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五邓里渠、四渎口、古东阿阿胶等考略
相关推荐
-
【探寻黄河之美】DAY52-53 山东站 | 聊城市东阿县
▼ 行程第52-53日,"2020探寻黄河之美"考察队开启了山东段行程,首站为聊城市东阿县.考察队前往东阿县黄河艾山卡口.位山引黄闸和南水北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走访了中国阿胶博物馆 ...
-
东阿阿胶?为何煮驴皮用的阿井水在阳谷县、东阿镇却在济南平阴县
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传统的中药"阿胶"也成为了大家经常选用的一种滋补用品.据网络搜索到的资料,阿胶为马科驴属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具有补血,滋阴,润肺 ...
-
聊城3D地图,莘县,阳谷县,高唐县,冠县,东阿县,临清市三维地图
聊城3D地图,莘县,阳谷县,高唐县,冠县,东阿县,临清市三维地图
-
水经注·卷五
又东过平县北,湛水从北来注之. 河水又东径河阳县故城南.<春秋经>书天王狩于河阳,王申,公朝于王所,晋侯执卫侯归于京师,<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冬,会于温,执卫侯.是会也,晋 ...
-
《水经.渠水注》所涉博浪泽、官渡等考略
A4 沟水又东北迳沈清亭,疑即博浪亭也.服虔曰:博浪,阳武南地名也,今有亭,所未详也.历博浪泽,昔张良为韩报仇于秦,以金椎击秦始皇,不中,中其副车于此. 沈清亭,古地名,在中牟县北部.但具体不详. 博 ...
-
《水经.沁水注》里的于姓祖根等考略
A2 △又南出山,过沁水县北. 沁水南迳石门,世谓之沁口.<魏土地记>曰:河内郡野王县西七十里,有沁水,左迳沁水城西,附城东南流也. 沁水城,具体不详.杨守敬认为<魏土地记>所 ...
-
《水经.沙水注》所涉太康、通许等地域考略
<水经.沙水注>考略 A1 △又屈南至扶沟县北. 沙水又东南迳牛首乡东南,鲁渠水出焉,亦谓之宋沟也.又迳陈留县故城南.孟康曰:留,郑邑也,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矣. 沙水,据<水经·渠 ...
-
《水经.淄水注》所涉营丘、临淄等考略
A2 △东北过临淄县东. 淄水自山东北流迳牛山西,又东迳临淄县故城南,东得天齐水口,水出南郊山下,谓之天齐渊.五泉并出,南北三百步,广十步,山即牛山也.左思<齐都赋>曰:牛岭镇其南者也.水 ...
-
《水经·谷水注》广莫门、建春门等考略
A6 谷水又东,迳广莫门北,汉之谷门也,北对芒阜,连岭修亘,苞总众山,始自洛口,西逾平阴,悉芒垅也.<魏志>曰:明帝欲平北芒,令登台见孟津.侍中辛毗谏曰:若九河溢涌,洪水为害,邱陵皆夷,何 ...
-
《水经.浊漳水注》所涉辉县、浚县等考略
如<志>之言,钜鹿与信都,相去不容此数也.水土之名变易,世失其处,见降水则以为绛水,故依而废读,或作绛字,非也.今河内共北山,淇水出焉,东至魏郡黎阳入河,近所谓降水也.降读当如郕降于齐师之 ...
-
《水经.河水注》卷四龙门、梁山、畅谷水、崌谷水、三累山、司马迁陵、子夏石室等考略
△又南过皮氏县西. 皮氏县,王莽之延平也.故城在龙门东南,不得延迳皮氏,方届龙门也. 皮氏县故城,县址在今山西河津市阳村乡太阳村东南,太阳村原村口牌坊上书"古皮氏城"四个大字. 注 ...
-
《水经注》里的鸿沟---《水经.渠水注》考略
A1 △渠水出荥阳北河,东南过中牟县之北. <风俗通>曰:渠者,水所居也.渠水自河与泲乱流,东迳荥泽北,东南分泲,历中牟县之圃田泽北,与阳武分水.泽多麻黄草.故<述征记>曰:践 ...