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武论拳 | 桩功系列(三) 马步桩

俗话讲“未习拳,先站三年桩,从根基下练起是太极拳入门的必由之路,而星太极整理的马步桩(提吊桶)是星太极标准化教学体系中星太极七势太极拳辅助功法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初学者快速增加腿部力量打好根基,在撑筋拔骨同时打开身体各大关节(开肩、开胯、开背、开膝、开胸、开肋),纠正骨架在大开中找大合,从而找到和建立核心“丹田”。


01

为什么叫马步桩

中华养生和文化都喜欢用取类比像的生动表达来让人们更好的记住它,如:五禽戏是模仿五种动物动作的一套导引养生功法,马步则是以骑马之势训练腰马合一的方法,以这么形象的一个骑马的感觉来诠释马步桩的动作核心精髓。
提吊桶式大马步桩是取腰马合一双手提两桶水之势。

02

为什么要练马步桩

建立核心
星太极太极拳初学入门阶段,要求明确建立“丹田”这个核心,传统中医认为人体气血运行内通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是沿经络分布完成的,而丹田则是经络的总枢纽,也就是人体生命的核心所在,练内家拳要求“气沉丹田”,修道打坐要求“意守丹田”,唱戏曲的要求“丹田发声”,吹奏乐器的则会要求“丹田发力”,包括跑马拉松,西方的健身运动也要求“核心力量”的训练,这其实都跟丹田(这里指下丹田)有关,那丹田到底是什么呢?怎么找到它呢?人体有先天与后天两套功能,一阴一阳,此消彼长,此桩法是通过反向入手,刻意的打开身上各大关节,通过大开激活核心,使核心本能产生大合与四稍呼应,让人体会核心的真实存在,也是知行合一的修炼。
撑筋拔骨
拳谚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星太极太极拳习练体系从精气神层层递进修炼,由明劲到暗劲追求化劲,训练方法是先以外形调整经筋疏通经络,结合呼吸形成核心呼应四稍,结合螺旋运动,对拔拉长,导引吐纳,升降开合的综合训练,从“外练筋骨皮”到“内练一口气”(聚气、培气、养气、行气、运气、通气、壮气、混元一气)内外兼修,撑筋拔骨在习练过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拉伸骨缝,抻拔大筋,拉伸量越大,骨缝间隙越大,储藏的能量就越大,同时可保持人体关节的灵活性,使人体变得更挺拔,血液循环更好,通过此桩训练可以快速改善身体条件,为练好太极拳改善身体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03

马步桩动作要领

  1. 两脚横开一大步,双脚隔三脚宽到两肩宽之间;脚尖外摆呈外八字(功力提升后腰胯松开了可慢慢减小脚尖外摆的幅度,最终达到两脚平行的程度);小腿与地面垂直;在此基础上,身体慢慢往下蹲,(胯部比膝盖略高一点,根据身体情况调整,最佳角度是大腿与地面成15度角)。

  2. 双手紧握拳,拳心向上收于腰间,双肘往后拉里合。

  3. 调腰,把背正起来,双目平视。

 意念要求:

  1. 呼吸自然、凝神静气。

  2. 双拳紧握感觉像是提着两桶水,双脚不是要刻意站稳,而是要感觉脚上变轻,双手用力平衡掉脚上的双重。

  3. 要把身体与大地较劲的力量,变为双手用力往上提水的力量,体会不要自己跟自己较劲,这样才会把能量收回丹田。

  4. 手提至双脚感觉变轻了就能达到气聚丹田、周身贯通的效果,也就是练武人所说的功夫上身。

04

经络养气依据

根据十二正经阴升阳降的运行方向,马步桩的动作要求各有其依据。开膝开胸的动作要求是根据顺足三阴经由脚内侧上升到胸,开肩夹肘的动作要求是根据手三阴经由胸到手,双拳紧握拳心朝上、头正而起眼平视的动作要求是根据手三阳经从手背延手臂外侧上行至头故,腰正脊柱顺背坐胯的动作要求是根据足三阳经从头往背下行经腿外侧到脚,起到整体达到打通经脉的作用,立身中正,秘要在命门关闭,管呼不管吸,吐气中纳丹田气,训练打通经络聚气,为太极拳着熟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马步桩就是这么简单高效且有依据,是促进气血流畅,强身健骨的良品,唯一不足的是需要有自己练且对我们的意志力要求很高,大家不可操之过急,需循序渐进,慢慢增加站桩时间

导师介绍

郭昌武

星太极总教官

星太极拳术理论和教学体系创编者

中国太极拳辅助治疗公益项目联合发起人 

帕金森病专题公益书籍《太极拳康复训练》主编 

曾任汉办世界各孔子学院院长太极文化培训导师

大唐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第四十九世孙

郭昌武先生出生于武术之乡福建省永泰县,自幼习练白鹤拳、少林拳、虎尊拳等中华传统武术,先后师承多位武术界前辈修习各家优秀拳术。2002年以来,深研中华传统文化,潜心专攻太极拳,在研究各家所长的基础上,通过十多年的身修体悟,将毕生所学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对太极拳的独到见解。郭老师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武术为己任,学拳40余年,教拳20余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总结出星太极理论应用指导体系,涵盖深入浅出的太极理论、循序渐进的太极拳术和简单高效的标准化教学三个方面。

(0)

相关推荐

  • 宁可几天不打拳|不可一日不练功

    一.无极动,太极生,练拳须从无极始.打拳开始的时候不要匆忙,须静站无极桩:待到丹田气息鼓荡了,也就是说丹田气息发动了,再行拳走架. 二.宁可几天不打拳,不可一日不练功.打拳时不要以为自己是在打拳,只当 ...

  • 武当拳桩功

    中国武术有外家.内家之分.外家主刚,内家尚柔.武当拳内家桩功主张外柔内刚,刚不现形,绵里藏针,刚柔相济:遇柔刚化,遇刚而发,它是任何搏击术所没有和不能美的!既能健身益寿,又能惩恶扬普防身,并以中国的道 ...

  • 少林桩功--马步桩功(四平马步桩功)

    少林桩功是少林拳术中重要的基本功练习法之一,其内容主要有功法桩(四平马步桩).技击桩(实战桩步).短马桩(南派少林又称"地盆").梅花桩(五根木桩组成).七星桩(七根木桩组成)和独 ...

  • 少林桩功·马步桩功(四平马步桩功)

    · 少林桩功是少林拳术中重要的基本功练习法之一,其内容主要有功法桩(四平马步桩).技击桩(实战桩步).短马桩(南派少林又称"地盆").梅花桩(五根木桩组成).七星桩(七根木桩组成) ...

  • 太极内功的桩功练习(马步桩、川字桩、踩腿、弓步桩的练习 )

    一.马步桩马步桩是内功太极拳的基本桩法之一.因其形状像骑马的样子,故称之为马步桩.练马步桩,可使下部扎实.稳固,不至于飘浮.盘拳或推手时就可以做到腿部屈伸自如,可以避免俯.仰之弊. (1)两脚平行分开 ...

  • 地门功马步桩功

    马步桩 桩法应以马步桩为基础.马步乃势法之母,手法运使皆赖于马步桩法.马步不稳手必乱,又曰:未习打,先站桩. 马步桩法有两种形式:一是静桩功,又分五个小式:一是动桩功,它也分五个小式. 一.吐故纳新混 ...

  • 桩功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以意领形,以形为...

    桩功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以意领形,以形为主. 初练桩功,先找矛盾,再调合矛盾.以意领形找整体矛盾结构:先定形,定心有心法而静而松,由松而活,由活而养,由养而悟,由悟而慧. 在这中间意念贯彻其中,也 ...

  • 桩功的三个层次 站桩 行桩 化桩

    桩功分三个层次,一,站桩,二行桩,三,化桩. 何为站桩,就是在静止状态中实现阴阳平衡,全身经脉畅通,让气力能够游走到全身每一处,上下气合一蓄力于体内丹田,形成丹田之气. 同时能够提高个人对外物的感应能 ...

  • 武术基本功:少林马步桩功与健身

    站桩是中国武术的基本功之一.它流传已久,练习的姿势种类很多,但其作用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练功,调整身体的生理功能和提高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以达到健身的目的.练功的人可根据自己的锻炼目的,身体状况, ...

  • 四平马步”桩功和内功

    此亦是道听途说得来的,加上一点本人的经验,不是从书上得来的,是一点破碎的.非系统的东西.希望能给练武的人一点启发. 第一,如果是练武术的,如果没有标准的"四平马步"功夫(至少10分 ...

  • 桩功的三个层次:站桩,行桩,化桩

    桩功分三个层次,一,站桩,二行桩,三,化桩. ······························ 何为站桩,就是在静止状态中实现阴阳平衡,全身经脉畅通,让气力能够游走到全身每一处,上下气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