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二洮水流域考略
相关推荐
-
泰安古城遗址(一)古博城遗址
古博城遗址,位于泰安市区东南,泰山区邱家店镇旧县村北.北纬36°6′38″,海拔120米.春秋.汉代古城址.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安古城遗址(一)古博城遗址 清乾隆<泰安府志>卷四&l ...
-
沿着黄河逆流而上——重走聊城四座古城(上)
□本报记者 张燕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黄河宁,天下平.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河水 ...
-
《水经.河水注》湟水中游流域考略
B 湟水又东,右合溜溪.伏溜.石杜.蠡四川,东北流注之.左会临羌溪水,水发新县西北,东南流,历县北,东南入湟水.湟水又东,龙驹川水注之,水右出西南山下,东北流,迳龙驹城,北流注于湟水. 临羌溪水,按注 ...
-
《水经注》卷五虎牢关等考略
河水又东,湨(jú)水入焉.<山海经>曰:和山,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阳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是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吕氏春秋& ...
-
《水经▪河水注》卷二湟水流域考略
<水经▪河水注>卷二湟水流域考略 上 △又东过金城允吾县北. 金城郡治也,汉昭帝始元六年置.王莽之西海也.莽又更允吾为修远县. 河水迳其南,不在其北.南有湟水,出塞外,东迳西王母石室.石釜 ...
-
《水经注》卷六汾水、涑水等诸流域及卷七、八济水流域考略(初稿)
<水经注>卷六考略 摘要:<水经注>卷六共涉及汾水. 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涡)水.晋水.湛水共七条.但卷六末湛水条"其为错简无疑[1]".经笔者 ...
-
《水经注》卷五所涉商河流域考略
C2 △又东北,过杨虚县东,商河出焉. <地理志>杨虚,平原之隶县也.汉帝文四年,以封齐悼惠王子将庐为侯国也.城在高唐城之西南,<经>次于此,是不比也.商河首受河水,亦漯水及泽 ...
-
《水经注》卷二敦薨、焉耆、墨山、注宾、楼兰等考略
D 大河又东,左会敦薨之水.其水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乌孙之东.<山海经>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源者也. 二源俱道,西源东流分为二水 ...
-
水经注·卷二十九
沔水与江合流,又东过彭蠡泽,<尚书.禹贡>汇泽也.郑玄曰:汇,回也.汉与江斗,转东成其泽矣.又东北出居巢县南,古巢国也.汤伐桀,桀奔南巢,即巢泽也.<尚书>周有巢伯来朝.< ...
-
水经注·卷二十八
沔水又东过堵阳县,堵水出自上粉县,北流注之. 堵水出建平郡界故亭谷,东历新城郡.郡,故汉中之房陵县也.世祖建武元年,封邓晨为侯国.汉末以为房陵郡.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立以为新城郡,以盂达为太守, ...
-
水经注·卷二十七
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口,沔水一名沮水.阚駰曰: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也.县亦受名焉. 导源南流,泉街水注之.水出河池县,东南流,入沮县:会于沔.沔水又东南,径沮水戍而东南流,注汉,曰沮口.所谓沔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