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方”肚脐贴开卖了!祛寒湿、健脾胃,小肚腩都没了!

大家期待已久的「万病方」已为你备好了。

冷食伤脾胃,我有“万病方”

最近南方一些城市简直就是开启了“倒水模式”,从早到晚都下雨。

如果加上冰饮、上火食物,体内环境就如秋天。

夏季吃冰冷,可以说是“不养反杀”“不养阳反收阴”,故意和自己身心的真实诉求作对。

例如我自己,抵不住冰饮的诱惑,喝了几次。现在的脾胃,吃个火锅就腹泻,以前从不会的,现在一吃准中招。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认识一下。

✦中医如何辨证腹泻✦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腹泻在临床主要可分为湿热证、寒湿证、脾胃虚弱证和伤食证。

湿热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而恶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寒湿证:大便清稀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脾胃虚弱证: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舌淡红,脉细弱。

伤食证:泻下粪便臭,伴有不消化食物,腹痛,泻后痛减,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

腹泻与脾胃有莫大的关系:

“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

脾胃在五行中对应土,脾喜燥恶湿,冷饮就是寒湿,对脾是莫大的伤害。

长期喝冷饮是将脾置于“冰窖”之中,会导致脾阳不振,四肢欠温,消化不良,胀气等诸多问题。

从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看,火生土,总吃凉的东西,身体里没有火,怎么旺土呢?

同时土生金,脾一旦出了问题,肺病就来了,咳嗽、痰多,胸闷憋气,都是问题。

这时应该当机立断,少吃不吃冷饮和冰激凌,改喝热茶、热汤。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办法,我们以前介绍过南怀瑾先生的“万病方”,男女老少都可以用。

南怀瑾大师著作《我说参同契》第五十四讲记载——

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的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以治肠胃病。这是日本人把中国道家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叫灸脐法。

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肚脐有个孔,我们在娘胎里头的饮食、呼吸都靠这个肚脐连到妈妈。所以把这个药放在肚脐,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比那个温灸器还要好。

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老年人的身体绝对保健康,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

这个水火交感,火在下,就是元气在下,水在上,也就是清凉的在上。所以老年人口水多,脚底心还发暖,冬天脚都不怕冷的,一定长寿。

于是,我尝试自制药膏,但最大的问题是,每天睡醒觉以后,胶布会松散,药膏有时候在,有时候滚落床上。

经过日以继夜地研发,今天,我们上线了大家期待已久的新产品——真艾肚脐贴。

正安真艾肚脐贴不但从使用方便上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关键是它是双效合一。

真艾肚脐贴:“万病方”的升级版

真艾肚脐贴是在传统的南怀瑾“万病方”肚脐贴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升级,产品分为无纺膏贴+真艾丸结合使用。

无纺膏贴,由丁香、肉桂、荜茇三味植物成分练成,三味药药性都是辛热的,五行皆属火,火生土,有温中暖脾的作用。

真艾丸

蜜丸由莆田桂圆、汉源花椒、正安蕲春艾叶基地的艾绒制作而成,依循南师组方,道地选材。

使用时,撕开肚脐贴纸,取出小罐中蜜丸一颗,将丸置于肚脐贴中心圆圈内;对准肚脐,贴敷平整即可。

·  点击图片小程序立即体验  ·

✦肚脐上用药,有两点优势✦

穴位外敷,神阙穴在肚脐眼上,从神阙穴温补阳气,与脾肾之气相通。用药物贴敷之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

不口服,减少肝脏负担。

中药贴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大大减少毒副反应,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现代人,工作繁忙,多数虚劳,压力重,因正气不足不能抵御外邪而经常有下列症状:

舌边有齿痕,舌苔白;

胃脘冷痛、喜按,消化不良,吃一点点就饱;

神疲乏力,早上十点就犯困;

口苦、口中黏腻不清爽、痰多;

经常性腹泻或便溏,吃了一点冷饮,肠胃立刻就“闹情绪”;

尿频尿急,经常起夜;

痛经,经量少、有血块,月经延迟;

上热下寒(上半身有热相,如口干口臭、口腔溃疡、上火、脸上长痘;下半身怕冷)。

使用过“万病方”的人怎么说

自从隆重介绍了“万病方”,用过的小伙伴都说:

  • 肚脐马上暖暖的一股热流。

  • 坚持用了半年多,效果明显:慢性肠胃炎好转,大便成型,胃口增加。

  • 之前贴过一段时间,最大的感觉是每天放好多屁......明显感觉气体排出体外,人体内浊气太多也非常影响肠胃的。

✦哪些人群禁用、慎用✦

  • 2岁以下儿童禁用,6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用时4~5小时(成人可8~10小时)。

  • 身体长期燥热,大便干结、便秘难解禁用。

  • 经量大的女性经期禁用。

  • 孕妇禁用。

(0)

相关推荐

  • 乌梅丸之方解

    上热下寒,上热,是火旺,下寒是水多! 火性炎上,人体上部有火乃是上部水的不足! 人体内水即是血,水不能上布,应该是脾胃的输布不足所致,也可以理解为津液不能上承的表现. 故,治疗上热之水的不足,应该从中 ...

  • 夏季养生攻略来了!一起挑战不喝冷饮吧!

    天气越来越热啦! 就在上周,我们一位曾经声称自己的命是冷饮给的.干啥啥不行喝冷饮第一名的冷饮狂热爱好者同事,鬼使神差(可能是年纪到了)地发起了不喝冷饮挑战! 可见夏季养生的重要性,堪称是力挽狂澜.绝地 ...

  • 疫情来临后的思考

     疫情突如其来,全国各地医院工作的大夫.护士们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春节假期,不惧生死,奔赴在了抗击疫情的一线.面对疫情和生死,"逆行的战士"一下子成了他们最贴切的称谓.很惭愧,作为一 ...

  • ​胃寒治心

    ​胃寒治心 热治寒,寒治热,,人皆以为脾胃之寒,,服脾胃药不愈者,为何不得其故,盖胃为肾之关,而脾胃为肾之海,肾气不补命门之火侧心包寒甚,何生胃土,而消其谷食,脾气不补命门之火,侧下焦虚冷,何以化其糟 ...

  • ​万病不离寒气,生硫磺祛寒湿

    转自新浪博客 俗话说:"十病九寒",又有"万恶淫为首:百病寒为先"之说,可见寒邪影响人体健康之甚,本文讲述寒气如何致病和伤寒六经中的诊疗思路,说理明晰,值得借鉴 ...

  • 万病不离寒!一个温阳祛寒的百年名方,上则温脾,下则温肾

    万病不离寒气 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许多疾病,都是由寒气引起的.换句话说,寒气是许多病的根子. 寒气的来源有很多,总体可以分为外寒和内寒:外寒是由于感受外界的风寒所引起,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风寒感冒:内寒由于 ...

  • 中医直言:万病不离寒!一个温阳祛寒的百年名方,上则温脾,下则温肾

    每天都更新养生健康知识,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批注:本文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万病不离寒气 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许多疾病,都是由寒气引起的.换句话说,寒气是许多病的根子. 寒气的来源有很 ...

  • 群方之首、治疗感冒第一方,统治万病方,调和阴阳方,它是——

    这个方子一定要珍藏,如果一定要给珍藏加一个期限绝不是一万年,而是永远.   学中医不学黄帝内经等于白学,学汤药不学这个方子等于白学.   张仲景几乎耗尽一生的精力把这个方子打造成群方之首,治疗感冒千古 ...

  • 罗大伦'万病方':软血管,护心脏,解痛风…

    罗大伦 CCTV<百家讲坛>中医专家 1968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曾在CCTV<百家讲坛>栏目主讲&l ...

  • 桂枝汤,群方之首、治疗感冒第一方,统治万病方,调和阴阳方,它是——

    这个方子一定要珍藏,如果一定要给珍藏加一个期限绝不是一万年,而是永远. 学中医不学黄帝内经等于白学,学汤药不学这个方子等于白学. 张仲景几乎耗尽一生的精力把这个方子打造成群方之首,治疗感冒千古第一方, ...

  • 治疗感冒千古第一方,更是“万病方”,帮你调和阴阳,百病尽消

    说起在历史上治疗感冒的第一方,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桂枝汤,这个方子就在<伤寒论>的首篇,更是被称之为群方之首,只要是表症,都可以用此方,往大的去讲,世间很多病都是可以通过用桂枝汤加减来进行治 ...

  • 桂枝汤,治疗感冒千古第一方,更是“万病方”,帮你调和阴阳,百病尽消

    说起在历史上治疗感冒的第一方,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桂枝汤,这个方子就在<伤寒论>的首篇,更是被称之为群方之首,只要是表症,都可以用此方,往大的去讲,世间很多病都是可以通过用桂枝汤加减来进行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