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黎明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每一个黎明,都是一份令人愉快的邀请,使我们的生活跟大自然更接近,和大自然一样简朴,一样的纯真。我习惯于早起,无论是读书时,还是工作后,我每一天都带着真诚的心,迎接着每一个黎明的到来。
在乡间老家,我会在窗外的合唱声中醒来,顺着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散步,和晨雾一起迎接黎明的曙光;在水泥建筑里,我也会在路灯下勤劳马路天使们的号子声中醒来,走向阳台,眺望东方,从高低杂密的水泥从中,找寻黎明曙光的影子。
谚语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宝贵的,而天亮之前的黎明,更是为宝贵的晨时做准备的关键时刻,《大学》里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懂得这个道理。清晨是一天之中最难忘的时候,也是觉醒的时辰,是身体精神经过了一个晚上的休整之后的最佳时。此时,我们一点也不瞌睡,至少在这么个时辰里,我们身体中的日夜昏睡的因素已然消失。
如果唤醒我们的不是我们的守护神,而是用肘机械地轻推我们的枕边人;不是我们的新生力量和内心抱负,伴随着天上的美妙音乐和袭人的芳香,而是工厂的铃声,或是床头闹钟激烈的滴铃声;如果我们醒来时,生活的境界并没有比睡前高多少;如果我们醒来后感觉身体,或精神比躺下时还不如,那么这样的醒来,继之而来的白天,如果也可以称之为白天的话,也就没有多少可期待的啦。
一个人如果不相信每一天都有一个比没有遭到他鄙视或亵渎的更早更神圣的黎明,那他一定是对生活产生了轻视,或绝望,从而步入了一条走向下坡甚至是滑向黑暗深渊的道路。可以说,一切值得记忆的美好事情,几乎都在黎明时的欢乐气氛中有所征兆,或发生着。有个欢快的黎明,预示着这一整天的精彩即将上演,这难道不好么?
对于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和活力,和太阳同步的大多数人来说,白天是一个永恒的黎明。即使日往西斜,它也还是黎明之后早晨的东向升之太阳,还有其耀眼的光芒。甚至是西山之下的圆日,还有漫天的红霞,映衬着夕阳的灿烂。这就是我们每天醒来时,心中必须有个黎明之清新美妙感觉的缘由。
我们必须学会清醒,保持清醒,清醒就是生活,清醒的状态是美好生活的前提;我们不应该成天昏昏欲睡,那样,黎明之后的白天,就能在我们无限期待的心情中,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这样,黎明就不会把我们抛弃。一个人,必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将自己的生活提高,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将自己的生活提高。
如果生活是卑微的,那么就要将生活中的一切卑微之处搞明白,弄清楚,然后公之于众;如果生活是高尚的,那么就要通过自己的体验去了解它,好在以后的征途中将他真实地展现出来,利于他人借鉴,也利于自己。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忙忙碌碌,浑浑噩噩,对生活捉摸不定,以至于不知道它到底是天使般的可爱,还是魔鬼般的令人厌恶。至少我就是这样的人,是得过且过的一份子。
故而,我想请个公休假,回归乡下老家,或是找个偏僻的乡间小庙宇,和那的清教徒们过简单的生活,每天只面对基本的生活事实,看看我是否能够学会生活教我的一切,免得到时发现自己白来世上一遭,说自己没活过。我并非想过不是生活的生活,要知生活这么可爱,我也不想与世隔绝,除非有此必要,可现在我没有发现有此必要。我想深入生活,吸出生活的全部精髓,即使不能全部,丁点的也行,总之要让我知道什么是生活,如此,才能更平静、顺畅地将余下的大半人生走完。
但红尘滚滚,诸事繁多,文明生活的海洋中,波浪滔滔,一个人要想生存,很不容易。他最好是找个能依靠的大船,事先找到适合停泊的港湾,如此,在汹涌的大浪中,才能顶住风雨,逆着狂风,避开礁石,躲过暗流,顺利地在大海上走上那么一遭。有了这个准备,保有着这样的心态,加上航行中的努力付出,他终能顶住风暴,最后,带着满身的疲惫,满满的伤痛,还有那外表破旧但仍可航行的孤舟扁舟,回到温馨的港湾,和家人团聚,和朋友端杯。
让我们神经不要松弛,利用好早上的活力;让我们黎明即起,轻手轻脚,做好准备,泰然自若;这样,在我们穿梭于人群中,在人来人往的川流里,我们就能辨明前进的方向,下定决心,朝前走去,最终到达生活的幸福彼岸。
流水潺潺,东逝不归,但黎明给我们带来的希望的光芒,将是永恒不变的。
(2021年8月3日)
作者简介:江西玉山人,四川大学毕业,哲学博士,曾在乡镇、县级政府任职,挂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现为中部某省地级市公务员,从事金融口工作。喜藏书、阅读,也喜动笔。
(0)

相关推荐

  • 诗歌:《黎明》

    就在夜晚快要结束的破晓, 远边的天际微微亮: 你可能此时还算处在黑夜,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 天空中已出现了微弱的光芒. 对于一些看重眼前事物的人, 或许此刻仍然感受的是黑暗和忧伤: 而对于一些相信未 ...

  • 一篇特别散的散文︱黎明踩碎青草的芳香

    每一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海滩. 经过了全东区最吵闹的一棵树木--这棵树上没有树叶,只是结满了无数的鸟,每天早晨的鸣叫声响彻一公里之外,相比之下,树的沉默让人心碎与哀愁.天舒脚步时快时慢,拖拖拉拉地朝 ...

  • 46.最优雅的先生——郑念

    郑念(1915年1月28日-2009年11月2日),女,原名姚念媛,1915年1月28日出生于北京. 先后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北平燕京大学. 郑念,父亲是日本留学生,湖北省人,曾任北洋政府高官.郑念出 ...

  • 郑立寒:聊聊《我亦飘零久》

    我是郑立寒,来源:了不起的郑立寒(ID:zheng-li-han),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心理成长"和"自我探索"干货,私信我回复 "01&qu ...

  • 郑立寒:其实,你并没有那么快乐

    作者:郑立寒 每天跟着人流,浩浩荡荡地挤公交,坐地铁,开始了一天的旅程.不管你穿着多么光鲜,打扮多么fashion,总被挤压成肉饼.摆弄各种不堪姿势,不得动弹.身边的人无不低头玩弄手机电子产品,四周空 ...

  • 10句很经典的励志短句,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暗

    光明网 1. 如果你为着错过夕阳而哭泣,那么你就要错过群星了. 2. 人活着 总是要得罪一些人的 就要看那些人是否值得得罪. 3.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暗. 4. 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 ...

  • 黎明喜获女儿,但前妻乐基儿却身材走形严重,受孕困难

    据港媒报道,黎明女友阿wing已于日前产下一名男婴.这距离黎明3月19日宣布当爸喜讯刚刚过了一个月多一点.原本预产期应该在五月底,不料早产,重约5磅(2.26公斤左右)体重较轻,所幸母女平安.在这里要 ...

  • 【随笔】天牛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五一放假,不想凑热闹,于是载上大小,赶回老家,和二哥喝喝自吊的谷烧,也陪陪老妈,才是惬意的假期.平时周末儿子要补课,每一次都是匆匆忙忙的来回,这个假期休息五天,十分的难得.晚饭后,陪着老妈 ...

  • 【随笔】劳动的快乐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今天五一国际劳动节,哪儿都是劳动光荣劳动者快乐的话语.也是,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劳动神圣,劳动者光荣,劳动快乐嘛. 但劳动者快乐,这句话只能现在这么说.夏衍的<包 ...

  • 【随笔】 夜晚池塘里的小鱼虾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晚上,儿子作业做完,我提议到小区不远的公园里去遛遛,带上小叉子,到那水边看看有没有小虾可叉,权当放松,也乘乘凉.可儿子说要看电视,不去,没伴了,我也就作罢. 这叉子是去年暑假我没事找事,说 ...

  • 【随笔】 玻璃外的蜂窝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现在,环境改善,经常有布谷鸟麻雀屌(贬义意,意即麻雀很讨厌)等的飞到城市房屋的楼顶,咕咕咕或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显示了祥和与宁静.近些年,城市中各种生物能与吵杂拥挤的人群和平共处,互不干扰 ...

  • 【随笔】也是囊萤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晋书·车胤传>有"(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就是"囊萤夜读".夏天的夜 ...

  • 【随笔】清纯的眼神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有两张照片,是时代楷模张桂梅的,从外表上看,对比过于鲜明,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感觉诧异,印象十分深刻. 一张是她17岁时,穿着花衣裳,戴个时代特色的塑料黑框眼镜,长发扎在脑后,额前细碎的刘 ...

  • 【随笔】 有无之境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有段子说飞机飞进四川盆地,就能听到麻将声,闻到麻辣火锅香,这表明这地的休闲和美食的闻名程度.确实,四川人将劳动工具的锤子和铲铲都时常挂在嘴巴,摆起龙门阵来能一整天不得休,自然是佛系的养身为 ...

  • 【随笔】屋檐下的大黄蜂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和老妈电话,过问了她的身体和吃的药还有没有之后,就是瞎扯了.当然,以她说为主,我只不过偶尔插插嘴,这应该是游子与待在乡下老家的父母(尤其是老妈们)最常见的电话交流方式(内容)吧. 从菜地种 ...

  • 【随笔】也说母爱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周末,早上,陪儿子早读,听到其背诵周敦颐的<爱莲说>,其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啦.我手拿剪刀,修剪花盆里雨后茂盛的枝条,很惬意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