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字一笔变化多,这些变化你能想到几个呢?

带你去全世界旅行

2021/06/23 17:40

皿,拼音为mǐ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属于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碗、盆之类的容器。本义即容器、器皿,可泛指碗盘杯碟等盛器。此外,皿也有宫室名的含义。它也是汉字部首之一, 用“皿”作意符的字多为器皿名。如:盘、盂、盆、盒;有的表示与器物有关的动作、状态,如:盥、益、盈。若是给“皿”字加一笔,你能想到是什么字吗?

答案是“血”字。血是汉语常用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泛指人和动物的血液,它也指红色,像血一样的颜色。血由血液引申为有共同祖先的,又比喻刚强、热烈。血在古代读入声,现代分化成xuè、xiě两个读音,xuè多用于书面语;xiě多用于口语,常单用。看完了给“皿”字加一笔的答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皿”字若是变一笔,都能变成哪些字吧!

给“皿”字变一笔能变成“罒”字,这个字你认识吗?罒,拼音是wǎng,部首“罒”一般称作网字头或扁四头,它是由网的象形简化来的,有笼罩着的含义。网字头一般指远古人类利用网状物捕捉猎物,现在也代指法律或者执法机构(法网)。如署字的本意就是执法的机关;罪字就是违犯法律的行为;罚字就是处置违法行为;羁字就是约束犯罪的人员。这些字由于和现代文明息息相关,至今任然被广泛地加以使用。

看完了上述词义解释,关于皿、血和罒字的含义,现在你都了解了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