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辽沈战役后挺进山海关
相关推荐
-
16岁云贵川能飞檐走壁,仅靠一根竹竿攻破腊子口,杨成武如获至宝
外号叫"云贵川"的苗族小战士,是一位在贵州人伍的16岁的"红小鬼".贵州省是"地无三分平,人无三分银,天无三日晴"的贫穷省份."云 ...
-
《功勋》中的李延年:每人身上留下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近日热播电视剧<功勋>讲述的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的八位人物人生中最精彩的故事.他们分别是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李延年.投身 ...
-
黎明前的决战:辽沈篇(2)- 大战锦州
1948年9月12日,经过半年的反复讨论.东北野战军终于下定决心,先打锦州. 大军开拔,长途奔袭. 大战锦州,大致可以分成3个部分. 分别是 (1)最后一次动摇 (2)死守塔山 (3)攻占锦州 接下来 ...
-
四野四大王牌军,号称“四虎”,哪个才是真正的第一王牌军?
第四野战军是闻名于世的作战部队,它的前身是由八路军,新四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组成的,日本投降后,东北变成了真空地带,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想把东北作为自己的战略要地,蒋介石一边和苏联谈判,让其撤出东北. ...
-
龙江夜读 | 红色回响
红色回响 ▱柳小黑 多年以前,我从<烈士诗抄>中摘录了革命烈士裘怀古的一句诗,"同志们,胜利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烈士坚毅悲壮的祈愿,振聋发聩,直抵人心.我后来用它作为 ...
-
兴隆县五百壮士见证活捉范汉杰、俘虏廖耀湘
兴隆县五百壮士见证活捉范汉杰、俘虏廖耀湘
-
战斗危急时,团长说出三个字,营长很生气,一顿猛冲打垮了敌人
1942年1月12日凌晨,八路军冀东军区第十三团在团长包森率领下,来到河北玉田县燕山口附近的蔡老庄,准备在那里伏击从玉田前往遵化扫荡的伪军. 这股伪军共有1000多人,而十三团当时只有7个连,双方兵力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6)
红七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转战路线示意图(1930年10月至1931年7月) 新组建的第五十八团进入湘南后,不断遭到湘军的堵截追击,几乎每天都要在翻山越岭和频繁的战斗中渡过.但无论情况如何紧张,每次部队出 ...
-
辽沈战役,东野40多万大军是如何瞒天过海南下锦州?
无为 红星故事 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来源:历史收集册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国民党军调集东北廖耀湘和华北侯镜如两大兵团,采取东西对进的方式救援锦州,看似气势汹汹,其实还没打就已经 ...
-
东野后代纪念辽沈战役
黄正 周建华 军旅警营 作者:黄正 东北活动回感-- 六纵.八纵子弟 黄正(黄永胜之子) <我看见--我多想--> 我看见一个个威震疆场的名字 再一次宣示着辉煌, 一群群伴着硝烟.军旗 出 ...
-
“101”临机专断,东野读秒围歼12万美械军!详解《辽沈战役》下
“101”临机专断,东野读秒围歼12万美械军!详解《辽沈战役》下
-
辽沈战役,东野歼灭47万国军,为何缴获的枪械却只有19万支?
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反攻阶段的第一场战略决战,国民党军在关外部署了2年多的50余万精锐部队,有47.2万人被东北野战军一举歼灭,国军东北战局接近全军覆没.不过在战役结束后的一个细节令人有些疑 ...
-
印度帮东巴基斯坦独立后,为何没有吞并孟加拉国?
印度帮东巴基斯坦独立后,为何没有吞并孟加拉国?
-
高二适草书《韩愈送孟东野序》
书法易2015-01-12 14:20:52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 ...
-
高二适草书长卷《韩愈送孟东野序》放大版(对译),值得收藏!
拙净斋2017-08-10 15:48:34 高二适 作者简介: 高二适(1903-1977),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兴泰镇小甸址人(解放前属江苏东台).原名锡璜,中年曾署瘖盫,晚年署舒凫.斋号证草圣斋. ...
-
瞭望|“禁野令”后,野生动物养殖转型之困,怎么破?
◆ 蛇不能养了,他盘算着在自家的3亩土地里种百香果,再种几亩油茶树,还想养猪.养鸡 ◆ 有关部门要从各环节.各渠道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养殖场户依法合规经营.有序有效转产转型升级,特别是要保证贫困养殖户 ...
-
韩愈 《送孟东野序》
送孟东野序 韩愈[唐代]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