.黄芩汤方等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特别注意里热 ...

  • 四两拨千斤栀子豉汤证

    今天主要讲我的一个病例,这个病例让我感到很惊讶,一共只用了栀子豉汤的三味药,就把一个高热7天.西医诊断还不是很明确的病给治好了. 这是我一个朋友的儿子,12岁,他们一家人准备到外地去,所有手续都办好了 ...

  • 温病脉证并治:栀子豉汤、银翘散、升降散

    <温病条辨>原病篇:一.<六元正纪大论>曰∶辰戌之岁,初之气,民厉温病.卯酉之岁,二之气,厉大至,民善暴死,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乃起.丑未之岁,二之气,温厉大 ...

  • 栀子豉汤临证体会

    双文武(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  云南个旧  661000)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449-02     ...

  • 栀子豉汤致吐机理

    中医书友会第278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栀子豉汤方后注有"得吐者,止后服",然栀子豉汤并非"吐剂",其"吐"否与郁的程度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