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神星再次掠过地球!对这个“心腹大患”,人类应该如何解决?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小行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早在2004年,科学家就发现了一颗对地球威胁较大的小行星——“毁神星”,之所以将其冠以这个可怕的名字,是因为这颗小行星直径至少有300米,并且其运行轨道与地球相交,大约每7年就会与地球接近一次。

也就是说,地球每隔7年就有一定的概率会遭到毁神星的撞击,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如果毁神星撞击地球,那么它将会释放出大约6400万亿千焦的能量(相当于大约15.3亿吨TNT当量),其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毁神星又来了!

(图为意大利罗马的虚拟望远镜项目于2021年3月2日拍摄到的毁神星)

世界标准时间(UTC)2021年3月6日1点15分,毁神星再次掠过地球!观测数据显示,它与地球的最近距离约为1640万公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此次毁神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约为1640万公里,可以说是相当安全了,但这一次离得非常远,并不代表下一次也同样如此。

上图为根据观测数据模拟出的毁神星下一次接近地球时的情形,可以看到,在2029年的时候,毁神星将会非常接近地球。不过我们也不用为此担心,因为届时的毁神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至少有31000公里,不会与地球发生撞击,而根据科学家的计算,至少在2100年之前,毁神星与地球撞击的概率都非常低。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可以对此掉以轻心,因为在未来的日子里,毁神星将会一次又一次地掠过地球,而由于毁神星的质量相对很小,其运行轨道容易受到太阳系中其它天体的引力影响,因此我们并不能100%地确定它在未来就不会撞击地球,由此可见,毁神星可以说是我们人类的“心腹大患”。

那么对这个“心腹大患”,人类应该如何解决呢?

其实科学家一直在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小行星的威胁,首先就是通过先进的设备来观测近地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并计算出它们中哪些对地球具有威胁(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也不可能知道毁神星的存在)。

在掌握了精确的数据之后,我们就可以展开行动了。对于毁神星这个“心腹大患”,NASA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想法,简单来讲就是,将一面碳纤维网铺设在毁神星的一侧,根据设想,这张碳纤维网重约249公斤,它可以起到“光帆”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利用太阳光所产生的“光压”将毁神星慢慢地推离现有的运行轨道。

还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用动能冲击器撞击毁神星,将其直接撞出原有的运行轨道。值得一提的是,NASA目前正在准备的一项名为“双小行星重新定向测试”(DART)的计划,就是在为这种解决办法提供实测数据。

该计划的目标是一个被称为“迪迪莫斯”(Didymos)的双小行星系统,按照计划,NASA最早将会于2021年7月向“迪迪莫斯”发射一个探测器,该探测器将会在2022年9月抵达任务目标附近,并向其释放出一个动能冲击器,然后记录该动能冲击器对“迪迪莫斯”的运行轨道所造成的影响,从而获取到实测数据。

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科学家没有选择直接撞击毁神星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这只是一个实验,实验后果是不确定的,在没有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如果贸然撞击毁神星,就可能会造成毁神星在下一次接近地球的时候直奔地球而来,而“迪迪莫斯”的运行轨道距离地球很远,因此拿它做实验是非常安全的。

其它的解决办法

在现有的科技基础上,我们还有其它的解决办法,比如说向毁神星发射一个大质量的宇宙飞船,然后利用宇宙飞船和毁神星之间的引力将其慢慢拖离,如果技术足够的话,我们甚至还可以利用特制的绳索将毁神星“捆”住,然后将它带到安全的轨道上。

当然了,我们还可以选择将毁神星炸掉,不过这种解决办法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为我们基本上不可能将毁神星炸得“粉身碎骨”,在被炸之后,毁神星可能会分解成几个较小的小行星,其运行轨迹将不可预测,反而会增加地球被撞击的概率。

总而言之,对于小行星的威胁,我们人类并没有采取“听天由命”的策略,相信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在不久的未来,人类就可以彻底解决毁神星这个“心腹大患”。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