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雪无声

冬日,彤云密布,朔风怒吼,倏忽间,阴沉沉的天空下起雪来。雪花,飘飘洒洒,时而如玉龙腾空,上下翻滚;时而似雪凤飞舞,纷纷扬扬。行走的路人,被大雪搅得眼花缭乱,在疾风的催生下,雪花像长了眼睛一样,一个劲的往人的脸上贴,往袄领里钻。走过的路上,清晰地留下一行行脚印。随着不断地落雪,一会儿功夫,脚印就被雪覆盖,大地又白茫茫一片了。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变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雪,落地无声,积片成堆。它和降雨虽属同脉同宗,可在性情姿态上却大不一样。有雨的时候,或淅淅沥沥、或刷刷作响,或激荡磅礴、或风驰电掣,时时都充满着张扬的性格和气势;而雪花来临之时,总是默默无声,斯斯文文、羞羞答答。在不经意间,它就悄悄落上你的发丝,你的肩头,你的眼角眉梢……尽管有时受到大风的裹挟而咆哮发怒,但时间短暂,沾染到身上的层层雪花,用手或者用物稍一打扫,它们就会愉愉快快地离开,绝不会像雨水那样,落到身上以后,死皮赖脸地缠在衣服上不走,直到把你弄得浑身精湿,冰冷入骨。

“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雪天的晴空格外皎洁,空气更为新鲜。那些惹人讨厌的沙尘风暴,都已退避三舍,无影无踪;那些猖獗一时的苍蝇、蚊子之类的害虫,也都死的死,蛰伏的蛰伏,完全解除了对人们的骚扰与危害;松软的雪地上,又是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好场所,堆雪人、打雪仗,丝毫觉不出周围环境的寒冷,头上汗水淋漓,欢声笑语响彻晴空。田野里,厚厚的积雪成了一床硕大的“棉被”,将裸露的大地遮盖的严严实实。地上的百足之虫死的死,僵的僵,而那些已经露出地面的麦苗,再也不用发愁没有水喝而叶子干枯,更不用担心因寒风的袭来而导致衰亡。路旁、地里的杨树、柳树、栗树枝杈上最后的几片叶子也极不情愿的离开母体,光秃秃的树枝被厚厚的雪重新打扮,在昂首挺胸、抗击严寒的挺拔形象里又滋生出清丽柔媚的别样身姿。特别是那些腊梅,像是和雪儿约好的,选在这瑞雪纷飞的时日,绽放开最美的笑脸,伸展出娇俏的身躯,用炫目的一点红将白色世界点缀的越发旖旎梦幻。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这首诗就是南宋诗人卢梅坡见到皑皑白雪之中怒放的梅花,感怀情动,用白描手法,清晰淡雅的写出了雪与梅同在,梅与雪并存的融合美景。唐代诗人元稹,在大雪飞扬的时日送别友人,寄情抒怀:“帝城寒舍进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这里面嵌进了“云似盖、雪如尘、千株玉、万朵云”12个字,非常形象地描写了绚丽多姿的雪景。

雪落圣洁,一场大雪洗涤无尽污秽;落雪无声,却在这无声中孕育着万千生灵。待到春来大地,冰雪消融之时,迎来的是万紫千红!

作者简介:张浩洪, 河北省滦南县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中国通俗文化研究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滦南县文学会顾问,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曹操》、《套路》,长篇历史读物《曾国藩智慧微博》,文集《文海弄潮》,与人合著文化、人物丛书《文海遴贝》、《滦河流域历代名人》等书籍。各种文体文章散见于国内、外报刊杂志。自2012年--2016年,八篇文章分获全国散文大赛、“华夏情”全国散文赛、河北省采风赛等地征文一、二、三和优秀奖。

投稿须知:

1、本平台 唯一投稿邮箱:

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半月发放一次。

责任编辑:

顾问:  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张国印  希国栋  周祝国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丫头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小愚、玉庭小筑

诗歌主编:王翠红、张瑞华

诗词主编:田玉竹

动态主编:梁淑艳

点击一下,有神奇的事情发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