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原文】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
相关推荐
-
中风病主用桂枝汤解肌和营卫七法
---读<尚论>学<伤寒论>-7 12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原文13条) 头痛见第一条,发热,汗出,恶风见第六条,重互其文,以叮咛辩证用法,首宜识此 ...
-
【经典自学】第二节 桂枝汤证(12、13)
[经典自学]第二节 桂枝汤证(12.13) [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 ...
-
#伤寒论#【原文】13.太阳病,头痛发热...
#伤寒论# [原文]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释义] 本条仍然是讲桂枝汤证的表现.本条所述的八个症状,其实在第1.2条中都提到了,这里只是再次强调.头痛是太阳病的主要见证,而 ...
-
一、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形容项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之状。),反汗出(而)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原文14
一.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形容项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之状.),反汗出(而)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原文14 [郑论] 按此条乃太阳风伤卫证. [阐释] 太阳风伤卫证,应用桂枝汤解肌.今增项背强几几一 ...
-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原文76前段 [郑论] 病至水药不得入口,必有寒逆.火逆.水逆之别. 此则因发汗后,明系发汗过多,以致亡阳,不能镇纳浊阴,以致阴邪僭居高位,隔拒胸中, ...
-
二十一、发汗后,不可更行(行、施也、用也。更行就是再用的意思。)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洗也,即以水冼浴之意思。)……
二十一.发汗后,不可更行(行.施也.用也.更行就是再用的意思.)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洗也,即以水冼浴之意思.)之亦喘.原文63 ...
-
二十五、【原文】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
二十五.[原文]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郑 论]既称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是必因发汗而伤及肾阳也,肾阳既衰,不能镇纳下元水气,以致脐下悸,欲作奔豚,法宜回阳为是.原文 ...
-
五、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指发汗后热病不愈,不是太阳病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原文248
五.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指发汗后热病不愈,不是太阳病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原文248 [郑论] 按三日,乃少阳主气之期.今太阳发汗而不解,是邪入阳明,而未传经也.观其蒸蒸发 ...
-
二十六、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原文66
二十六.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原文66 [郑论] 此病腹胀满由于发汗后,明是汗出伤及胸中之阳,以致浊阴上干,闭其清道,壅而为满,法宜补中宣通,原方亦可用,似不若理中加行滞药为 ...
-
二十五、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诸病源候论云“奔豚者,气上下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此两字在这里是形容悸气自小腹上冲心胸之势,与肾积为奔豚不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原文65
二十五.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诸病源候论云"奔豚者,气上下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此两字在这里是形容悸气自小腹上冲心胸之势,与肾积为奔豚不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
-
二十、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沉是重按才得,迟是跳动的次数缓慢。)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原文62
二十.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沉是重按才得,迟是跳动的次数缓慢.)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原文62 [郑论] 据称发汗后,身疼脉迟,明是里分有寒也.汗则表阳被夺,而内寒卒起,闭塞 ...
-
十九、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反恶)〔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原文68、70
十九.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反恶)[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原文68.70 [郑论] 按发汗病不解,与发汗后恶寒者,皆里阳不 ...
-
民间俗语:“门前坟,房后水,家败人散子不归”,啥意思?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古代很大一部分人相信宿命论,认为许多事情是命中注定的,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以现代的眼光看来,宿命论根本不靠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许努力未必能成功,但不拼搏一把的话,肯定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