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反恶)〔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原文68、70
相关推荐
-
七十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0) 这一条论述误汗后导致寒热虚实,用对比的手法辨证论治. "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
-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精解
中医学习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会用这些药,哪个问题会用那些药.这不仅是考验一个医生洞察医理病机的水平,也考验其对中药运用在病机病理上的结合水平,用药是否中病,必然是判断一个医生医德与医技的 ...
-
十九、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原文41
十九.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原文41 [郑论] 按心下有水气,阻其呼吸之气,上触而咳,以致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水气去,而中宫升腾之机,仍 ...
-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即是脉搏很急促的形状,诊察时手指下感觉得脉搏的波动相当躁急。),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即是脉搏很急促的形状,诊察时手指下感觉得脉搏的波动相当躁急.),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原文21.22 [郑论] 按太阳果属可下 ...
-
经方应用之芍药甘草附子汤医案|芍药|恶寒|附子|甘草|甘草附子汤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导读 本条用发汗治疗,可知当有表证,发汗为正确的治法.若汗之得当,其病当愈,即令未愈,亦应有所减轻.但本条所论则是汗后"反恶寒",即恶寒较前更 ...
-
恶寒治以养阴纳阳:伤寒论 芍药甘草附子汤解读
伤寒论 芍药甘草附子汤解读 发汗病不解,当用药养阴敛藏 在<伤寒论>中,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在<伤寒论>那个大环境下,伤寒病估计要占 ...
-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芍药甘草附子汤证第68
芍药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五.兼证 1.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山田氏云:病不解,不复常之谓,非谓表不解 ...
-
胡希恕讲伤寒(68):芍药甘草附子汤
发表于: 2019-08-262019-08-26 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 ...
-
68芍药甘草附子汤条文
按:本条必须高度注意.发汗病不解反恶寒,反字有二义,一是反更恶寒,就是原来发热恶寒,现在发热少甚至不发热而恶寒:二是原来没有恶寒,现在因发汗而变为恶寒:二者均说明因发汗而津血虚,或为表虚之黄芪药证,或 ...
-
十九、发(热)〔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是上不至寸,下不至尺,只有关脉搏动。)者死,脉自和者不死③原文211
十九.发(热)[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是上不至寸,下不至尺,只有关脉搏动.)者死,脉自和者不死③原文211 [郑论] 按阳明发(热)[汗],多属有馀,阳旺阴必亏,若重发汗,阴必亡,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