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5:不学诗 无以言

(0)

相关推荐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上古文学之四:《诗经》1

    中国上古文学之四:<诗经>1 众所周知,<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早在西汉武帝时,<诗经>就被视为五经之一,到宋代被正式列入十三经之中.大约在公元前6 ...

  • 【走进诗经】方伟|周王朝波澜壮阔的史诗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现在,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由于史料阙如,夏以前的历史很是模糊.便商和周的早期,也难有确切的纪年.原来历史教科书上确认的中国有确切纪年是在公元前841年. 19 ...

  • 王长华、赵棚鸽:二十世纪《诗经》学“价值”的瓦解与重建[上]

    经学是中国二千多年政治.文化的根基,它层累式地建构并完整.绵延性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取向,其中的<诗经>因具备了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温柔敦厚.主文谲谏及美刺等价值功能,而 ...

  • 王长华:从“水乳交融”到“泾渭分流”(一)

    2019年第6期||总第269期 ·  从"水乳交融"到"泾渭分流"(一) --对"文史互生"现象的历史考察 王长华 · "文史不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7)

    第三十七讲     歌德.席勒及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找精神上的血统,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世界上多少大人物中,找亲属.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 约翰·沃尔夫冈·冯·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8)

    第三十八讲     十八世纪中国文学与曹雪芹 康熙的后半期,至嘉庆初年, 值十八世纪.时出<康熙字典>,出<古今图书集成>--乾隆,编<四库全书书>.汉赋.六朝骈文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9、40、41、42)

    第三十九讲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一) 十九世纪,想起来真是音乐.文学的嘉年华(二十世纪是绘画的嘉年华). 当十九世纪曙光初露时,英国诞生了几位天才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三人并称为&q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4)

    第三十四讲 中国古代小说(二) 中国小说第二期,光辉灿烂.历十五至十七世纪,从明建文帝到清康熙帝后半,是前后三百多年小说上的成就. 自古汉文化从西北往东南流,到"五四",到1949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1)

    第三十一讲        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 讲到文艺复兴,是指意大利文艺复兴.欧洲文艺复兴,是指别国.(公元15~16世纪之间) 敲钟唤醒文艺复兴的人,是意大利但丁和英国的乔叟.(中世纪的人) 蒸汽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29)

    第二十九   讲中国古代小说(一) 中国小说萌芽其比戏曲还早,但比戏曲成熟得晚. 中国人的民族性,很善说故事.中国哲学家比西方哲学家更喜以形象说理,放进很多神话.传说.寓言.甚至笑话--这或许就是先秦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48、49、50、51)

    第四十九讲     十九世纪德国文学.俄国文学 小说在古代德国(古典文学时期)不足道,浪漫主义时期也不见不朽的大作.十九世纪,小说活跃起来.一是主观命题,以古茨科为代表,代表作<精神的骑士>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24-25)

    第二十四讲   宋词(一) 诗,格律严谨,有流弊.好处是深谙格律后,任何事皆可入诗,更比不必说抒情诗. 爱情,蛮有意思的,一举一动都带有诗性--文雅-- 绝句.律诗,自齐到唐,到全盛期,渐渐太过成熟而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22-23)

    第二十二讲      唐诗(二 ) 唐代诗人谁最有代表性?排下名来,只能是以下(硬硬心肠): 王勃.王之涣.王昌龄.高适.陈子昂.孟浩然.王维.崔颢.李白.杜甫.韩翃.孟郊.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