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爹娘】 韩立建:透过车窗与母亲挥手道别时,客车内响起了我熟悉的那首歌……

葱花饼里的母爱


“妈,战友说您烙的葱花饼真香,都抢着'尝鲜’呢!”休假归队,我第一时间给母亲打去电话报平安,并将她烙的葱花饼分给战友品尝。电话那头儿,母亲笑个不停,并叮嘱我,下次回来提醒妈,好给你们多烙些饼。我连声说好,并嘱咐她保重身体。结束短暂的通话,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飘着葱香味的葱花饼上。

我的家乡在鲁西的一个农村小镇上,小麦和玉米是家乡的主要农作物,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祖祖辈辈都以吃面食为主。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家乡的特色面食也繁衍出诸多类别,而我唯独对葱花饼情有独钟,因为饼里有我儿时对母爱的深刻记忆。

时间定格在24年前,那时刚上小学的我嘴很馋。一次放学回家,趁母亲在田里农忙时,我壮着胆子打开厨房的油罐,掰开白面馒头沾上花生油,并撒上少许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没过一会儿,院里传来母亲的脚步声,我慌忙中把浸满油的半块馒头攥在手里,战战兢兢地等待着母亲的训斥。谁料母亲并没动怒,而是和风细雨般问,读书回来饿了吧?一会儿烙葱花饼给你吃!

在那个年代,葱花饼对农村家庭来说,还是很“奢侈”的食物。葱花饼的做法很特别,需要把小葱切碎,直接掺到小麦面里边,盐溶在水里,打好鸡蛋,和好面一并烙。烙出来的饼味道鲜美,满是葱花的香气。母亲也不忘给我们哥儿仨分工,让哥哥负责到庭院菜地里拔葱,我和弟弟负责到自家鸡窝里捡鸡蛋,几个人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的工夫,我们哥儿仨便吃上了新出锅的葱花饼。“慢点吃,别烫着了!”母亲看着我们笑得合不拢嘴。

参军入伍12年来,我一直想利用休探亲假的机会,好好重温一下葱花饼里的味道,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未向母亲表露想吃葱花饼的想法。前年“五一”劳动节前夕,我带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再次踏上了休假回家的列车,临近家门时心中暗想:“归队返营前,再吃一次母亲烙的葱花饼!”可是,一进家门,看着母亲照看哥哥家的孩子忙个不停,自己又不忍心向她开口提烙饼的要求。转眼间,短暂的假期在走访亲友中度过,重温葱花饼味道的计划又将搁浅。

临近返回部队的前一天晚上,母亲与我聊了许多,从我孩提时的趣闻轶事,谈到需要我加倍努力完成的个人问题。不知不觉中到了深夜,谈话结束时母亲仍不忘问我最想吃点啥?在她的再三追问下,我把想吃葱花饼的想法说了出来。但是想到时间已经太晚了,我赶紧补充说,儿子希望下次回来,和您未来的儿媳妇一起吃妈烙的葱花饼。或许,母亲考虑到明早我还需要乘客车到市里赶火车,随口说道:“妈会记着的,赶紧睡觉吧!”

回到房间,我定好闹钟很快进入了梦乡。早上5点钟,我准时起床收拾行囊,没想到母亲正在厨房灰暗的灯光下烙葱花饼。看着两个大盘子里一层层冒着热气的葱花饼,我心想:母亲分明是彻夜未眠啊!“妈,不是说好我下次休假时再烙饼,您咋不好好休息!”我心疼地看着她。“这没啥,妈心里高兴,躺床上睡不着,所以就起来给你烙饼。”母亲一边说着,一边递给我一盘热气腾腾的葱花饼——原来,夜里与我谈话结束后,母亲便开始和面、烙饼,折腾了近一夜。走出家门时,母亲把打好包的葱花饼递到我手中,并嘱咐:“在部队一定要好好干,妈盼着你有出息!”

接过那沉甸甸的葱花饼,我内心再次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毫无保留的关爱。透过车窗与母亲挥手道别时,客车内响起了那首我熟悉的歌——《乡下住着咱爹妈》:乡下住着咱爹妈,面朝黄土把汗水洒,一年一年,青丝变白发,日日夜夜还把我牵挂。不知不觉春暖开了花,我打起背包走天下,再苦再累不低头啊,咬紧了牙关不说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