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价之宝:费伯雄是这样治病用药的!

孟河医派的奠基人费伯雄,数世业医,代有传人,虚怀若谷,乐于共互切磋,兼收诸家之长,擅治疑难杂症,尤其在治虚劳方面为近代宗师,对慢性病的诊治颇有独到之处。其方严药精,经验丰富,而他的“归醇纠偏”的学术思想和博精求深、变通求切、破格求实的治学精神更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影响。今天的文章且与您分享费老的学术特色与用药经验,一起来看看吧!
学术特色
1.师古不泥,异中求同,博采诸家之长而纠其偏
自明初以来,医家们有所谓“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之说,他明确指出“仲景,立方之祖,医中之圣……后起诸家不可相提并论”。对于金元诸家,费氏也向后学者提供精辟的分析,指出各家的长处和不足,并做了综合性论断。费氏治学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巧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尤以临机应变为要,欲人师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乃为善学古人。指出学医而不读《灵》《素》则不明经络,无以知致病之由;不读《伤寒》《金匮要略》,则无以知立方之法,而无从施治;不读金元四大家,则无以通补泻温凉之用,而不知变(《医方论·发凡》)。
费氏还主张异中求同,批判继承,其举金元四大家为例,“张、刘两家,善攻善散,即邪去则正安之义。但药太峻,虽有独到处,亦未免有偏胜处。学者用其长而化其偏,斯为得之”。“李、朱两家,一补阳,一补阴,即正盛而邪退之义,各有灼见,卓然成家”。他反对后世医家学派间偏执之争,所谓“宗东垣者则诋诃丹溪,宗丹溪者诋诃东垣,入主出奴,胶执成见”,明确指出,“殊不知相反实以相成,前贤并非翻新之异”,而是“各出手眼,补前人所未备”。他谆谆告诫后学者:“吾愿世之学者,于各家异处,以求其同。则辨证施治,悉化成心,要归一是矣。”即要求后学者根据临证所治病证不同,善取各家之长。
费氏对历代医家的经验,认为要取其长而舍其偏,择善而从;临证善于化裁古方,创制了许多实用、有效的方剂,达200余首。如黄龙汤治结胸失下证,人参、大黄并用,用意虽佳,然究竟互相牵制,补者不补,而攻者不攻;不若先服攻下之剂,俟药力已达病所,随后即服保纳元气之剂,以收摄之。采用费氏自制方承气保真汤,用法为先煎服承气汤,待滞气将动,即随服保真汤,药用参、附、归、河车、五味、菟丝子等药,此为取黄龙汤攻补兼施之意,而在具体处理方法上更为得当完善,体现了“在义理之的当”。
女劳疸,仲景用硝石矾石散,峻攻其瘀,自极精当,但今人之体质,远不逮古人,若复峻攻,更伤元气,拟通利下焦,兼祛瘀之法,桃花化浊汤主之;体现了因人因时而宜的施治准则,宗前人祛瘀之长,明察秋毫而随机应变,不泥古之法与方,取长舍偏,择善而从。
风痹系血不荣筋,风入节络,当以养血为第一,通络次之,祛风又次之;若不补血,而先事搜风,木愈燥,而筋益拘挛,殊非治法;先用大剂补血祛风,后即加入参苓白术,以补气分,营卫平调,方无偏胜之患;这里费氏明确指出对风痹仅用或先用祛风方法乃太偏执,非治本之法,体现了临证治病必以治本为第一要义。
《医醇賸义》以察脉、辨证、施治三者为纲,施治中又分为理、法、意三层,认为“医有医理,治有治法,化裁通变,则又须得法外意也”。为了使后学者对此有具体深入之理解,他在该书各门病证的论治中,先随证列出自制方,然后再附前代成方,使后学者从两者的比较中,领悟随证化裁之意。以该书的中风门为例,先随证列出加味桂枝汤、养血祛风汤、加味竹沥汤等九个自制方,然后附以前代侯氏黑散、愈风丹、薏苡仁汤、桂枝汤、小续命汤等八个成方。又如他以许叔微治疗游魂为变、夜寐不安的珍珠母丸为基方,加减化裁,处治三种心神为变之重恙,应手而效。所以他说:“师古人之意而不执古人之方,乃为善学古人。”
2.醇正和缓,用药轻灵
费伯雄在治疗上提倡醇正和缓之风,即和法缓治之意,指出“秦有良医,曰和曰缓……夫疾病虽多,不越内伤、外感,不足者补之以复正,有余者去之以归平,即和法缓治也”。主张“毒药治病去其五,良药治病去其七”,这样归醇纠偏,才能达到机体的平衡。处方用药则主张“一归醇正,不惑殊趋”,以平淡之法而获奇效,不尚矜奇炫耀。认为“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否则眩异标新,用违其度,欲求近效,反速危亡,不和、不缓故也”(《医醇賸义·自序》)。但“醇”不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谓。若仅如是,是浅陋而已矣,庸劣而已矣,何足以言醇乎”!“吾之所谓醇者,在义理之得当,而不在药味之新奇”(《医方论·自序》)。
他最擅运用“轻可去实” 之法,其处方用药大都以轻灵见长,临证突出12个字:知病由、明经络、会变通、用药准,治法以清润、平衡为主。费氏治病之方善化裁变通,学前人用方之意,能熔经方、时方于一炉而不拘于一格。认为“执古方以治今病往往有冰炭之不入者”,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宜,注重临床实效,灵活变通,须与病情丝丝入扣而变通之旨在乎求切。
通览费伯雄所存的医著中,照用古方原方者甚寡,据笔者对费氏著作《医醇賸义》中22个病类所用的方剂统计,共有189个,而其中自制方为180个,占95%,其变通用药的关键是必须有理和合乎法度,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如在鼻衄病类中费氏明确指出“每见近来医家,因方书犀角地黄汤条下,有统治吐血、衄血之语,一遇鼻衄,即以犀角地黄汤治之;究竟百无一效,此其弊在拘执古方,不明经络,盖犀角地黄多心肾之药,用以治肝肺,宜其格不相入矣。予自制豢龙汤一方,专治鼻衄,无不应手而效”,药用羚羊、牡蛎、麦冬、丹皮、黑荆芥、茜草炭等。反映出费氏在诊治中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求实思想,费氏这种对前人的经验采取归醇纠偏的扬弃求实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3.善治虚劳,最重脾胃
费氏擅治慢性病和疑难杂症,在学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虚劳,在《中国医学史》近代卷虚劳章节中称费伯雄是近代治虚劳专家。他认为“虚劳内伤,不出气血两途。治气血虚者,莫重于脾肾。水为天一之元,气之根在肾;土为万物之母,血之统在脾。气血旺盛,二脏健康,他脏纵有不足,气血足供挹注,全体相生,诸病自已”。提出求肾者必本于阴血,求脾者必本于阳气,针对阴虚火动和阳虚气耗之虚劳,分别创立了新定拯阴理劳汤及新定拯阳理劳汤,以救其偏,从而确立了治虚劳注重脾肾的原则。
费氏平生最重养阴,善于调肝健脾和胃,《医醇賸义》及《医方论》中亦多论及脾胃系统病证并自制治疗方药,如秋燥门之脾燥(泽下汤)、胃燥(玉石清胃汤);火证门之脾火(加味泻黄散)、胃火(玉液煎);咳嗽门之脾咳(术米汤)、胃咳(加味二陈汤);肿胀门之脾胀(姜术二仁汤)、胃胀(温中平胃散)等。
噎膈病,本证多责之于荣血久亏,肝阳太旺,犯胃克脾,治宜养荣柔肝,健脾和中;肺胃不和,痰气交阻者,治宜清金和胃,理气化痰;胃阴干枯,食入作梗者,治宜养阴理气,常用启膈散加减。痰证者,脾土不运,胃有积湿,饮食入胃,不生精血,化为痰涎,气逆上冲,不时呕吐,治宜扶土和中,兼以化痰。
4.重视医学目的,讲究医家品学
费伯雄在中医教育思想上的重要贡献,在于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中医基本理论与宋元诸家学说之间的关系,指明前者是中医临床证治的规范,后者是在规范指导下医家随机应用的变化。他对金元四大家的学说做了精辟的概括,指出张、刘两家,善攻善散,是对中医基本理论“邪祛则正安”的具体发挥和应用;朱、李两家,一补阴,一补阳,是对“正盛则邪退”的具体发挥和应用。其对医学醇正的提倡和成方的评论,出发点也在于此。这些均对宋元以来汉唐医学与宋元医学之争、经方与时方之争,做出了较为正确的回答,从而为后学者提示了学医之正途。
“救世济民”是中医人的人生价值观,费氏对此也十分重视。他谆谆教导后学:“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学医则不可。”他进而以心理学上的易位对比法,进一步阐发孙思邈提出的“德体兼备”“品学并重”的医德教育思想,他说:“我若有疾,望医之救我者何如?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易地以观,则利心淡而良心现,良心现斯畏心生,平时读书,心且研以小心也;证证施治,不敢掉以轻心也……故曰医虽小道,而所系甚重,略一举手,人之生死因之,可不儆惧哉。”
用药特点
费伯雄用药宗培养灵气,不喜峻药。补气喜用党参、黄芪、山药、人参、茯苓、炙甘草、冬术,扶土和中祛湿常用苍术、桂枝、干姜、砂仁、生熟苡仁,理气善用陈皮、青皮、乌药、沉香、川朴、沉香,化痰常配橘红、半夏、象贝、僵蚕、苏子、姜汁、竹沥,口苦则石膏、龙胆草,养阴善用石斛、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并配梨汁、甘蔗润养。
肝风内动宜滋养肝阴、肾阴,柔肝息风用龟板、生地黄、白芍、石决明、羚羊角、夏枯草、菊花、蝉衣、丹皮,并以柴胡、薄荷散肝火。
胁肋作痛多由于荣血不足,治宜养血柔肝,当归、白芍、白蒺藜。安神解郁,药用菖蒲、枣仁、远志、茯神、玫瑰花、川连、郁金。
哮喘之症常见肺胃不和,脾多痰湿者,治宜清金养胃,顺气化痰,费氏惯用鹅管石镇逆上之气,配用肃肺止咳、化痰疏气之品,配制鹅梨汤治之:鹅管石(研粉)9g,麻黄(蜜炙)9g,瓜蒌仁12g,杏仁10g,川贝9g,茯苓12g,橘红10g,竹沥半夏12g,苏子10g,射干9g,姜汁10滴,梨汁两小碗。水煎,药煎好后入姜、梨汁,每日服2次。苔见黄腻,症偏阴伤者,本方有效。本方温凉互用,补泻兼备,宜肺豁痰,降气平喘,何廉臣亦推重此方,临床运用,少有改动。症偏于痰热内盛,可加黄芩、生石膏、桑白皮、鱼腥草,喘不能卧,痰涌便干者,这是偏于大肠与肺,表里两闭,内热堪而痰热胶结,可以加葶苈子、大黄、芒硝以通下,往往一通逐平。
费氏对消渴病的用药特点,“上消者,肺病也”,认为多肺热炽盛,损伤阴津,痰热相搏,形成上消。治疗上主张“当于大队清润中,佐以渗湿化痰之品”,用自制方逢原饮:天麦冬、南沙参、北沙参、石斛、玉竹、茯苓、广皮、半夏、蛤粉、贝母、胡黄连,梨汁半杯冲服。中消,“消瘦者,膏粱之疾也”,以致脾胃损伤,运化不及,酿痰积热,耗津伤液,而为中消。费氏治以“清阳明之热,润燥化痰”,用自制方祛烦养胃汤:鲜石斛、天花粉、南沙参、麦冬、玉竹、山药、生石膏、茯苓、广皮、半夏,甘蔗煎汤代水。下消者损伤肾阴,水亏火旺,固摄失司,形成下消。费氏治疗上主张“急宜培养真阴,少参以清利”,用自制方乌龙汤:龟板、生地黄、天冬、南沙参、女贞、料豆、山药、蛤粉、茯苓、泽泻、车前,藕90g(煎汤代水)。
(0)

相关推荐

  • ▲辨证须知----区别犯胃与乘脾之不同

    ​       在辨证过程中,还应区别犯胃与乘脾之不同:胆热常犯胃,肝盛则乘脾.               1.犯胃:                                         ...

  • 【脾胃病消补并用用药法】补脾不滞气,如黄...

    [脾胃病消补并用用药法]补脾不滞气,如黄芪配陈皮.白术配枳壳:养胃不助湿,如胃燥脾湿并现,则用石斛配藿香.麦冬配半夏.花粉配苡仁.芦根配荷叶等.

  • 无价之宝:“是活国手”费伯雄 是这样治病用药的!

    无价之宝:"是活国手"费伯雄是这样治病用药的! 孟河医派的奠基人费伯雄,数世业医,代有传人,虚怀若谷,乐于共互切磋,兼收诸家之长,擅治疑难杂症,尤其在治虚劳方面为近代宗师,对慢性病 ...

  • 同仁堂66个治病用药秘诀,超有用!

    北京德懿堂中医医学研究院 以基础理论为本,传播和践行绿色.自然.健康.治未病.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 2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下面66个治病用药秘诀,来自同仁堂的专家经验,超有用! 第一节 亚健康 痰湿 ...

  • 中医66个治病用药秘诀【建议收藏】

    福生无量天尊 传播上古智慧.灵性与科学.修行.养生.生活.公众号后台点击"历史文章",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给予修行路 ...

  • 同仁堂66个治病用药秘诀

    超有用! 国医大师健康 今天 下面66个治病用药秘诀,来自同仁堂的专家经验,超有用! 第一 亚健康 痰湿内生:用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用归脾丸 肝郁气滞:用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

  • 专家经验,66个治病用药秘诀,超有用!

    下面66个治病用药秘诀,来自同仁堂的专家经验,超有用! 第一 亚健康 痰湿内生:用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用归脾丸 肝郁气滞:用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用永盛合阿胶 阴虚:用六 ...

  • 66个治病用药秘诀,超有用!

    秘传老偏方 很灵很灵的老偏方:老祖宗传下来的小偏方,不费力,不花钱,无病无忧到天年. 公众号 下面66个治病用药秘诀,来自同仁堂的专家经验,超有用! 第一 亚健康 痰湿内生:用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 ...

  • 随证治病用药——张元素《医学启源》分享供...

    随证治病用药--张元素<医学启源> 分享供大家学习. 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去痰--用白术.枳实.半夏.防风.苦参.泽泻.苍术. 破滞气,用枳壳.高者用之,能损胸中至高之气,三二服 ...

  • 66个专家治病用药秘诀,超有用!

    下面66个治病用药秘诀,来自同仁堂的专家经验,超有用! 第一 亚健康 痰湿内生:用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用归脾丸 肝郁气滞:用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用永盛合阿胶 阴虚:用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