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地产物业企业摆脱尴尬处境的思索

中国的物业企业性质大致分为国有物业企业、纯市场化民营物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下属物业企业、股份制物业企业几类。

根据本人从业经历,就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下属物业企业的状况进行分析。

(一)

每年,中国都会有100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排行榜出炉,同样也会有TOP100强物业企业排行榜出炉;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性。

依靠强大的全国布局房地产开发能力,像万科、绿城、保利、融创、金地、龙湖、碧桂园、恒大、华润、招商等航母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下属物业企业紧随自建项目的承接以及强大资源的支持,一步步做大做强,自成体系,也成为航母级物业企业。对于中国更多的100强之外的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下属的物业企业而言,都是无法复制和超越的。

(二)

很多起步较晚,资金实力一般,缺乏知名度,只在本市或本省范围做项目开发的中小房地产企业而言,绝大多数也成立了独立法人的物业企业,为地产开发的项目提供物业管理及服务。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项目面积只有几十万平方米、三五百万平方米、上千万平方米。

从优势方面来讲,常被业主所诟病为父子关系的地产下属物业企业有优先入场券,可以轻易的承接到地产开发的项目,无论是住宅或是商业,这种天然的优势是其他类型物业企业无法比拟的。但任何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性的,往往由于地产开发企业对于下属物业企业没有正确的定位、没有清晰的目标、使命或愿景,将下属物业企业沦为地产的附庸,甚至都不能站在合法合规的立场对地产开发企业和广大业主负责,不能很好的平衡及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由于父子基因的关系,被迫只能为地产开发企业擦屁股般的方式存在,不能很好的按照法规或物业合同履行正常的管理及服务职能,夹在地产开发企业和广大业主的矛盾(一系列房屋质量为主)之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三)

从另一方面来讲,往往由于中小地产开发企业的家族式特点,也直接导致下属物业企业的用人不规范,职业经理人任用以及职业团队的打造很难实现,非正规军导致物业企业的管理及服务水平,还有经营能力乃至客户关系维护能力都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业主的满意度往往也不高,矛盾日积月累得不到有效化解,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境地。

  我们都知道,作为地产开发企业的下属物业企业虽然有优先入场券,但并不代表着一劳永逸,进场后的三五年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如果能很好的平衡及处理地产开发企业与广大业主之间的矛盾,能够较好的按照法规及物业合同履行管理及服务职责,客户关系维护到位,夯实基础,在前期物业管理阶段得到绝大多数业主的认可,那么即使成立了业主委员会,续签物业合同的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反之,卷铺盖走人会成为事实。物业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业主的可选择范围很广。

(四)

由于物业管理必须同时顾及管理对象的“准公共性”和服务对象的“个体感知性”,实际上要满足的对象与合同甲方(前期是地产开发企业、前期结束后是业主大会、业委会)并不完全一致,同时期内物业合同签约方是唯一的,但评价是多头的,在物业企业与服务委托方之外,还存在着其他诸多密切相关的权益/利益主体,他们是“好的”物业管理与服务的受益者,也当然地会成为物业管理服务的评价主体。这些主体包括与物业企业密切相关的“利益主体”——地产开发企业、个体业主、第三方服务单位等,同时还有同样密切相关的“非利益主体”——行业监管部门、社区组织以及社会舆论。

(五)

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高管理层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如果只是把物业企业作为擦屁股的附庸而看待,不能真正以物业管理的本质去正确看待其社会价值和市场发展属性,不给予应当的支持反而掣肘物业企业的正常履职,注定不会有好的结局。

作为地产开发企业的下属物业企业团队,千万不要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心理优势,虽然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疼,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但是地产开发企业不会无休止的输血来让物业企业活着,当地产开发企业遇到瓶颈的时候,就需要及时止损,物业企业自负盈亏、自生自灭就成为最后的唯一选择。一旦停止输血,物业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行业竞争力及市场拓展能力决定着是穷途末路还是前途光明。

地产开发企业在成立物业企业之初的正确定位、组织愿景、使命和目标是因,在前期物业管理过程中一切所作所为是因,在成立业委会后守不守得住阵地是果,能不能持续开疆扩土也是果。

不同于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密集型,短平快的商业模式,作为劳动力密集、长期存在且微利特点的物业企业,必须要依靠管理规模取胜,无论是何种性质的物业企业,在住宅物业项目为主的市场环境中,都会面临共同的问题:业主委员会成立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在广大业主掌握物业费定价权现实环境下的议价能力、房屋质量一系列问题的面对及处理、管理及服务水平提升、行业竞争力及市场拓展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等都是不小的考验。

酬金制逐渐代替包干制、同等规模类型的物业企业联营、合并,各航母级物业企业的持续并购,市场定位的进一步细分都是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

世上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对于众多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下属物业企业而言,变化不一定能改变结局,但是不变一定是无法改变结局的。

【END】

心里种着向日葵,

生活便会一路向阳。

(0)

相关推荐

  • 谁是近五年ROE最高的商业地产企业?

    净资产收益率(ROE)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是衡量股东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财务指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 ...

  • 新增近百条被执行人公告,碧桂园十里银滩升级文旅小镇难言顺遂

    作者:闻旅编辑部 企查查信息显示,近日,惠东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单日新增96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总金额近90万元,立案时间为7月1日,执行法院为惠东县人民法院. 信息显示,2021年1月至2021 ...

  • 这事回应了|小区更换物业的问题

    有拍友反映: 瑞祥园小区自从2010年建成以来,一直由建筑商管理物业.由于管理者既无经验,又无资质,利用停水.断电.断气等手段管理,引起全体业主强烈不满,于2017年10月底,由全体业主签名,依法向县 ...

  • 名词解释:物业资产管理

    物业资产管理(wù yè zī chǎn guǎn lǐ)名词解释:是指为了满足业主的目标,综合利用物业管理.设施管理.房地产资产管理.房地产组合投资管理的技术.手段和模式,以收益性物业为对象,为业主 ...

  • 热物业的冷思考

    导语:随着房地产市场迈入存量时代,物业服务行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攀升.2021年伊始,物业服务行业就迎来了好消息.1月15日,荣盛发展旗下物业公司荣万家生活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港交所, ...

  • 企业聚焦丨地产物业齐上市,银城核心竞争力再度提升

    3月6日,银城集团旗下地产公司银城国际(股票代码:01902)在港上市,成为2019年第一家登港股平台的内房企: 仅八个月后,11月6日,物业公司银城生活服务(股票代码:01922)也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

  • 舒可心:收支情况报告公开诚信服务是物业企业的根本

    有些小区成立业委会后,并非执意要炒掉物业公司,而是一些物业公司没有端正位置,基本的服务意识欠缺,业主们自然不会答应.物业公司若能配合业委会的监督积极改正,这才是业委会希望看到的. <物业服务项目 ...

  • 天天刷牙还口臭?无非这两大原因!几招帮你摆脱尴尬~

    当你刚开始讲话 发现对方在一瞬间表情凝重 有人努力憋气,有人稍作后退 -- 这真是日常生活中最令人尴尬的事情 久而久之 这份"说不出口的尴尬" 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甚至会产生自卑心 ...

  • 尿频、尿急、尿不尽?一个动作教你摆脱尴尬

    尿频.尿急.尿不尽.排尿痛苦,为此不敢出远门甚至害怕参加社交活动--如果你或身边人有上述症状,可能是尿控盆底疾病找上了门. 日前,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宣布成立"尿控盆底疾病诊治中心&q ...

  • 捷径系统:物业企业5大痛点,以及针对性解决方案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物业管理行业也带来了变革性影响.近年来,互联网+.社区O2O等新理念在行业中掀起了一波波的热浪.在这些新观念的影响下,物业管理行业逐步开始应用高科技手段. 以厦门科创物业管理有限公 ...

  • [首藏作品](6351)尿频、尿急、尿不尽?一个动作教你摆脱尴尬

    尿频.尿急.尿不尽?一个动作教你摆脱尴尬实习记者 代小佩尿频.尿急.尿不尽.排尿痛苦,为此不敢出远门甚至害怕参加社交活动--如果你或身边人有上述症状,可能是尿控盆底疾病找上了门.日前,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

  • 独角兽日报:中国44家上市物业企业总市值突破万亿元

    独角兽早知道 提供IPO最新消息,及时更新市场动态昨天 14:11 中指研究院2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5月20日,中国共有44家物业服务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包括A股和港股),另有19家处于冲刺阶段 ...

  • 谁是近五年营收增长最快的物业企业?

    营业收入指在一定时期内,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作为企业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资金来源,主要经营成果,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以及现金流入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营业收入管理,可以促使企业深 ...

  • 破解“影子教师”尴尬处境,需提高融合教育质量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1-04-06 16:06 作者:李一陵 媒体报道,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已有近40万残障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一些家长雇佣了专属的"影子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