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五虎牢关等考略
相关推荐
-
【干货】陇关道和萧关道
陇关道是从长安沿渭水北侧西去,循汧水过陇州(今陇县),翻越陡峻的陇坂,通往秦州(今天水)的道路.因途经陇坂,初名"陇坂道".西汉建陇关后,改称"陇关道".又因途 ...
-
张德丽 | 走马黄河之“潼关路”
诗意记录生活 真情温暖人心 走马黄河之"潼关路" 张德丽 多少次读过关于潼关的诗句,多少次途经潼关城却疾驰而过,多少次品尝香味浓郁的潼关肉夹馍和别具一格的酱菜,却没有真正地停下 ...
-
E49杜甫五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读记
杜甫五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读记 (小河西)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秦州杂诗 ...
-
山西老照片:民国时期永济县蒲州古城,闻喜县东镇,阳平县渡口
永济篇 蒲州古城,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境西南黄河东岸,永济古称蒲坂,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这里为"天下之中". "蒲坂"的由来 "蒲坂" ...
-
对战闻太师,即使黄飞虎死于沙场,道德天尊也能让黄飞虎起死回生
历史酿的酒 谈谈历史,野史,武侠,名著,杂文,感悟 文︱留凌轩 编辑︱微信公众号"历史酿的酒"(ID: lsnd99) 封神24 一.黄飞虎死期将至 武成王黄飞虎反了朝歌城,但是要 ...
-
《水经注》卷十四考略(初稿20200206)
<水经注>卷十四湿馀水考略-------<水经注>里的北京(温榆河篇) 湿馀水,今温榆河,古代又称㶟馀水.㶟馀水在<水经注>中作湿馀水."㶟"字 ...
-
《水经.伊水注》所涉广成泽、大狂水、玄望山等考略
A3 △又东北过新城县南. 马怀桥长水出新城西山,东迳晋使持节征南将军宋均碑南.均字文平,县人也.其碑,太始三年十二月立.其水又东流入于伊. 宋均,杨守敬认为此处郦注出现的宋均与注纬书之宋均籍贯.时代 ...
-
《水经注》卷二漓水(大夏河流域)考略
B 河水又东得野亭南,又东北流历研川,谓之研川水.又东北注于河,谓之野城口. 河水又东历凤林北.凤林,山名也,五峦俱峙.耆彦云:昔有凤乌飞游五峰,故山有斯目矣.<秦州记>曰:枹罕原北有凤林 ...
-
水经注·卷五
又东过平县北,湛水从北来注之. 河水又东径河阳县故城南.<春秋经>书天王狩于河阳,王申,公朝于王所,晋侯执卫侯归于京师,<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冬,会于温,执卫侯.是会也,晋 ...
-
《水经.河水注》卷五考略
湛水条原散见于卷六末,"其为错简无疑[1]".经系统梳理,本文以为卷六末"错简"的湛水条,按方位及行文次序等作综合考量应将其置于卷五首与湛水相关处. [1][清 ...
-
《水经注》卷五所涉碣石等考略
C3 大河又东北,迳高唐县故城西.<春秋左传.襄公十九年>:齐灵公废太子光而立公子牙,以夙沙卫为少傅.齐侯卒,崔杼逆光.光立,杀公子牙于句渎之丘.卫奔高唐以叛,京相璠曰:本平原县,齐之西鄙 ...
-
《水经注》卷五所涉商河流域考略
C2 △又东北,过杨虚县东,商河出焉. <地理志>杨虚,平原之隶县也.汉帝文四年,以封齐悼惠王子将庐为侯国也.城在高唐城之西南,<经>次于此,是不比也.商河首受河水,亦漯水及泽 ...
-
《水经注》卷五邓里渠、四渎口、古东阿阿胶等考略
B5 △又东北过东阿县北. 河水于范县东北流,为仓亭津.<述征记>曰:仓亭津在范县界,去东阿六十里.<魏土地记>曰:津在武阳县东北七十里,津,河济名也.河水右历柯泽.<春 ...
-
《水经注》卷五所涉濮阳县、阳信县、乐陵县等故城考略
B4 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东绝大河故渎,又迳平原县故城北,枝津右出,东北至安德县界,东会商河.屯氏别河南渎又东北,于平原界,又有枝渠右出,至安德县遂绝.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渎东出,亦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